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好!!!”
在一众朝臣迷惘之时,刘宏大笑:“颍川之战没想到竟然如此精彩。”
“大将军,你上奏的文书怎么只是粗略的讲述?连萧然如何射杀波才的都不说?”
“这是何意?”
何进只觉得后背生出冷汗:“陛下龙体欠安,为了让您有充足时间休息,所以才没有详细说明,此乃微臣之错,请陛下责罚。”
刘宏摆了摆手:“打胜仗,朕也没打算怪责。”
“朱儁,皇甫嵩等诸将的联名上书中共同推举萧然为北地统帅,接替卢植进攻广宗,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蔡邕率先道:“萧将军平定荆襄反贼,又在颍川立下大功,消灭了几十万大军,可见他是黄巾逆贼的克星。”
“北地统帅交给萧将军,冀州可安,河北可定。”
何进脸色一变,笑道:“萧将军固然战功赫赫,立下汗马功劳,可最多是猛将,而不是一个良帅。”
“颍川大胜全都靠朱儁,皇甫嵩将军运筹帷幄,这才轻松破城。”
“其次萧将军年纪轻轻,未经历太多的磨练,此刻委以重任,若是出现意外,冀州,幽州,并州将脱离朝廷的控制,凭黄河天险,张角甚至能与朝廷抗衡,这代价太大了。”
“综合起来,还是董卓更加合适。”
本来事不关己的袁逢笑吟吟道:“萧将军固然战功赫赫,可他出自南面,父亲还是荆州刺史,如今又受到朱儁,皇甫嵩两位将军推崇,可算是人中豪杰。”
“除此之外,属下还听闻萧然麾下精兵战斗力超过朝廷派出去的御林军,并且麾下还有几个天将的高手。”
“如此力量,再让他掌握北路大军,那可就.........”
话未说完,蔡邕眉头凝成一条川,他想了很多袁槐,袁逢反对萧然的原因,可没想到他们会从这方面。
功高盖主自古会引起皇帝的忌惮,仅此一项能掩盖诸多的功劳。
脑海飞速转动,蔡邕笑道:“袁大人太过危言耸听。”
“难道平定反贼,还天下朗朗乾坤也是一种错误?”
“刚才陛下说过,莫要在背后中伤他人,如今烽烟四起,最重要的是扫平逆贼,还天下朗朗乾坤,若前怕狼后怕虎,谁还敢为朝廷效力,什么时候能平定混乱?”
袁槐笑道:“王莽谦恭未篡时,当初谁能想到举国推崇的人就是乱臣贼子?”
“多提防一些总没错。”
刘宏脸上的纠结,犹豫越发浓郁,他从心底里觉得萧然很合适,扶持萧然也能压制世家与外戚,甚至宦官的某些力量。
可‘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句话的威胁力度太大了。
谁知道萧然是狼是虎?还是忠臣?
若看错人,将来可就............
本来准备全力支持萧然的刘宏犹豫了,眼神闪烁不定。
何进,袁槐,袁逢等人均都露出一抹别样的笑意,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料中。
蔡邕心中着急,猛然间想起萧然随信而来的一封无名书信,其再度从怀中掏出:“皇甫嵩,朱儁将军还有一封书信,让我转交给陛下,请陛下御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