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杉宪政还想着垂死挣扎一番,可山内上杉家的绝大部分重臣、旗下国人领主可不是与他一条心。
原本以上杉宪政马首是瞻的长尾宪长、长尾宪景、长尾显景、横濑成繁、金井秀景、斋藤宪广、佐野泰纲、羽尾幸全等诸多山内上杉家重臣在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晴指认由上杉清定来继承山内上杉家家名后,对此完全没有异议,反而感到非常高兴。
毕竟,上杉宪政先后于河越之战、小田井原之战等战事中损兵折将,甚至还丢失了大量的领地。若不是越后上杉家的介入以及支援,北武藏的大部分国人领主也不可能会重返山内上杉家旗下。
甚至连山内上杉家的马廻众也有不少人表示支持上杉清定。
其中,御岳城城主安保泰广为了向上杉清定表示自己的忠心,直接将城中上杉宪政的嫡男上杉龙若丸送往沼田城,待来年春季冰雪消融之后再将其送往越后颈城郡,交由清定处置。
可以说,这样的结果完全是上杉宪政咎由自取所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因为,上杉宪政在位期间不单单穷奢极欲,就算遭遇台风、旱灾、饥荒等天灾之际,仍没有减轻年贡、赋税以及劳役,导致治下领民怨声载道。
再加上上杉宪政于河越之战后,还不愿承认自己遭到了惨败,还对麾下马廻众下发感状,使得家中重臣、旗下国人领主对此感到非常不满。
自古以来,治国之道,乃天下之大事。
古有圣人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此言道出了治国之理,如烹调小鱼,需谨慎处理,方能成就大业。治国者,非一人之功,乃天下人之事也。故治国之道,需以民为本,以德为纲。民者,国之根本,治国者当以仁爱之心待之,使民安居乐业,共享太平。德者,治国之准则,治国者当以道德为指导,使天下人心归一,共赴大道。
治国之道,首在明辨是非,洞察人心。若烹小鲜者,需辨清食材,知其性情,方能烹饪美味。治国者亦如此,需洞察人心,知其需求,方能制定适宜之政策。若不明此理,则政策失当,民心离散,国家动荡。是以治国者需洞察人心,明辨是非,以德为纲,以民为本。
治国之道乃天下之大业也。
需以民为本、以德为纲、以法治国、以人为本、以德化人。如此则可成就大业、治理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矣。然此道非一日之功也,需持之以恒、行之以德、悟之以道也。
上杉宪政虽身居高位,以及出自名门之后,但这些道理是一点都没领悟,这也导致其一败再败的必然。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清定倒是不打算收下上杉龙若丸,但鉴于上杉龙若丸算是自己的族弟,他就将其送往小田原城,作为人质。
毕竟,上杉家与北条家目前是属于结盟关系,并非单方面的臣从,总不能北条氏康在将其妹香沼姬送来后,上杉家这边不送去任何人质。
所以,在清定看来,上杉龙若丸是最好的人选。此人既是出自上杉一族,又是前任山内上杉家家督、上杉氏一门总领的嫡男,更是清定的族弟。他可不会随便拉个家臣的孩子派去小田原城去充数。
再加上,山内上杉家与北条家之间数十年年来相互攻伐,恩怨纠葛实在太深了。清定将龙若丸送去小田原城,说不定还能让北条氏康得意忘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