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梨花体的由来(2 / 2)

🎁美女直播

“我的外孙

坐在便盆上拉屎

不顾周围的臭味

翻开一本儿童画册

那样子

多像一个

未来的作家或教授”

...

这种断句式的创作还很多,但更多的是嘲讽。

因为他们这些人是诗人,不是不同人。

这样标榜的出了,原来他们这些文化人很LOW的样子,那普通人这样也能成为这样的著名诗人。

他们应该也成为这样的著名诗人。

这就是网友现在的心态。

不过很多评论也很有趣,被点赞到很高。

网友【舒服844】:“我们讨厌的不是诗歌,是那简洁且略带口吃般的表述方式,没有丝毫的美感亦或传统诗歌所应具备的形式,当然,诗歌的圈子我不懂,但它所呈现出的,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感觉,不是诗歌,更像是牢骚亦或记小本本的人。”

网友【令赫然7M】:“诗,以凝炼的语言,透彻的感悟为前提。没有这些也叫诗?无病呻吟的生活化也叫诗?”

网友【今天起我也是诗人】:“纸,是白的批语,是红的天,黑了自从我学会了短句,我也,成了个诗人。”

后面网友给这种口水诗取了个有钱的名字“梨花体”!

张有为不是很懂,后面看了看。

知道是因为赵郦崋名字的谐音梗,就取名“梨花体”了。

有鄙夷,嘲讽的,也有夸赞的。

网友【尘嚣cxcx】:“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了解过事件始末,读过她的作品,真正去思考诗所传达的情感。如果没有,你又凭什么批判她呢?”

还有个长篇大论,也是在支持声中点赞最高的。

网友【伏案回眸】:“诗歌的作用,就是为了表达,情动于中发而为诗,有什么的想法什么样的感受,就写什么样内容的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诗就是表达的工具,或者交际的工具,或者宣传的工具。有好玩的事写诗,有烦心的事写诗,跟朋友写诗唱和,跟亲人用诗联络,写诗表达观点,或者用诗进行论战,都是可以的。

我们不能拿最优秀的诗作为标准,去写诗和论诗。要允许写平庸的诗,要允许平庸的诗存在,而不能对不好的诗一棍子打死,那未免太残暴太霸道。

就像我们可以大力赞美美女帅哥,但不能对长相一般甚至丑陋的人,嗤之以鼻甚至大骂出口甚至意图置之于死地,这是完全没道理的。

诗不必一定高深,也不必一定高雅,都是凡夫俗子,何必装作水平很高的样子。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是平凡平庸之辈,何必装作拯救天下的英雄?何必扮成睥睨天下的才子?何必把诗写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

凡俗之人写诗,就用凡俗之语,写凡俗之事,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非要拔苗助长?为什么非要群起而攻?其实否定和攻击的,正是绝大多数普通人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写诗的权利。

白开水一样的口语诗,由来已久。朦胧诗之后,八十年代中期,新生代诗人就开始大举反叛,用口语写诗,不再追求崇高和高雅,开始落入尘埃,行走在地表而不是云端,不再高高在上地藐视凡间或者意气飞扬地指点江山。

白开水一样的口语诗,其实已经存在将近四十年了。成千上万的诗社和诗人,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毕竟诗的写法,不能停留在原地。不能停留在李白杜甫那里,不能停留在徐志摩戴望舒那里,也不能停留在北岛顾城那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哭。

新生代诗人的探索,降低了诗的门槛,人人都可以写诗,当然也因此拉低了诗的水准。但正因为人人可以写诗,也更能形成诗歌的深厚而宽广的土壤,进而从中诞生更多诗歌精品来。”

但这条评论也引起了很多骂战,张有为倒是看新奇。

“看什么呢?这么认真?”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在张有为耳边响起,带着几分玩味与好奇。

张有为猛地一怔,随即转头望去,只见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坐在他的座位旁,面带微笑,眼神中闪烁着几分狡黠。

“胡...胡总?”

张有为惊讶地喊道,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眼前的胡静与之前的形象截然不同,让他一时难以适应。

“还不错嘛,记性挺好的,还记得我。”胡静笑眯眯地说道。

“确实没认出来,但是听声音听出来了。和之前的形象太不一样了,简直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张有为感叹道,上下打量着胡静的新造型。

“不再像山野村妇了?”

胡静打趣道,眼神中闪过一丝自得。

她剪掉了长发,换成了一头垂肩的短发,配着一身合体的女士西装,整个人显得干练而气质出众。

“哈哈,胡总,玩笑话而已。您现在这气质,简直就像是大领导的感觉。”张有为连忙解释道,生怕胡静误会了他的意思。

胡静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人总是会不断改变的,即使是伪装自己。你看,我现在是不是更有气势了?”

张有为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赞叹。

胡静的气场确实与他姐姐张有娴完全不同。

张有娴虽然也抬头挺胸,但总是显得有些刻意和装模作样。

而胡静则不同,她的气质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和威严,让人不由自主地对她产生敬畏之情。

可在火车上的时候,却不是这个样子。

“胡总,确实有这气质,让人不得不佩服。”张有为诚恳地点头道,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敬佩。

胡静听到张有为夸赞的话,不经意就笑了笑。

“遇到了也是缘分啊。就是不知道你为啥不联系我?我还想着你带我在抚市逛逛呢,却是一个消息也等不来。太让姐姐我失望了。”

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调侃和埋怨,让张有为感到有些尴尬。

“这...”

张有为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确实没有主动联系胡静,两人之间也不熟,就是萍水相逢。

以为不会有机会再见到,没想到在这招商会又遇上了。

张有为无奈的微笑着说道:“胡总,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