当年刘璿的确是下令要将徭役这件事情从百姓们的身上解除掉,而且还迎来了无数人的欢呼,不知道被多少人称之为圣主明君。
可是话说回来了,大汉为什么需要徭役?
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朝廷上下,地方内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诸如现在大汉已经做了二三十年的修驰道,修城池,修长城,修船坞开港口等等。
地方上的修缮水利,建造诸多水利工程,修缮沟渠,甚至就连黄河都是需要梳理修缮的。
黄河长江若是长久不管,那也同样会从大利变成大患的。
这些都需要徭役,总不能让皇帝带着朝中的臣子官员们去光着膀子干这些事情。
除了这些大事之外,还有一些小的地方劳动也需要他们。
诸如地方的修桥补路,甚至是给府衙劈柴烧水,哪怕是打扫卫生驾车养马。
这些事情其实很多是不需要算在徭役里面的。
但...地方就是算进去了,也没有人说什么,因为徭役并非是有事情之后才有徭役。
而是事情一直都有,所以大汉的子民每家每户都需要在每年提出一部分人来参与徭役,这和参与兵役进入军中训练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这些大小事情都压在了徭役的身上。
时间久了....对或者不对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大家默许的规矩。
可大汉也好,还是之前的秦也罢,徭役永远都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耽误农事,这是最大的事情。
当年丞相治理天下的时候,就明确下达过许多次命令了。
所有的徭役不许在农忙的时候进行,所有违反者必须重罚!
这是底线!
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徭役还是徭役,可是徭役有时候不但下面的百姓苦,上面的官员也不满意。
百姓不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有的人的确是生的雄壮,或者家中富裕一些,养的壮硕了些。
但有的家中贫苦,日子过得更加的贫苦,所以他们可就是真的瘦弱不堪了。
让这些人去徭役...这要是死了,那不是给朝廷抹黑么。
所以在这些事情的情况下,朝廷自然也就发现了问题,既然干活大家都不满意,而且还要耽误许多事情。
你们将这个时间用来做别的,去赚些钱财,然后用你们所能够赚到钱财的一大部分,交给朝廷...或者说提前先交给朝廷。
这样,你们就不用去做徭役了,而朝廷就有钱了,也可以花钱去雇佣那些朝廷满意的人去为朝廷做事,充当徭役。
如此一来,朝廷有了钱,做徭役的有了钱,不想做徭役的也可以不用去做徭役了。
怎么看,这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可....事实当真是如此么?
杜预作为朝中的重臣,也是刘璿的心腹,其实他很清楚道理和事实完全不可能一样。
甚至杜预也很清楚...他的陛下,同样清楚这件事情!
为何会如此?
这件事情被同意下来,是因为刘璿可以保住朝廷脸面的情况下,大量的攫取地方财富进入朝中,同时还可以用这些钱办朝廷的事情。
他当然是同意的。
可是对于地方来说...那可就不一样了。
其一就是这钱...如何算?
这不是人丁钱,若是人丁钱,大汉是有自己的规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