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刘宏如打了鸡血一般,目光饱含鼓励的看着蔡邕。
可不等他一锤定音,袁槐开口反驳:“国之大事,关乎江山稳定,天下安危,更应该早日定大位,安天下民心,怎到了你的口中,反而要从长计议?”
“蔡大人,若风云突变,军民人心惶惶,奸贼作乱,你能付得起责任吗?”
蔡邕毫不退缩,冷声道:“袁大人说的风云突变什么意思?难道是在诅咒陛下的龙体吗?”
“陛下的龙体是否安康,最了解的该是陛下,该是太医,而不是咱们这些外臣。”
“何况天下混乱,逆贼尚未扫平,朝中的忠臣良将还在外征战。”
“这个时候决定太子大位,容易偏听偏信,容易言路闭塞。”
“广宗传来捷报,幽州各地的黄巾贼同样在进一步的剿灭。”
“眼看黄巾之乱将要平定,这个时候定大位,绝对不妥。”
“莫要忘记军中力量关乎着朝廷的稳定,关乎着天下的稳定,不听从他们的意见,会不会太令人心寒?”
“想来想去,不急在一时。”
这番话有理有据,从各方面驳斥何进,袁槐等人的观点。
若不是时候不对,坐在皇位上的刘宏都想要抚掌大赞。
他庆幸当初力排众议重用蔡邕,否则哪里有人今日为自己解围?
眼看朝堂上无任何人反驳蔡邕,刘宏脸上露出一抹别样的笑容:“诸位忠心耿耿,不管是对朕,还是对朝廷皆是一片丹心,这点朕非常清楚。”
“可正如蔡爱卿所言,如今多事之秋,天下未彻底安定,立储大事若连在外奋战,为大汉流血的将军都不征求一点意见,这岂不让人心寒?”
“何况现在距离最后的胜利只有一步之遥,立储大事不急在这一两天。”
“如果没什么事情,今日暂且到此!”
“退朝..........”
等刘宏走远,何进,袁槐,袁逢三人缓步来到蔡邕跟前:“蔡大人,咱们之前虽有误会,可并非不可解的矛盾,你真的要一条路走到黑?”
“立长立嫡,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你乃天下大儒,熟读经书,难道真的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要你愿意,咱们愿意张开怀抱,咱们一同为大汉效力,让帝国更加昌隆。”
蔡邕目视着面前三人,脸色平静:“你们真是为了大汉?真是为了陛下?”
“我怎么觉得你们是为了一己之私?”
“大皇子,二皇子,谁更适合,连陛下都能看出来,你们就一点看不出来?”
“若真看不出来,我看你们也不该坐在如今的位置上。”
“告辞了!!”
刚扭过头,蔡邕再度回过身来:“襄江之上,我们父女的命差点丢掉,我蔡家差点被灭门,你们一句话想要揭过去?”
“莫要再动歪脑筋,真不是只有你们有这手段。”
“对了,还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情,吾女儿琰儿准备与萧家联姻,听说子然这孩子麾下可是有不少的天将勇士,若是过来一两个,不知道你们能否挡得住?”
“毕竟我能遭到刺杀,你们显然也能遇到。”
“对不对?”
看着何进,袁逢,袁槐三人脸如猪肝色一般难看,蔡邕哈哈大笑,捋着胡须,转身离开。
等其走远,何进紧握的拳头挥动:“这个老东西,真以为咱们不敢动他?”
“逼急了几条命也不够老子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