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结局是无数条红线交叠的时间点(1 / 2)

🎁美女直播

双方立论,汉语言文学院一辩李晨光,慷慨站起一番立论。

“各位好,故事什么?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可能是发生过的事情,可能是曾经的人事物,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小说,可能是一个憧憬的电影,可能是我们曾经都拥有过的梦想,它,都是故事。

可是结局呢?

可能对每一个人的意义可能都不同,今天我方打算给各位呈现这么几个故事,希望大家从故事中去感受,在这个故事里头,你想不想要那个结局。

第一个,我方想跟大家聊的,是一个关于作者的故事,什么是作者?

作者是写下书的人,可是作者他成就了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却很多时候是由结局来决定的。

一部悬疑小说它最重要的,是我能够制造悬疑,并且它最后给你推翻跟翻案的感受。

一部推理小说它最重要的是,前面我所埋下的线索与伏笔,最后必须跟他的结果能够整除,让大家能够享受一个完整的推理过程。

一部爱情故事,我们要看的就是浪漫的结果,并且我们能够觉得白头偕老,并且憧憬浪漫的结局。

你知道吗?作者拥有故事的那一刻起,他就拥有了一个使命,需要让那个故事用最完美的面貌,用他最好的样子呈现给各位读者。

如果这是作者的使命,那么这就是作者第一个故事,需要肩负的结局,叫做你必须把结局给写好。

因为你肩负了一个结局呈现给各位时,所需要做的责任与角色,而作者这个角色,他需要怎么做?

需要怎么完成以及怎么跟其他角色配合,大家可以再期待我们后面的故事。”

卢泽洋此时已经回到了评委席,但手中还拿着话筒。

李晨光这边起身说完,卢泽洋继续主持道。

“好!草蛇灰线的开始,这已经开始埋伏笔了。”

“我们来听一下反方同学的发言,有请反方。”

台下掌声响起,古一桐手都快拍疼了,这一会功夫,鼓掌都多少回了。

每个辩手起身就鼓掌,要不是有陈思琪在,他早跑了。

不,是有兄弟张有为在。

他重情重义之人,怎么会抛弃兄弟呢。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彦淡然一笑,强势反击。

“好,谢谢大家。

很简单,所有的重要与否都是需要比较对象的。

我说早饭重要,可是赖床犯懒我就把早饭推了,今天比赛紧张,我也没吃,你能硬说早饭很重要吗?

可见比较啊,最关键的是跟谁比,怎么比。

我方今天将从故事本身和故事受众两个层面上进行论证。

故事的本身结局不重要,对于故事的受众来说,故事也不应该重要。

题解问我们绝好的故事,以烂透的结局结束,是好故事还是坏故事,今天我们可以大胆开说。

许多作品你抛去了它的滤镜,其实都是无聊甚至晦涩的结局。

比如说三国,一开始就告诉你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最后果然三家归晋,历史的走向,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吧,可是你觉得它是个烂故事吗?

《哈利波特》最后镜头定格在他送儿子上学,无非是正义战胜邪恶,可是他影响整个魔法世界的奇丽绚烂吗?

可见,你可以看得到,我们会说,会讨论,有一些故事它的结局坏,影不影响前面的好作品?

可是我们几乎从来,都没有见过一部作品它前面是非常难以下咽,可是结局却惊为天人的。

故事的自然淘汰和选择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谢谢各位。”

掌声响起,再次落下,卢泽洋拿起话筒:“好的,接下来时间归给正方有请。”

古一桐原本想着是给到张有为时间的,因为是一辩过去,就是二辩。

但是显然不是这样的规则,汉语言文学院三辩站了起来。

虽然赵雨欣没有田曦薇、张静雅那么漂亮,但也长得挺秀丽端庄的。

赵雨欣此时起身开口说。

“各位好,我从读者的视角,来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湾湾有个作家是九把刀,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品叫做《猎命师传奇》,非常好看,现在出到了第5辑。

我现在还在熬夜看,上课的时候也偷偷看,非常想要知道他接下来怎么发展,这个时候你跟我说,结局不重要,我不能认同。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故事是他越热爱,你越投入的时候,我就会越觉得这个东西重要,他很多时候不只是情节而已,更多的时候是我喜欢里面角色的性格,是我能够认同他的动机,是我能够代入自己。

我可以用我的第一视角去经历这个故事,我希望里面的人获得我想要的东西,我希望我爱的这个角色能有一个善终。谢谢!”

卢泽洋继续主持道:“好的,讲到了自己的经历。好,我们有请反方,来进行下一轮的陈词,有请。”

此时掌声尤其热烈。

原来是反方二辩,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张静雅站起身来。

果然漂亮的人,有特权。

古一桐拼命鼓掌,旁边的人都没鼓掌,古一桐意识到不对。

此时陈思琪已经盯着他了,他看了看方进,心中无比悲凉。

方进这家伙在女朋友的看护下,也没鼓掌。

合着就他一个反派。

刚刚还笑嘻嘻的脸蛋,也冷酷了下来,鼓掌的掌,也停在空中。

“我这不是为了老四加油嘛,都是二辩,可能眼神不好,看错了。”

谁信他的解释啊。

“好奇心驱使着你读故事,这很正常。

不过对方辩友这样的结局观,其实是片段的静态的。

但,我们仔细想想我们自己的阅读观看的体验是这样的吗?

一般来说其实是动态整体性的,我们来想想,想到之前对方辩友提过的侦探推理小说,最有名的福尔摩斯,大家都看过吧。

我们一想起那两个人,他们是不是一直都在贝克街里面探案,对吧。

华生永远发现盲点。

可是,你会记得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它是怎么破的案?大家还记得吗?

我想,一般来说一想起来不会想这个。

就算是爱情小说,又或者是武侠小说,像《武林外传》,我们一直记得的是白展堂葵花点穴手,小郭排山倒海,佟掌柜说就俄就不该嫁过来。

可是你会想到说他们最后结局干了些什么吗?

所以可见,对方辩友对结局的这种执念,其实是非常之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