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看延禧攻略学乾隆写诗第一更(2 / 2)

🎁美女直播

这下楼下的学子们可就哭了——

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呀!

你说黄瓜有啥可写的?

托物言志?借瓜抒情?

陈成也感叹失算:

他将脑海中的“中小学必背古诗69首”从头到尾想了一下,也没几首诗里带“瓜”的,更不要说“黄瓜”了。

自己写一首?

别开玩笑了,不怕笑话,别人口中的“小神童”,其实完全不懂诗词格律,什么“平仄”“黏对”“拗律”“十三辙”,去你的吧,老子一概不知!

起点上穿越回古代当才子的,几乎没人学这些繁杂的规则,那些男主角不照样混得很好嘛?

本着对“愚蠢的古代人”的轻视,别人主动来教他这些,他也懒得学。

只记得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了。

现在好了!想憋出二十个字的诗,愣是憋不出来!

自己构建了那么久的“小神童”形象,可别当场崩坍了啊!

看看周围奋笔疾书的众人,不禁冷汗涔涔!

陈成转动着手中的笔,像做数学题束手无策时那样:“这么写,可能会糟糕,但不碰碰运气,肯定就out了!”

“我只盼望,这位仁兄的诗,真的有他自己吹嘘的一半那么好……”

陈成能想到这首诗,还要感谢他爱看“清宫剧”的老娘——

不是现在即将生“陈十六郎”这个唐朝老娘,而是真正的老娘。(当然咯,此老娘也是真娘。)

老娘爱看言情剧,尤其是清宫言情剧,所以他在家隔三差五也会看到一些片段。

某部叫《钟粹攻略》的辫子戏里,皇帝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写诗,一天要写好几十首,还喜欢在古人的字画上盖章,所以故宫中的字画几乎都有这家伙的小红章。

没错,这位就是“诗坛鬼才”、“祖传牛皮癣野猪皮”,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超过《全唐诗》总量,却没有一首诗需要小朋友们背,一心致力于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十全老人乾隆大帝!

《钟粹攻略》他只随便瞟了几集,有一集乾隆大帝又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黄瓜诗”:

“菜盘佳品最燕京,

二月尝新岂定评。

压架缀篱偏有致,

田家风景绘真情!”

“自媒体老是说乾隆的诗烂,我看也没那么烂吧?”陈成想,反复读了几遍,越读还越觉得:

喵的,挺顺口!

“不管了,万一这首诗就是乾隆四万首诗里第二好的那首呢?要不然怎么会被电视剧选中?”陈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爱新觉罗弘历的这首诗篡改成自己的再说!

虽然陈成文笔不算太好,简单改改还是没问题的。

乾隆写的是“燕京”,那就是北京了,现在我们在洛阳!

改!

改成“东京”!

“二月尝新”?

现在八月了!

改成八月!

两个字一改,一首新诗就诞生了!

“千秋节咏黄瓜!”先把题目写上,表明小陈我没离题,高考作文,写上题目还有2分呢!

“菜盘佳品最东京,

八月尝新岂定评?

压架缀篱偏有致,

田家风景绘真情”

用自己别具一格的“陈体书法”一写,越看越觉得顺眼,越看越觉得自己写得好!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的文化水平,肯定比乾隆高吧?万一乾隆烂就烂在那两个字上呢,而我把那俩字都改了!一下就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了!”陈成美滋滋地想,将“最东京”反复吟诵,十分喜欢。

就是东京未免也太热了!

陈十一郎大功告成,那边柳绘小娘子还没有动笔呢!

小丫头可苦恼了!

前面那首是阿母教的,这个阿母没教啊!

心想自己要是陈十一郎就好了,这种简单的诗肯定难不倒他。

“不写肯定就被淘汰了!”小姑娘贝齿咬着毛笔:“就这么写吧!不管了!”

……

时间一到,又到了收卷时刻。

虽然上一轮陈成只是“中上”的评价,可他的“陈氏书法”还是引起了考官的注意,粗粗一扫就想到了这是何人手笔,眉头深锁,满脸古怪,又是难得“连看四眼”的一首诗。

“啪”!

片刻之后,一面牌子扔在陈成面前,上面赫然是一个“下”字!

下流!

这是一首下流的诗!

陈成不啻于晴天霹雳,他原本想着今天直抵御前,上达天听——可考官这一个“下流”的评判,就可以让自己滚蛋回家了!

乾隆啊乾隆!

弘历呀弘历!

你这老小子还真的是跟传闻中一样——

不!靠!谱!啊!

陈成干什么事情都没啥耐心,如果那天的电视剧他多看一会儿,就会发现,乾隆写完这篇“大作”之后,连女主角卫璎珞看了都连连吐槽:皇上的诗可真够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