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千月出宫的是禁军首领陆炳。
他皮肤黝黑,浓眉如剑,身材高大挺拔,健壮勇猛,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令人望而生畏,不敢直视。
杨千月记得他比自己大两岁,今年二十,是皇帝乳母之子,其父为都督同知陆松。
因先帝念其与母分离之苦,自小随母出入宫禁。
而他们的太子大哥,先帝的嫡长子,比长公主大六岁,比皇帝大八岁。
跟弟弟妹妹们根本玩不到一起。
陆炳与皇帝和长公主一起长大,自小跟着皇帝一起习文习武,被先帝当做皇弟的近身侍卫培养。
陆炳对他们二人像眼珠子一样照顾疼爱,更像他们的大哥。
他们兄妹跟与之更亲。
陆炳小时候还挺活泼好动,长大后转了性子,变得敦厚持重,寡言少语,深得皇帝信任,对他的看重程度与太监林福不相上下。
两人之间互相看不顺眼已经有些年头,经常掐架。
此时陆炳骑在马上,脑海中浮现方才长公主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眉眼中都带着笑意。
他是皇帝的御前侍卫,首要职责就是保护皇帝的安全。
方才一直提心吊胆,生怕那些刺客伤了长公主。
长公主请旨彻查刺杀之事,他作为禁军首领,大可助她一臂之力。
正这么想着,公主的马车突然停下来。
“陆统领,那边跪着的是何人?”
陆炳目光投向勤政殿外,只见五位大臣在雨中与亲卫僵持。
其中一人垂首跪地,雨水湿透全身。
“河南饿殍满地,到处都是起义军。
岂能置之不理?到底是皇上的意思还是林福的意思?我要面见皇上问个明白!”
“就是!
北方匈奴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削减军费。
北方危矣!
我等今日务必要面见圣上奏报此事!”
“皇上龙体欠安,无暇接见。
雨大天寒,各位大人请回吧。”
近侍们冷冷地回应,眼神里没有一丝敬意。
他们深知皇帝根本不在勤政殿,也不无意面见这帮大臣。
曾经在争夺太子位之时,皇帝尚能耐着性子听取这些大臣劝谏,做出从善如流的姿态。
然而自打两年前登上帝位,皇帝便对这些臣子置之不理。
最开始杨万年也想过励精图治。
可每次提出来点想法就被朝臣们全盘否定,搞得他十分恼火。
索性与大臣们对着干。
凡是大臣们赞成的,他都反对;大臣们反对的,他全都支持。
既然指责他是昏君,那他干脆做个昏君给他们瞧瞧。
做昏君不比做明君快活?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必顾忌朝臣们的看法。
活得更加痛快,杀人更加利索,作起恶来,毫无心理负担。
学坏容易,学好难。
杨万年在昏君路上越走越远,再也不想回头。
朝中大臣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就像今日这般,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何谈劝谏。
“皇上圣体欠安,我们更要见到皇上!”
杜衡禁不住横眉冷对,怒气冲冲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