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伊势北畠家的主动臣从,清定倒是并没有感到丝毫意外。
毕竟,伊势北畠家与三好家之间是有着血海深仇的。
要知道,伊势北畠家曾经是站在细川高国一方。并与站在细川澄元一方的三好家展开交锋。
由于大内义兴加入细川高国一方,使得细川澄元方于如意岳之战惨败,三好长庆的祖父三好长秀与三好赖澄(三好长秀之弟)被迫败走伊势,但遭到了伊势北畠军的不断围剿。
最后,时任从三位权中纳言兼伊势守的北畠材亲(北畠具方,北畠晴具之父)就迫使无路可逃的三好长秀、三好赖澄兄弟切腹自尽。
还没等三好长秀之子三好元长为父复仇,就因攻杀柳本贤治之子柳本甚二郎一事与主君细川晴元产生对立,还在与一向一揆众的围攻下切腹自尽,并将内脏抛向了敌军。
尽管北畠晴具已经将家督之位让给了嫡男北畠具教,但他深知三好长庆是有仇必报之人。木泽长政、三好政长、细川晴元等人接连遭到了三好长庆的清算,如今近畿诸国之中,三好长庆唯一没有展开报复的,就剩下伊势北畠家一家了。
先前,伊势北畠家因不满细川晴元大肆在近畿诸国之中扩大影响力,便没有在其危难之际伸出援手,使得细川晴元在与三好长庆的交锋中屡战屡败,最终失领。
随着三好家在近畿的河内、和泉、摄津、山城等国站稳脚跟,并将势力进一步延伸至丹波、大和、纪伊、播磨等国之后,北畠晴具、北畠具教父子是再也坐不住了,生怕三好长庆在腾出手来后,开始为其祖父报仇雪恨。毕竟,在他们眼中,三好长庆若是发起狠来,连自己曾经的主君、主家、同族都不放过。
虽说伊势北畠家有着吉野山、三峰山、池木屋山、大岭山、俱留尊山等大和、伊势两国一部分的山川之险,但原先作为伊势北畠家与三好家之间缓冲地带的筒井家,因站在木泽长政一方,已经被三好家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且布施家、冈家、森家、高田家、大冈家、坂合部家、十市家等诸多大和一国的国人领主们更是先后倒向了三好家一方,并成为了三好家重臣松永久秀的与力或家臣。
而筒井家现任家督筒井顺庆年幼,家中大权皆由其叔筒井顺政来处置。为了避免筒井家出现主少国疑的情况,筒井顺昭在临终之前,在大和一国之中找到了一名名为木阿弥(默阿弥)的盲僧,来担任自己的影武者,并要求家中一门亲族、谱代家臣们向嫡男筒井顺庆宣誓效忠。
可是,就算筒井家的重臣们不叛离,也很难招架得住三好家的凌厉攻势,治下领国的规模也在不断缩水,最终导致伊势北畠领与三好领完全接壤。
一旦三好家与伊势北畠家战端开启,那么大和一国绝大部分的土著领主会站在三好家一方,届时还会充当先导役为三好军引路。
由于六角家与三好家走得越来越近,以及不断将影响力延伸至伊势中部,使得伊势北畠家高层对此颇为忌惮。
就算伊势北畠家与六角家之间一度成为姻亲之盟,但也是建立在六角家不介入伊势一国的情况下。
既然六角家无意与伊势北畠家继续保持和睦关系,那么北畠晴具、北畠具教父子为了保全家名存续,以及提防来自三好家的侵攻,并继续领有伊势南部半国之地,就不得不效仿千种家,去臣从于上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