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我自己过去就行。还要签到吗?”张有为微笑着问道,心中暗自感慨,有个杂志社前台小迷妹的效果,就是如此不同凡响。
胡一芳点了点头,指了指签到表:“要的,这里。”
张有为签完到,自顾自地走进了《倾心》杂志的办公区。
这里的氛围依旧那么熟悉,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透露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
他很快来到了胡伟峰的办公室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
“请进。”
胡伟峰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带着一丝威严与沉稳。
张有为推开门,走了进去。
胡伟峰抬头一看,见是张有为,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然而,他下意识地看了下时间,似乎有些歉意。
“对不起,刚刚没注意时间,让你久等了。”
胡伟峰站起身,热情地伸出手来迎接张有为。
张有为笑着摆了摆手:“都熟门熟路了,还用这么客气吗?”
胡伟峰哈哈一笑:“那倒也是。不过,你刚刚来的时候,我正好在处理一些事情,没注意到时间。”
“刚刚咋了,那么入神?”张有为好奇地问道。
胡伟峰叹了口气,脸上却带着一丝欣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给我反馈了,问你是不是后续不写书了。看来,你的粉丝们都很期待你的新作品呢。”
张有为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没想到,自己停更一个月后,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他的动态。
他笑着摇了摇头:“这么夸张吗?我还以为大家早就把我忘了呢。”
胡伟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可是出名了,很多人都在关注你。你这停更一个月,大家都在问你什么时候出新小说呢。你可别让我们失望啊!”
张有为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放心吧,我也在想着新故事呢。这次来,就是想和你们聊聊我的新想法。”
胡伟峰一听,立刻来了精神:“那太好了!我们这就去刘总编办公室谈谈。昨天我说你要来,他可高兴了,一直盼着呢。”
张有为笑了笑,调侃道:“那走,过去蹭茶喝去。”
胡伟峰哈哈一笑,“知我者,张作也!”
说完,两人并肩走出办公室,步伐轻快地向着刘楚雄的办公室迈进。
走廊上,偶尔传来的交谈声和键盘敲击声。
刘楚雄的办公室内,他正紧盯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屏幕上,销售数据图表如同冰冷的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最近杂志的销售量急剧下滑,竟然降低了七成之多,以前连一向表现平稳的《聆听》都只能望其项背。
现在他们的销量连《聆听》的一半都没有,更不用说与风靡一时的《风声》相提并论了。
刘楚雄心中暗自叹息,没有了张有为的加持,杂志仿佛失去了灵魂,变得脆弱不堪。
他深知,杂志需要更多的中坚力量来支撑,但目前的情况却让他束手无策。
只能用时间来填补,慢慢增加中坚力量。
就在这时。
“砰!砰!砰!”的敲门声打破了室内的沉寂。
刘楚雄回过神来,整理了一下思绪,扬声道:“请进。”
门缓缓推开,胡伟峰和张有为的身影映入眼帘。
刘楚雄微微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他站起身,快步走向前,热情地伸出手来:“张作,你怎么来了?真是稀客啊!快请进!”
张有为微笑着与刘楚雄握手。
他跟随刘楚雄来到沙发旁坐下,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从容。
胡伟峰则像个贴心的小助手,早已悄无声息地走向茶几,熟练地取出刘楚雄珍藏的好茶叶,准备为两人泡上一壶好茶。
胡伟峰那懂事样子让人“心疼”。
刘楚雄看着张有为,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张作,什么风把你吹到京都来了?难道是专程来拜访我这个老朋友的吗?”
张有为哈哈一笑,语气中满是轻松与愉悦:“哈哈,确实是来京都玩了几天,不过今天来拜访您,主要是想和您谈谈我新作的想法。”
刘楚雄闻言,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只要张有为能继续习作就行。
他就是销量。
张有为的回归,肯定能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散了《倾心》杂志头顶的阴霾,为这本杂志带重振雄风的契机。
刘楚雄深知,张有为的才华与影响力,足以让《倾心》在未来的两年里,成为国内畅销杂志的佼佼者。
然而,他也明白,不能完全依赖张有为一人,杂志需要更多元化的内容和更强大的团队来支撑。
“张作,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刘楚雄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他渴望从张有为的口中听到那些能够引领杂志走向新高度的创意。
张有为沉吟片刻,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嘛,想尝试一下伤痕文学。写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故事,不再只是给读者讲述那些虚构的梦境,而是想带给他们一些真实环境下的触动,让那些年代的人产生共鸣,也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历史,反思过去。”
刘楚雄闻言,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伤痕文学?这是一个敏感而又深刻的题材。你想写这类书,勇气可嘉。但是,现在的审查环境越来越严格,这类题材的写作难度可不小啊。”
张有为轻笑一声,眼神中透露出无畏与坚持:“那就是我要先写出来才行是吧?只有写出来,我们才知道如何去调整,如何去适应这个环境。”
刘楚雄点了点头,对张有为的决心表示赞赏:“是这样。不过,我们还是要谨慎行事,确保作品能够顺利出版。”
此时,胡伟峰端着泡好的茶水走了过来,他轻轻地将茶杯放在两人面前,然后开口说道:“其实,我觉得只要我们在写作时不直接提及具体的事件,而是通过映射和隐喻的手法来表达,应该是可以避开一些敏感点的。这样既能保留作品的深度,又能确保它顺利面世。”
张有为闻言,眼睛一亮,笑道:“胡主编,你说得对。我们就是要在规则之内,寻找最大的自由。这次,我要用我的笔,去触碰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