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周围人声鼎沸,各种议论声、叮嘱声此起彼伏,仿佛针尖般刺激着他的耳膜。
张有为皱了皱眉,心中暗自感叹:“这年头,想找个安静的地方都难。”
就在这时,两个威严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
监考老师来了,锐利的目光像两把利剑,扫过每一个考生的脸庞。
教室里的喧嚣声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
监考老师环顾四周,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微微一笑,示意大家做好考试准备。
张有为端坐在座位上,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没有丝毫的紧张或慌乱。
终于,在众人翘首以盼中,考试时刻终于到来。
监考老师手持一摞厚厚的试卷,步履沉稳地走到每个考生面前。
他逐一将试卷递到考生们的手中。
考试,这场知识与心态的双重考验,正式拉开了帷幕。
对于每一位考生而言,这不仅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一场关于如何调整自我、保持冷静的较量。
张有为飞快地扫了一眼试卷上的各个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这些题型对他而言并不陌生,但每一次面对时,他都需要竭尽全力去应对。
考试中每一分都至关重要,因为简单的题目失分而被叫到办公室训话,那滋味可不好受。
所以,他对待每一道题都格外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
第一题是选择题,张有为瞥了一眼题目和选项,脑海中迅速闪现出相关知识点。
他微微一笑,自信地选出了正确答案D。
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剎血为盟”这个成语中错别字的辨识,而他一眼就看出了“剎”字的错误,正确的应该是“歃”。
这种熟能生巧的自然反应,正是他平时刻苦学习和积累的体现。
...
最后的五十分钟,张有为翻到了试卷的最后一页,目光落在作文题目上——“梦想”。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主题,给了他无限的发挥空间。
张有为轻轻放下手中的笔,双手交叉在胸前,眼神逐渐深邃。
这个题目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深处的某个房间。
那些年少时的梦想,那些热血沸腾的奋斗日子,如同一部电影,在他脑海中快速回放。
一时间,他的心被万千思绪填满,仿佛有千言万语急于表达。
张有为感到胸口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那是如鲠在喉的感觉,急需释放。
他重新拿起笔,那一刹那,灵感如同被打开的洪水闸门,汹涌而来。
张有为挥笔写下了题目——《老男孩》。
这三个字简洁而有力,承载了他所有的故事和情感。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雁。”
他以此作为开头。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满怀梦想的青春岁月。
那时的他,眼中只有远方,心中只有梦想。
而现在,他依然青春年少,但多了一份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改变生活的决心。
这一刻,他不是在写作文,而是在用文字雕刻自己的青春和梦想。
结尾附上了《老男孩》的歌词。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雁。】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