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纠结选项(2 / 2)

风起刈羽 有网瘾的牛 1116 字 2个月前
🎁美女直播

自从镰仓公方家因与足利将军家、上杉家的对抗之中多次失利,被迫将本据迁至下总古河城后,小田原城就逐渐作为南关东诸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交通、物流、造船业、手工业、人口等各方面的中心,虽说偏于关东平原的西隅,但拥有箱根天险拱卫西面,还拥有将城池周边的城下町、部分村落囊括其中的总构,以及还有一座规模不小的海港小田原凑。

反观曾是镰仓幕府故地的镰仓一带则显得有些狭小。

在治承四年(1180年)的十月,源赖朝从安房国回到武藏国后,就听取了千叶常胤的建议,将相模镰仓郡的大仓乡一带定为本据。十月六日,源赖朝入驻镰仓,暂先借住百姓家。十月九日,原位于山内的知家事兼道的宅邸被改建在大仓乡,打造新邸的工事动工。北条政子也择吉日,在稻濑川短暂逗留后,于十一日进入镰仓。大约两个月后,大仓新邸完工,举行了乔迁仪式。大仓的赖朝亭也被称为“御所”,由于之后源氏三代将军均在此掌权,所以此处也被称作“大仓幕府”。

至此,镰仓向着政治都市迈出了第一步。

而位于镰仓东北方向的鹤冈八幡宫自然是这座城市的中心。《吾妻镜》中记载,源赖朝在到镰仓后不久便决定在小林乡的北山建造宫庙“祭拜祖先”,并于治承四年的十月十二日从由比乡搬至鹤冈。

最开始神社的大殿并没有如今这般精致,只是很粗糙地建造了社殿,直到养和元年(1181年)七月三日,才开始在如今鹤冈八幡宫本宫的位置建造社殿,八月十五日举行迁宫仪式,源赖朝也出席了这一活动。翌年(养和二年即寿永元年)三月,从八幡宫大殿直通由比浦的若宫大路开通。

在源赖朝的亲自指挥下,这条路由北条时政以下的御家人搬运土石修造而成,其目的是祈祷怀孕的北条政子安产。四月,神社前大约三万平方米、名为弦卷田的土地被挖作池塘,大约从这时起八幡宫的方形区划便大致形成了。

镰仓这一地名在律令国家出现以前就已存在了。

据说,镰仓这一地名起源于中臣镰足在参拜鹿岛神社时得到的托梦,在梦中中臣镰足将多年使用的镰刀埋在了此地,不过这种说法听来未免有些牵强。从语源的角度来说,吉田东伍先生认为,镰仓(Kamakura)一词起源于“灶谷”(当时“谷”的发音为kura),也就是说,因为此处的地势与灶很像,由此得名。

镰仓的地形特征是南方面朝大海,北、西、东三面环山形成天然要塞,确实地如其名。

贞应二年(1223年)的《海道记》就这样记载道:“东南角一道港口买卖的商人熙熙攘攘,北、西、东三面,高高低低的山脉宛若屏风浑然天成。”再例如14世纪中叶的《梅松论》则记载道:“镰仓之南为海,三面环山。”可以说,这些描述都捕捉到了镰仓的地理特征。

《不问自语》的作者后深草院二条曾于正应二年(1289年)到访镰仓,她的“越过化妆坂的高山向镰仓望去,所见与立于东山眺望京都有所不同,层层峦峦,宛若被笼罩一般,一片侘寂”常被引用,其实描写的也是镰仓为山所包围,人烟阜盛的景象。

尽管地势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镰仓就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地方。

镰仓南面临海,依靠海路,近有伊豆、房总半岛,远可联系常陆、陆奥、东海道诸国,陆路方面也与当时东海道的路网相连,交通实则相当便利。

正是因为这样的地势条件,加之平直方及其后继的清和源氏皆曾在此设立大本营的历史,就有观点便认为,镰仓是11世纪中期已完全取代国衙府中成为相模国实质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