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过了晌午,叶溪用篮子装着猪肉和酒碗,还有买来的纸钱,便跟着林将山出门了。
四月是绿油油的,不冷不热,风一吹野草晃动,春和日丽,心情也畅快,怪不得人镇上的那些公子小姐儿的要出门子来踏青呢。
村里的孩童在放纸鸢,是老鹰图案的,连着线飞的搞高高的,一群孩童在下面追逐。
两个人去了叶家,同刘秀凤叶阿爹还有大哥叶山一块儿去祭祖,南川洲是没有嫁出去的小哥儿便不能再回祖坟祭祖的规矩的,嫁出去的小哥儿依然是家里人,也要回来祭拜先祖的。
嫂嫂李然身子笨重不能一同去,因此特地早起做了几个糯米发糕,让叶山带着去祖坟供奉,算是她这个儿媳嫁进门后对先祖的心意。
刘秀凤乐的合不拢嘴,直言自家这个儿媳做事周到,有心了。
村路上遇见了许多村里人,都是携家带口的提着贡品和纸钱去祭拜的,众人纷纷打过了招呼。
这是林将山第一次去见自己夫郎的先祖,于是还特地跪下来磕了三个响头。
叶阿爹笑道:“哥婿心诚,先祖定是会保佑你们的嘞。”
祭拜过了先祖,贡品便留在了坟头,叶溪和林将山没有留在叶家吃饭,赶着回去祭拜公爹公婆呢。
回家后,叶溪割了一块儿正正方方的五花肉放在碗里做刀头,又倒了两碗酒,另放了一盘子青团儿,供在堂屋的桌子上,两个人在院儿里烧了纸钱点了香烛。
看着灰絮被风刮走,叶溪道:“定是公公婆婆来看我们了,你瞧,咱们烧给他们的纸钱,他们都带走了呢。”
林将山嗯了一声,声音低哑,在雨纷纷的清明时节,心里自是思念自己的阿爹阿娘的。
他抬眼看着叶溪,不禁庆幸道,若不是来了这边儿,怕还遇不见自己的夫郎,可能现在都还是孤零零一个人。
现在他有家了。
烧完了纸钱,叶溪便回灶房里做了一锅面疙瘩汤来,勾了芡粉,里面打了鸡蛋,又放了青菜,吃着暖和。
外面的清明雨又下了起来,斜斜飘着,山里又起了雾气和水汽。
叶溪喝着疙瘩汤,规计着后面的事儿,道:“端午不远了,得预备着腌些咸鸭蛋吃,家里的鸭才长了两个多月,下蛋是不成的,得去村里买一些回来,除开端午要吃的,后面也好拿来下粥,或者夹在馒头里。”
林将山嗯了一声,“端午后便要收麦了,今年冬麦长势不错,瞅着能多出几挑子口粮来,我寻思着咱家地要少些,先紧着收了,能抽出手来去帮丈人家收麦,大哥现下有了鱼塘,整日抽不出手来,怕是到了夏收的时候有些转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