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再征罗马(2 / 2)

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2284 字 2个月前
🎁美女直播

通过审讯得知,神圣罗马帝国还仿效“黑脚信天翁”,研制了一种双引擎的重型战机,名叫“鹰”式。

张煌言在获悉了这个情报之后,认为对方大致没能力在短时间内同时研发成功两款新战机。

必然从法国、荷兰、瑞典任一一国,甚至两国那里得到了非常客观的技术支持。

朱慈烺也这么认为,不过没有直接证据,捕风捉影不能当真,暂时还不好乱下结论。

双方都有新式武器登场亮相,但显然大明帝国一方在空地两个领域均略胜一筹。

张煌言手里不光有新式战机和新式坦克,还有一款新式火箭炮——正德!

每枚火箭队重二十公斤,射程约五公里,倒是不远,但胜在二十连发。

隶属于炮兵部队的载具为卡车,装甲部队的版本为T6坦克底盘。

这就意味着大明陆军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不需要空军支援,也能将对方的阵地或者城市轰个稀巴烂!

可以想象一下一百门火箭炮同时开火的盛大场面……

在打头阵的坦克部队发动平推作业之际,位于实际控制线另一侧的神圣罗马帝国守军便迎来了一场火箭弹雨。

雨停之后,前哨阵地一片狼藉,但弹着区已经变成了冒着青烟的焦土,四周散落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和人体残骸。

由于火箭弹的战斗部装有大量的铁珠,只要溅射开来,没有掩体的士兵就一定会被殃及到,很可能无法幸免。

等九号坦克出现在阵地前的时候,阵地上已经不剩一个守军士兵了,凡是还能移动的,都已经掉头跑路了。

用来反坦克的堑壕并不能成为阻挡大明装甲部队前进的障碍,早已有大量战机低空投弹,为地面部队炸开缺口。

约瑟夫皇储下令布设的雷场,此时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因为神圣罗马帝国面对的是财大气粗的大明帝国。

让工兵扫雷?

费那狗劲???

先用轰炸机实施地毯式轰炸,然后用火箭炮洗地,这不就结了?

虽然遍地弹坑,炸得跟月球表面差不多,但总比让地雷炸断坦克履带要好得多。

扫雷坦克也是八号坦克改装而来的,前面加装了扫雷犁,坦克在后面跟着就行了。

说是扫雷,其实就是负责趟地雷,只要能为身后的坦克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有钱?

怎么玩都行!

没钱?

遇到地雷阵,就只能耐着性子,让工兵部队先上去刮地皮了!

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展开整个联军部队,张煌言下令兵分五路,同时攻入帝国腹地。

每路联军包括明军的一个装甲旅、三个机步旅、两个骑兵旅,以及倭军的十二个混成旅。

神圣罗马帝国部队可能挡住其中的一两路,但绝对无法同时阻挡五路大军的平推。

上万架战机配合上万辆坦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头顶的战机遮天蔽日,地面的坦克漫山遍野,根本就不给对方反扑的机会。

华沙城早已被神圣罗马帝国收复,约瑟夫皇储在该城部署了五千守军。

重型装备包括五千门火炮(大部分是迫击炮)、一百辆坦克、五十架战机,另有骑兵所使用的上千匹战马。

实际意义远小于象征意义,因为在海啸般扑来的联军面前,这点兵力完全不够用。

张煌言早已对没啥油水可榨的原波立都城不感兴趣了,这次行动的目标就是奥德河以西的神圣罗马帝国腹地。

在南线配合联军行动的二十万奥斯曼军队,仍旧可以去打他们苏丹甚是喜爱的维也纳……

双方负责的战区跟上次一样,能刮出来多少油水,全凭各自的本事了。

“天呢!”

当看到黑压压的敌军机群飞临华沙上空时,守军士兵只剩下绝望,心里仍旧在默默地祈祷着,希望看到神迹的出现,唯有如此才能扭转战局。

神迹?

地毯式轰炸就是神迹!

只要守军不选择缴械投降,那么他们所能得到的礼物就只有炸弹、炮弹、子弹、火箭弹,外加手榴弹!

作为世界上军火产能最大的国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么多囤积起来的弹药不用岂不可惜?万一受潮了怎么办?

约瑟夫皇储对外宣称华沙城里有两万守军,这招起码目前是奏效了,大明空军就将城内的守军当成两万到五万来伺候……

在收复华沙之后,由于城内的居珉要么逃往奥德河以西,要么已经被明军掠走。

约瑟夫也就没打算恢复该城的人口,因为双方早晚还得再打一次,甚至几次。

可以说,城内刨去守军,基本不剩多少人了,属于准鬼城。

准鬼城也没有鬼吓唬人的机会,因为轰炸的缘故,此时已经热闹非凡了。

只有第一军负责围攻华沙,剩下四个军则在遇到大城市之前,都会继续向西进攻。

至于华沙东南,更加靠近实际控制线的卢布林。

神圣罗马帝国部队倒是没有出现在那里,因为上次大明空军就将该城变成一座废墟了。

所以说上次针对神圣罗马帝国城市的地毯式轰炸也不是没有大用,起码这次对方就不能再用一些城市作为鱼饵了。

华沙以南的克拉科夫的情况亦是如此,在城防被完全摧毁的情况下,守军就是想守都非常困难,临时挖掘的战壕远不如城墙配壕沟管用。

更重要的是,防守一方耗费几周,甚至几个月才建设好的工事。

在大明空军的地毯式轰炸面前,几天之内便会被炸得现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