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为这几天的生活节奏,快得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每一天都像是在与时间赛跑,忙得不可开交。
这与他曾经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大相径庭。
在他的幻想中,大学生活应该是悠闲而充满诗意的,或许在某个洒满阳光的午后,他坐在图书馆的角落,手执笔端,灵感如泉涌,轻松地书写着自己的文学作品。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门店的运营、团队的协调、顾客的反馈……一系列琐碎而复杂的事务像潮水般涌来,让他应接不暇。
他发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创作者,更是一个管理者、一个协调者,甚至是一个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
这样的生活节奏,让他不禁感叹:“这和想象中的大学生活,确实有些不同啊!”
原本以为,只要写写书,就能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但现在看来,那不过是天真的想法。
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不过,张有为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有些事想成功,还是需要一番努力的。
不像文学这方面,他懂一点,再加上文抄,也能让他这辈子衣食无忧。
但想要靠自己得来别的机遇,不会这么轻松。
就这样,忙碌的一周终于过去了。
为了缓解门店的压力,张有为和团队决定聘请两位有固定时间来上班的员工,来分担一部分工作。
也就是上午和下午基本没课的同学。
还真让吴勇在学生会问住了。
这下倒是好了,送水的话有学生会的人干着。
而晚上的时间段,则由赵梦瑶负责看守。
除了赵梦瑶是固定工资外,其他员工都是按天计费,每天60元。
虽然这样的薪酬并不算高,但在2006年学生们有这价格,算是天价兼职了。
毕竟30元一天也有人干。
已经足够吸引一些愿意付出努力的人了。
这天晚上,当张有为走进门店时,赵梦瑶迎面递给了他一个笔记本。
这是她的新作,一部她用心书写的小说。
赵梦瑶有些忐忑地看着他,希望他能给出宝贵的意见。
张有为接过笔记本,心中不禁有些惊讶。
他原以为,赵梦瑶有了稳定的收入后,会放弃写小说这份辛苦,而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
毕竟,写小说不仅需要天赋和灵感,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他深知,写作之路并非坦途,其中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然而,当他翻开笔记本,看着那娟秀的字迹时。
他开始细细品读起来,发现这部小说比上次她写的那段亲情故事更加成熟和深刻。
赵梦瑶不仅描绘了生活的琐碎和艰辛,更深入地挖掘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和纠葛。
她以细腻的笔触,将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的开篇,便是一幅凄凉而破败的乡村景象。
荒芜的田地、破败的房屋,仿佛都在诉说着这个乡村的衰落和不幸。
在这个乡村里,住着一位年迈而孤独的奶奶。
她的一生,充满了无尽的苦难和悲伤。
奶奶年轻时,曾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丈夫勤劳善良,孩子们活泼可爱,一家人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捉弄。
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夺走了奶奶丈夫和孩子们的生命,只留下了她和年幼的孙女相依为命。
奶奶的世界仿佛在一瞬间崩塌,她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和寄托。
然而,她并没有被打倒,而是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她带着孙女艰难地生活着,白天在田里劳作,晚上则在家里缝缝补补,用微薄的收入维持着生计。
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她的眼神却始终坚定而充满力量。她用自己的爱和坚韧,为孙女撑起了一片天空。
然而,命运却并没有因此放过她们。
随着岁月的流逝,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而孙女也因为家境贫寒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她们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和绝望之中。
终于有一天,奶奶病倒了。
她躺在床上,气息微弱,仿佛随时都会离开这个世界。
孙女守在她的床边,哭泣着祈求奶奶不要离开她。然而,奶奶却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用颤抖的手握住了孙女的手。
“孩子,奶奶要走了。你要坚强,要勇敢地活下去。”
奶奶的声音微弱而坚定,仿佛是在用尽最后的力气为孙女留下最后的嘱托。
说完这句话,奶奶便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孙女悲痛欲绝,她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也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然而,她并没有被打倒。
她想起了奶奶的话,决定要坚强地活下去。
张有为读完小说后,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感慨。
他被赵梦瑶笔下的奶奶深深打动,仿佛自己也经历了那段悲惨的岁月。
他感受到了奶奶的坚韧和毅力,也感受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孙女的深深眷恋。
“赵梦瑶,你写得真好。”张有为的声音有些低沉,“这部小说笔触细腻而深情,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苦难和不幸,也让我对奶奶和孙女充满了同情和敬意。我相信,这部小说一定会触动很多人的心弦。”
赵梦瑶听了张有为的话,眼眶微微泛红。
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认可。
同时,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她这是以自己的故事改编的情节,她奶奶把她抚养成人。
并没有不好的结局。
只是生活是生活,而小说是小说。
张有为想让赵梦瑶自己去投稿试试。
“《风声》和《倾心》杂志都可以,这次你自己试试看。”
赵梦瑶这次还是选择了《倾心》。
张有为肯定不好再和去胡伟峰说了,但是有笔名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