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也看出刘宏眼中那一丝的意动,其脑海飞速的转动,想要开口劝阻,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短暂沉默后,其眼前一亮:“陛下,军情如火,情况不容乐观,留给咱们的时间可不多了。”
蔡邕故意将‘时间’两个字眼咬的重了几分,目的自然是提醒刘宏的寿命不多。
如果想让下一代的君王摆脱要当傀儡的命运,就得大刀阔斧的改变,否则他一出现意外,谁能掌控大局?
本来异动的刘宏浑身一个机灵,他听懂蔡邕的提醒,更明白当下最重要的事情,眸中闪过一抹坚定,其朗声道:“西凉羌族虽被我们屡屡击败,可仍有反抗的余力,董卓镇守西凉能震慑这些蛮夷,让他们不敢趁着黄巾之乱造反。”
“至于说萧然,虽然年幼,可得到一众忠臣的举荐,因此忠诚度应该不成问题。”
“令其接管北路大军,克日赴任,告诉他不得继续迁延,耽误时间,要尽早的破城,擒拿逆贼张角。”
说完,刘宏直接起身,在一干内侍的搀扶下,离开麟德殿。
皇室离开,一众朝臣自然退去。
蔡邕正要离开,后面的袁逢,袁槐叫住他。
“伯喈兄,留步,留步。”
蔡邕回过头来,看着两人,不由露出一抹凝重:“不知两位大人叫住卑职有何吩咐?”
袁逢笑道:“看来伯喈兄对我们还是不满,其实咱们都是在为大汉效力,为了天下的太平,百姓安康,何必非要走到对立面?”
蔡邕摇头:“天下乃是万民的天下,并非一部分人争权夺利的战场。”
“袁家四世三公,早就成为天下第一世家,难道觉得权利还不够,还要继续巩固?”
“若这样下去,怕是整个朝堂都成为一言堂了,这天下到底算谁的?”
“话不投机半句多,告辞!!”
望着蔡邕远去的背影,袁槐,袁逢老眼露出阴沉之色:“给脸不要脸。”
“真以为萧家父子就能改变朝堂格局?改变天下格局?”
“兄长,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要不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袁槐冷厉说道。
袁逢捋着胡须:“时机还不到啊!”
“皇帝对咱们的怀疑越来越重,越来越不满。”
“或许大限将至的时候人更明白,可不管什么原因,咱们掌握的权利不能被削弱。”
“黄巾之乱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超过了最初的估计,不过好在除了萧家父子外,变故不算太大。”
“眼下该将全部力量放在下一任的皇帝身上。”
“那时候才是咱们大展宏图的时候,因此现在咱们需要的是稳定。”
袁槐犹豫了下:“陛下明里暗里的意思可都偏向于二皇子刘协,似乎不愿意让大皇子刘辩继位。”
“咱们继续反对,就怕.........”
袁逢摇头:“不是咱们反对,而是祖宗之法反对,而是大将军何进不满。”
“与我们何干?”
袁槐一愣,哈哈大笑:“妙,妙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