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物语 二(2 / 2)

鬼谭草纸 梦枕獏 2131 字 2024-02-18
🎁网红美女,夜夜笙歌

「什么?!」

只听一次,嵯峨天皇一时不能会意。

「再读一次!」

命令篁再读一遍。

「无恶(嵯峨)则善。」

篁面不改色地又读了一遍。

第二次,帝果然就懂了。

「你,篁――」

帝脸色大变,愤怒地说道:

「你是说朕不在就好吗?」

所谓SAGA(译注:日语中,「性」、「恶」、「嵯峨」皆可读成SAGA),是指天生下来的善恶。《节用集》一书里,有将「恶」读成「SAGA」之例。

因此,写成「无恶」时,可以读成「SAGANASHI」。

总而言之,「恶无」和「嵯峨无」读音相同。

一方面有嵯峨天皇与恶相同之意,另一方面也有嵯峨天皇不在就好了的意思。无怪乎天皇要动怒。

「不是说好不生气吗?」

篁平静地说。帝只能闭上嘴,气得脸红脖子粗。

「罢了!」嵯峨天皇说道。「那么,这个如何呢?你读得出来吗?」

嵯峨天皇命人拿笔来,在纸上写下一行文字:

「一伏三仰不来待书暗降雨恋简寝」

篁流畅地读道:

「月夜等不到来人,乌云密布天降雨,纵然心灰意冷,可否入眠呢?」

嵯峨天皇哑口无言。

因为他读得一点也没错。

「『一伏三仰,即为月夜』,有书记载――」

所谓「一伏三仰」,能否解读为「月夜」,是有问题的。不过,依据《十训抄》的内容,说是「わらはべのうつむきさぃ」上有记载。

我们并不清楚那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帝既然能由此出题,很显然篁也未必没读过吧!连如此罕见的书都读过,篁的学识教养真是深不可测啊!

「那么,这个又如何呢?」

嵯峨天皇再度提起笔,写下这样的一排字:

「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

原来连续写了十二个「子」字。

「猫之子、子猫、狮子之子、子狮子。」(译注:日文读音为NEKONOKO KONEKO SHISHINOKO KOSHISHI)

篁依然流畅地读出来。

因为「子」字在日文中的读音有「NE」、「KO」、「SHI」、「NO」四音。

至此,嵯峨天皇也不得不折服。

「篁啊!朕真是不如你!」

被如此赞美,篁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

只是默默地垂着头而已。

小野篁――

纵使爱惜其才,大概也是一个令人退避三舍的人物吧!

然而,才华却不断地从他身上洋溢出来。

嵯峨天皇并非喜爱这个人,而是爱惜他的才华。

承和三年――

担任遣唐副使的篁,七月二日从筑前(译注:约位于现今日本福冈县的西北部)出发渡唐。

却遇上暴风雨而发生船难,渡唐不果。

翌年,也就是承和四年,篁再度搭乘遣唐使船,却又遭遇暴风雨,依然无功而返。

又过一年,篁于承和五年第三度搭乘遣唐使船出使。

总共四艘船。

大使藤原常嗣。

副使小野篁。

然而,当大使乘上第一艘船时,却发现船板有个破洞会漏水。

大使于是改搭原本应是副使乘坐的第二艘船,命篁坐第一艘船。

篁对此深表不服,因而不肯上船。

以己福利代他害损,

论之人情,

是为逆施。

既无面目,

何以率下?

篁如此说道,结果仍是未能渡唐。

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篇〈西道谣〉的文章,讽刺遣唐任务,并故意送交朝廷。

这篇文章并未留存下来,其内容如何只能作推想,恐怕是相当辛辣吧!

《续日本后纪》记载,指这篇文章为:

「其词牵兴多犯忌讳。」

嵯峨太上皇大为震怒,将小野篁流放隐岐国(译注:今岛根县外海的隐岐岛)。

承和六年,篁被剥夺正五位下的官位,贬为庶民。

从摄津(译注:今大阪一带)的难波搭船前往隐岐国时,可以从篁的临行歌中读其心情。这首歌收录于《古今和歌集》:

谨告都城之人,海人之舟,驰向海原八十岛!

承和七年,篁获得赦免,重返都城,恢复正五位下的官位。

官位遭夺,在当时的宫廷里如同被宣叛死刑。篁却认为当庶民只是一时,反而趁此机会随心所欲地到处游玩。

这件奇怪的复位案背后,也许有什么看不见的力量使然吧!

关于篁入唐之事,出发三次,三次都因故而未能顺利成行,难不成也是背后有什么力量所造成的吗?



底部预留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