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陆奥大内家将主家盐松石桥家的嫡流屠灭殆尽,以及先前的独揽大权之举,引起了盐松石桥家重臣们的公愤。
在石桥玄蕃允、石川有信、寺坂信浓守、大场内美浓守等盐松石桥家重臣们的强烈要求下,上杉定虎便没有赦免小浜城落前投降的陆奥大内一族之人。
除了与盐松石桥家重臣们关系不错的刈松田纲茂一脉得以幸存以外,陆奥大内一族嫡流以及其庶子家的岩津野家、梶内家、柏木田家等,包含家眷在内尽数于小浜城外被处斩。
刈松田纲茂、刈松田弘房父子以及其家眷则是被上杉定虎下令流放至越后岩舟郡栗岛。
至此,贞治六年(1367年)随奥州总大将石桥栋义下向陆奥多贺国府的陆奥大内家家名断绝。
但盐松石桥家因御下不力,且对上杉家静谧岩代、磐城、陆奥等国造成很大影响,于战后也没能获得恢复家名。
先前迫于形势倒向陆奥大内家一方的盐松石桥家重臣们,因主动降服而功过相抵,获得了本领安堵。石桥玄蕃允、石桥志摩守等盐松石桥家庶流也没有一人获得继承总领家的许可。
与此同时,斋藤朝信、八条房繁两部军势于信夫郡境内合流之后,兵力就达到了两万九千余众。
得知北伊达郡爆发大规模反伊达稙宗一方的一揆后,斋藤朝信、八条房繁二人毫不犹豫的发兵进入。他们一面从一揆众手中接收大枝城、藤田城、山崎城、塚野木城等重镇要地;一面陈兵于阿武隈川北岸,并做出准备大举渡河的样子来。
而桑折景长、石母田光赖等身在北伊达郡的伊达家重臣们在脱离险境后,主动担任先导役,为上杉军引路。
如此一来,使得身在梁川城中的伊达稙宗压力更加大了。
鉴于梁川城邻近阿武隈川南岸,且还是一座平城,四周无险可守。加上西面的保原城城主中岛忠宗、根子屋城城代青木伊豆守等悬田家重臣们反复无常,极有可能见己方不利而再度倒向上杉家一方。
所以,伊达稙宗在经过再三权衡后,还是决定重返南伊达郡的悬田城。
在伊达稙宗看来,悬田俊宗不仅是自己的女婿,而是还曾在伊达天文之乱中作为己方坚持至今都没有向伊达晴宗屈服,是非常值得信赖之人。
再加上,原相马家重臣青田胤亲在率残部逃入灵山城之后,还在不断招揽溃兵以及浪人,有他依托灵山城周边险要的地势而坚守,就暂时不用担心相马军的西进。
当然,伊达稙宗在获知上杉家已经令南出羽诸将参战的消息后,深知不能让南出羽势进入南奥之地,否则己方就再无扭转局势的可能。
为此,伊达稙宗就打算利用清水家与大宝寺家之间的矛盾来调略清水家,并许诺清水家现任家督清水义高,只要能够牵制南出羽的上杉军诸将,战后自己就表奏足利将军家,让其继承总领家最上家的家名,并出任羽州探题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