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除了世家豪族与被皇帝提拔起来的那些寒门以及黔首民夫这两个团体之外。
还有另外一方势力。
那就是他们虽然出身世家豪族,甚至他们代表着自己家族,甚至是更大的利益。
但是他们同样也对大汉忠心耿耿。
这些人似乎形成了一种非常拧巴的感觉,那就是他们努力的想要在家族和天下之间寻求一种稳定。
和当年曹孟德身边的荀彧有着几分相似。
代表着颍川世家的利益,也必须要考量到家族乃至整个颍川世家,但是对于曹孟德也非常的忠诚,为他立下了无数功劳。
可同样对大汉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感觉,想要做一个忠直汉臣...
这种极度拧巴的行为也是让荀彧看着就非常的别扭。
但换句话说,在三方彻底爆发冲突之前,荀彧也是三方势力当之无愧的魁首。
而现在大汉也有着很多类似的人。
他们甚至还占据了大汉的主流,因为他们的家族告诉他们自家的利益,可是从小到大,他们的先生以及周边的所有人,口中全都是天下大义。
这种如同洗脑一样的教化,是从他们听得懂人话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在这些人的脑海之中灌输起来了。
所以,这些人就是维持着大汉正常运转的一部分人,也是当初诸葛亮给大汉留下的最后一道后手,亲自编撰的大汉官学...
诸葛亮早就看出来了,朝堂和世家是不能共存的,因此只能不断的给那些新生代的世家子弟灌输这种想法。
这些人日后可能还会做出改变,但最起码会极力稳定大汉的局面。
这样,在大汉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这些人也会为了大汉死战到底...
现在这些人就已经开始爆发出来了自己应有的本事,同时在大汉的战乱平定之后,朝堂之上也顺势就提出来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陛下,不知道刘渊...我等应该如何处置?”
当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饶是刘病也将脸上的笑容不由的收敛了回去。
“刘渊...”此时的刘病嘴里也忍不住开始发出喃喃之声,脸上虽然已经没有了其他的表情,但心中却是难免出现几分犹豫,“此时刘渊在何处?”
“在河内驻扎,等待陛下的命令!”
“河内?”刘病听到这句话之后,脸色就变得更加的诡异了,“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朕应该如何赏赐刘渊将军?”
刘病的一句赏赐也算是彻底定下来了这件事情的基调。
纵然他们忌惮刘渊和他背后的那些胡人,可是这一次刘渊毕竟是有着大功劳在身上。
终归还是要以赏赐为主的。
只不过这赏赐嘛...
“臣觉得,此次刘渊将军平定叛乱有功,不如...升其爵位,封其官职,入京城之中..护卫陛下?”
“入京城之中?”
“刘渊将军在塞外苦寒,当入京师...享受一番清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