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赤井家、富冈家、上田家、桐生家等这样原住性极强,且基本没有实现兵农分离的国人领主几乎被连根拔起,上野、武藏两国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踪迹了。
可以说,经过这次小规模的转封后,上野、北武藏两地就建立起不少只属于百姓的村落。这些村落里没有了武士身份的人,只有居住在此并且还在检地帐上所登记过的百姓。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选择继续留在村落里,没有随自己的主君前往新的封地。虽然他们可以选择自己走哪一条路,但是留下的人就只能从此以后放弃了武士的身份,而前往新封地的人则是永远放弃了成为农民的路,这两者只能选其一。
就这样,兵农分离的政策得以实现。
随着赤井家、富冈家、上田家、桐生家、骑西小田家、依田家、后闲家等上野、北武藏两地的有力国人领主转封或改易除封,以及安中家、岩松家、那波家等国人领主的彻底灭亡。上杉家让大量植根于村落的下级武士完全丧失了领主权,迫使他们选择从此成为浪人还是百姓。
虽然这些下级武士也有人能继续寻求仕官之路,但是他们的希望却非常渺茫。
尤其是安中家、岩松家、那波家的旧臣们,他们中的不少人选择了放弃了武士的身份,定居于村落,从此成为了百姓。
不过,留在村落中的下级武士们也不是一无所有。
因为他们的出身和经历与普通百姓不同,根据自己的血统而自称为“无足人(在乡武士)”、“乡士”。
在这些人中,有些成为了庄屋、名主,或者成为长老(年寄)、肝煎阶层中的一员;也有的负责村落中的佛事、祭礼、宫座(一种祭祀组织,与神职不同,负责统筹祭祀活动)等,维持了部分原有特权、地位和职责。也有不少人主张自己在山野河海和水利等方面的旧有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然寻找仕官之途。
而另一边,才剃发出家不久的武田信玄也看得出来今川家完全是将自己当挡箭牌。他一面加强境目地带的防卫工作,一面派遣使者前往京都,寻求足利将军家的介入,尽快达成与上杉家的停战议和。
在武田信玄看来,如今的武田家已经无法继续与上杉家交锋了。若是继续与上杉家交锋,只怕到最后落得个家名断绝的悲惨结局。
若不是浅间山喷发,恐怕上杉军早就兵分多路攻入甲斐了。
武田信玄之所以会选择铲除嫡长子武田义信一派的家臣,就是为了能随时破弃与今川家的盟约。
如今的甲骏同盟已经无法为武田家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好处,作用也仅限于拱卫今川家治下领国的北面,与上杉家治下领国保持着一道缓冲地带而已。
不单单是武田信玄派遣使者上洛寻求足利将军家的斡旋调停,今川义元更是早他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