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阳城前,庆祝凯旋的队伍浩浩荡荡,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
队伍中的军卒们精神抖擞,他们不停地将铜钱、枣子、糯米糕等物品抛向围观的百姓。
百姓们纷纷伸手去接,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
在队伍的中央,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行驶,车厢四周悬挂着锦绣帘幕,陶信坐在正中,接受着围观百姓的欢呼和敬仰。
黎珩骑着马紧随在马车一侧,他望着欢腾的人群,也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一向不喜欢繁文缛节和虚礼,但此刻,也得承认有时候必要的程序还是需要做一做。
近半年来的兵乱给各领士民都造成了不小的创伤,在年前这个时间点,办这场盛大的庆典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胜利,更是为了安抚民心,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宣示陶氏依旧有足够的实力来统治这片土地,给他们带来和平与安宁。
同时,他力主做一次欢庆巡游也是为了给陶信造势,百姓们消息闭塞,他们更容易被表面的华丽和英勇所打动,在他们眼里为陶信树立一个英勇善战的人设,有助于陶信登上郡守的宝座后稳固统治。
红绸飘扬,人们载歌载舞,仿佛所有的忧愁都被这场盛大的庆典所驱散,队伍缓缓前行,不少本地商贾也十分识趣,带着铺子中小厮们举着吃食,高声吆喝着,免费分发给路人,一同分享这份胜利的喜悦。
一些孩子更是兴奋地跟在队伍后面,欢呼雀跃。
“你看,那个好像是戴大光!”
“不可能吧?那小子大家不是都说死在外面了吗?怎么可能混进老爷们的队伍里。”
“不会错的!还有谁能成那副模样?”
“真的是,没想到还能见到他......”
戴晖晷是这场战役中的功臣,自告奋勇孤身一人潜入敌后,最终说服合义帮断了栖霞军的粮道,黎珩在这场胜利巡游中自然也为其安排了与之匹配的位置。
马背上的黎珩耳朵微微一动,捕捉到了人群中关于戴晖晷的议论。
回首望向戴晖晷,只见他此刻眼眶发红,眸子中已经泛起了泪光,看来已是压抑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动。
“结束以后给你一天时间,回去看看乡亲们。”
黎珩笑了笑,减慢了马速,与戴晖晷并肩骑行。
“老爷此言当真?”
戴晖晷听到黎珩的话,眼中的泪光闪烁得更加明亮,但随即又硬生生的压下了自己的蠢蠢欲动:
“小的这几日跟着顾大人,方知这天地之大,自己还有许多要向顾大人学的地方,实在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回去看看吧,好好安顿安顿家里人,毕竟你跟我回九溪之后,再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黎珩从怀里摸出一个装满了银子的钱袋,丢给了戴晖晷:
“这些拿去,买些酒肉布匹,别落了我的脸面。”
戴晖晷手忙脚乱地接住钱袋,感觉沉甸甸的,心中更是充满了感激:
“这...谢老爷体恤!小的定然不会在乡亲们面前损了老爷威名!”
对于戴晖晷的这番保证黎珩也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