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明白,罪臣明白。”松下之纲此时只好连连告罪,他深知自己并不能触怒面前不远处的东国之主上杉清定,稍有不慎,松下家就极有可能面对全族覆灭,或是全族流放远国。
虽然看上去上杉清定还不到三十岁的样子,但带给松下之纲、木下藤吉郎二人的压力却是极大的。
“本家很是好奇,听闻木下藤吉郎原本是出仕松下家的,可为何会突然前往信州,转而为吉冈城城主下条兵卫尉效力?”清定并没有怪罪松下一族在汤河原之战中给上杉军造成的麻烦,反而开始质问起有关木下藤吉郎之事。
“御屋形殿明鉴,此为罪臣之过,与木下藤吉郎无关!是罪臣安排他前往信州去刺探军情的。”松下之纲尽管知晓主动认罪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他却认为木下藤吉郎有着非同常人的才华,是一个怪才、奇才,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并不愿将罪过都扣在木下藤吉郎的头上,便直接向清定坦白了。
“哦?”令清定没有料到的是,松下之纲竟然会主动坦白了罪行,并没有将罪行都推卸给木下藤吉郎。
“大人······”木下藤吉郎见松下之纲此举感到非常吃惊,而后双眼也开始湿润了。
“松下石见守,你要记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当初派遣木下藤吉郎前往信州刺探我军军情,是因各为其主而已,本家不会对此进行追究。毕竟,今川家已然降服,加上松下家并未阻挠色部修理亮所部军势南下进入远州。”清定此时很想趁着这个机会招揽木下藤吉郎为自己的直臣,他在后世还是很清楚木下藤吉郎的才能。
而且,清定本人素来是不唯身份、不唯资历、不看家格,敞开宽阔的胸怀,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纳贤才。
正所谓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周文王尊贤礼士,贤才济济,所以国势强盛。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清定为了能实现静谧扶桑全境,自然是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
毕竟,治国之要,首在用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单单要口言之,亦力行之。
“罪臣谢御屋形殿宽宏大量······”松下之纲再度拜伏了下去。
“松下石见守,既然你如今已是本家的家臣,那么今后必须要像在今川家旗下之时那样,对本家也尽心尽力,竭力奉公,本家期待你的活跃表现。若是之后在战场上立下了活跃的战功,本家对有功之臣的赏赐素来不会吝啬,你应该知晓。”清定见松下之纲如此恭顺,便希望他能改头换面,好好为上杉家效力。
“罪臣遵命!”
“另外,木下藤吉郎,本家听闻你精通算术,而且还对调略、筑城、采购、军略等也有涉及,是真的吗?你要如实回答。”清定虽然目前只从色部胜长、下条氏长二人处获知木下藤吉郎擅长算术一事,但结合在后世的记忆,他认为木下藤吉郎并不单单只擅长算术这一样。
“回御屋形殿的话······小人曾于尾州、叁州、远州、骏州等地流浪,偶尔是看到过筑城之事,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采购的话,小人曾在松下石见守大人麾下负责过一段时日。至于调略、军略等,小人尚未做过······”木下藤吉郎非常紧张的回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