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陛下的态度你们也看到了,这是不肯听从我等的想法。
若是朝廷继续这么走下去的话,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最起码老夫觉得陛下这么做有些过了!”
在朝臣们的据理力争之下,五日一次的朝会成功的做到了草草收场。
而离开了皇宫正殿的各个臣子自然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朝会有朝会的作用,而他们作为各个府衙的主官,也有着自己做不完的事情...
不过有那么一些臣子却是与众不同,他们不需要回到自己的府衙之中处理公务,反而是堂而皇之的聚集到了一起,然后开始光明正大的继续讨论着朝堂上的事情。
当然,所谓讨论不过就是继续对刘病这位皇帝讨伐罢了。
他们,就是大汉的诸多大儒!
如今大汉的青城学宫因为地理位置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过去,而大汉的大儒名士这是再次回到了太学之中。
这也导致了大汉的太学分成了两个部分,以德行操守为主的名士大儒,以星象地理算术为主的新学之士。
虽然他们一同授课,但却有些泾渭分明的意思。
其中这些大儒平日里也喜欢聚集在一起讨论朝政,而朝廷也给了他们该有的地位,并且御史台的言官也多出于他们的门下。
最重要的是这群大儒不是纯粹的酸儒,这里面还有那么一些人除了言辞犀利之外,战场之上也颇为能打。
因此无论是名望还是地位,可以说在大汉是颇高的!
只不过在刘病的眼中,这些老家伙们动不动就要非议朝政,动不动就要在自己的耳边说起来没完没了的。
虽然不说有多大的麻烦,但确实非常的烦人!
不过因为他们的名望和地位,即便是刘病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就如同此时,这些人再次聚在了一起,对于刚刚朝堂上的事情再次说了起来。
而这一次,他们更是直接给刘病下了一个定义。
“今日之陛下,颇像当年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孝武皇帝!”
张载的这个评价一出口,立刻就让厅堂之中的不少人都沉默了下来,不过短暂的沉默之后却是再次爆发出来了一阵阵的喧闹。
张载的弟弟张协、张亢两人立刻表示了对兄长的赞同,而同样是大儒也是重臣的王衍则是觉得张载所言有失偏颇。
至于同样是豪门皇室,沙场老将兼大汉名儒刘琨则是直接站了出来,朝着张载就开始了怒斥。
“张公此言简直荒谬,若是说陛下有些好大喜功那也就罢了。
我大汉不禁言辞,敢于指出陛下疏漏也是我等臣子应尽的本分。
但这不是让我等胡言乱语的。
孝武皇帝雄才伟略,岂能容这般污蔑?
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那边疆百姓难道就不是我大汉的百姓,他们的性命就不重要了不成?
尔等出身中原,或者一生都在京畿之地,未曾前往边疆感受着边疆苦楚,不知道他们生活艰难。
当年若非是孝武皇帝力压朝廷,强击匈奴,这边疆焉能稳定?”
刘琨的话语让不少人的脸色都忍不住微微一变,虽然他们未必认可,但听着刘琨的话语和激动也是不好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