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清定的盘算很简单,若是山内上杉家命不该绝,在上杉宪政在位期间中兴,越后上杉家就继续与山内上杉家保持着名义上从属关系,确保越后一国的安泰。若是山内上杉家只是外强中干,最终被北条家击败并攻灭,越后上杉家此时与北条家进行交好,也可以尽量避免越后上杉家成为北条家的下一个目标。如此一来,越后上杉家保持骑墙的态度,给自身还能留有一定的余地。
毕竟在战国之世中,不求进取只能意味着被攻灭。若想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表现出他人所不能及的勇气、魄力、精细、眼光。
天文十三年,四月。
当芦名军大举攻入西会津郡境内后,并没有立即对倒向越后上杉家一方的西会津诸将发起攻击,反而是展开调略和拉拢。
在芦名家的软硬兼施之下,岛山城城主长沼实国、驹寄城城主河原田盛赖、泷谷岩谷城城主山内俊基(山内七骑之一)、桧野原丸山城城主山内俊知(山内七骑之一)、川口玉绳城城主山内俊满(山内七骑之一)、沼泽丸山城城主山内政重(山内七骑之一)、野尻牛首城城主山内实良(山内七骑之一)、西方岛城城主山内重胜(山内七骑之一)、野尻中丸城城主山内信浓守、桧原馆馆主山内俊范(山内舜通之弟)、小林馆馆主山内俊光、梁取馆馆主山内上总介等诸多国人领主、地头武士纷纷背弃了越后上杉家,再度倒向了芦名家一方。
很快,西会津郡之地仍然站在越后上杉家一方的国人领主就只剩下了横田中丸城城主山内舜通。
不仅如此,坐镇黑川城的芦名盛舜还将小田切三河守之侄小田切治部少辅派出,并配置给他两百余军势,负责潜入蒲原郡小川庄之中,召集金上家、小田切家等旧部,煽动一揆。
与此同时,足利义晴在好不容易返回京都之后,并没有将有限的财物用于招揽浪人、招募常备、购入粮草军械等,反而开始营建起新的御所。他对于越后上杉家献上的朱鹮,他倒是非常喜欢。
自从足利义晴继任足利将军家家督、征夷大将军、武家栋梁等职之后,就没少过颠沛流离的日子,他将此次越后上杉家进献的朱鹮视为祥瑞,认为足利将军家必然能得到中兴。
而后,足利义晴就赐给了上杉清定相伴众(御相伴众)的家格,以及新增涂舆、菊桐纹(菊纹和桐纹,菊纹为扶桑地位最高的家纹,皇室专用;桐纹次之,原为藤原家宗家的专属)两样免许,屋形号、白伞袋、朱柄伞、毛毡鞍覆等四样免许如故。
如此一来,越后上杉家的家格和地位与世袭关东管领的山内上杉家几乎平起平坐。同时,他还派遣自己的大舅子大馆晴光下向越后,负责与越后上杉家进行联系,担任对越后上杉家的取次,并代替自己慰劳越后上杉家静谧越后、越中、佐渡三国之事。
所谓相伴众,就是足利将军家以下家格之中最高的一层,有与时任征夷大将军一同进餐的资格,在时任征夷大将军前往诸大名宅邸之时可以与之同行。
相伴众通常是由三管领一族以及有力守护大名出任,到了室町幕府末期,一些新崛起的大名家族当主诸如三好长庆、斋藤义龙、北条氏康、毛利元就、大友宗麟、伊东义祐等人都曾被足利将军家赐予“相伴众”。由此可见足利义晴对上杉清定的重视。
毕竟,足利将军家对于东国的一贯政策就是,坂东愈乱,京畿愈安。只要将东国的水越搅越混,那么足利将军家天下共主的地位也就不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