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亲给你留下了一封遗书,让你送到朝堂,送给陛下!”
“老夫...未曾想过要背叛大汉!”
三句话,让这个占据了并州的老者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不止。
之后张轨没有留下文韬的意思,甚至没有多说什么的想法,而是让文韬直接离开,带着文鸯的尸骨,带着文鸯的遗书,带着自己的奏疏离开了并州回到了朝堂。
文鸯的遗书非常简单,自己愧对大汉,愧对先帝和陛下的信任,也愧对当年雍王的教导。
他一生为大汉征战,西征羌胡,北伐奴赵,从来未曾在战场上退缩过半分。
只可惜年迈体衰,最终还是没有能够为大汉继续厮杀。
在他临死之前,是主动寻找到了张轨和张轨详谈了许久,这才定下来了这个十分冒险的计划。
在文鸯的遗书之中,王衍就是在故意养寇自重,甚至已经准备掐断他们的归路了,麾下大将陈安等人不但骁勇善战,勇猛不在北宫纯之下。
最重要的是,王衍背后已经有了不少人在暗中支持,如果就这么回归西北,这些羌胡很容易落入对方的手中。
所以文鸯让张轨指着太行发誓,不可背叛大汉,以大汉的名义接手自己的兵马,让他们继续保证对大汉的认可,并且以带领他们回归家乡的理由,进攻西北。
日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到底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但是张轨到现在为止最起码还是按照文鸯的想法在走,没有联合王衍,甚至数次进攻王衍,也在努力的遏制着石勒的发展,对外进攻鲜卑和匈奴残部,也从来未曾手软。
看过了文鸯的遗书,然后看过和遗书相差不多的张轨的奏疏,刘病的脸上并没有任何的开心。
这些东西证明了大汉还有救,也证明了大汉的局势完全没有落败到那种无法挽救的地步。
可....
“张轨一定会保持忠诚么,现在的张轨是否还是当初的张轨?”
“并州能不能反攻西北成功,朝廷又能够做些什么?”
“百姓的怨气越来越大,江东也在逐渐失控。”
“胡人是不是还有机会卷土重来,他们当真....不再是我等的威胁了吗?”
“朝堂之上,朕还能够勉强稳定局面,可是朕的儿子,孙子,可还能如此么?”
一连串的问题让刘病的心中止不住的变得越发苦涩....
但不管怎么说,大汉还是那个大汉,他还是要继续坚持,继续维持,至于未来...那就交给时间吧!
大汉...终归还是风雨不断!
一声叹息,刘病手中的两封奏疏也终于落到了地上.....
这一刻,就仿佛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汉,直接轰然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