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儒在丛林中昏头昏脑跑了半个月,渴饮山泉,饿食野菜。
直到确认妙人儿没有追来才放慢脚步,尽情欣赏杂花生树、淡妆浓抹的三春美景。
一天中午,他躺在河边的大石上,正思考如何走出夷寨的时候,溪水中忽然漂来一具尸体。
死者面目清秀,十分俊雅,这位年青人着武士衣装,背上中了无数刀,右手紧紧握着一块硕大的金牌。
林公子把死者拖上岸,取下其腰间的宝剑在沙地上掘一个坑,草草掩埋了这位不知姓名的白面儒生。
出于好奇,他使劲掰开死者的手,取出了那块亮闪闪的金牌。
金牌正面铸着一条飞龙,背面全是夷文,圈圈点点一个字也不认识。
把玩一阵,他觉得这块牌是不祥之物,于是随手将其扔进风中扬长而去。
翻过两座山后,密林中远远传来激烈的刀剑声,以及愤怒的争吵声:
“狗杂种,竟敢偷抢飞龙神令,赶快交出来,不然休怪本姑娘手毒”
。
“甘嫫阿兰,你不要欺人太甚,马湖六丐一忍再忍并不是怕你,飞龙令刚传到我们手中,就被妙手书生偷走,信不信由你。
林秀儒一听妙人儿的声音,吓得魂飞魄散,回头就跑。
从妙人儿与马湖六丐的吵闹中,他已知道先前丢掉的牌子,就是夷人视为神物的飞龙令。
于是急忙原路跑回在草丛中寻找,很费了一番功夫才找着。
中午过后,太阳暖暖照着层峦叠嶂,遍野飞花让林秀儒辨不清方向,他把亮闪闪的金牌藏进怀中,刚涉过九曲回环的小溪,就听竹林里一阵喧哗,接着七八个姑娘唱着山歌直朝河边跑来:
“四月荷包四面黄,江边沐浴情义长,家中还有半缸水,假意挑水会小郎”
。
姑娘们迎着艳阳,看着林公子嘻嘻甜笑,她们丢掉水桶,微笑着把纱巾蒙住头脸,旁若无人在水中自由嬉戏。
林秀儒博览群书,见此情形,隐约记得哪本书上,曾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
“其处无刑法,但犯罪即斩,有女长成,都于溪中沐浴。
男女自相混淆,任其自配,父母不禁,名为学艺”
。
他深知此地风俗怪异,加之吃过倪彩霞的大亏,因而不敢停留,眯着眼使劲朝下游奔跑。
飞珠溅玉的清流中,到处都是蒙头洗浴的夷家女子,这些姑娘肌肤细腻、身材窕窕,神态自然毫不掩饰。
这种放纵的行为,和汉家女子背烛解衣,羞答答的风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公子自幼受孔孟思想的熏陶,脑海中尽是“胸中正则眸子寮焉,恭者不侮人,男女授受不亲”
的古训,哪里见过这等场面。
为了不惹麻烦,他一直低头朝前走,任河边的女子百般盛情呼喊,也不理睬。
走过九湾十八桥后,河水的流速陡然变缓,林公子的心潮也慢慢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