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纪录
射箭项目的个人排名赛耗时较长,选手人数众多,观赏性也没那么强,照例是没有实时转播的,即使是国际性的比赛,观众能得以窥见比赛激烈程度的,也只有官网上面在实时更新的小小数字。
它们以六支箭为一组记分,随着每一次的分数变动,排名也随之上下浮动。
在前几组箭之中,众人的水平差别尚且显不出来太大,就连那几个备受关注的选手之间也是如此,甚至有环数都一样的也不稀奇。
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分差渐渐拉大了。
个人排名赛虽然没有淘汰赛看起来那么刺激,但是确实最能体现一个选手整体水平的。
较高的箭支数目分摊了一些意外因素带来的失误,叫选手的水平能以最完善的程度体现。
十几年来,世青赛和奥运关于射箭的规则都有所变动,如今世青赛的个人排名赛是以70米赛道,36支箭射两轮,总环数为720环。
正在进行的,就是第一轮了。
它占有排名赛中一半的成绩,同时开场的状态多少也会影响到后续发挥,是整个比赛中都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谁如果能在这里开一个好头,既能叫自己拿下第一的排名,在未来的淘汰赛中能遇到不那么强劲的对手,也是给状态加分。
也无怪盛恕在接受询问时,那样坚定地说自己要在此时就拿下第一了。
而他的表现也确实不错。
[环数又更新了!盛恕这次真的好强啊!]
[这是冲着破纪录去的吧……]
[谁能想到他一年多前七十米的成绩是什么样呢]
[一年前也不差了好吧,但现在实在是……]
当比分拉开,梯队清晰以后,选手的实力就能很好判断了,尤其是越到了前面,大部分情况下,每一名之间的分差都很显著。
比如说盛恕和尹在勋之间。
随着比赛进行,国外的社交软件上也炸成一片。
[尹这是怎么了?这次发挥失误了吗!竟然被盛恕领先!]
[好气啊!他一定是使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不然怎么可能超过小尹!]
[我没有恶意啊,但说实话,尹的实力不就是这样吗?截至目前为止,他的表现已经比上次在亚运会的时候要好不少了。在每次比赛中都超过之前的自己,本身也是个了不起的壮举呢。]
[你们对盛恕,但凡有对尹在勋十分之一的友善和宽容就可以显得不这么双标了。承认对方就是很强难道有这么难?]
[他可是领先了尹三环!而尹后面的华国选手追他可追得紧多了,他们只差一个十环数量了。]
原先E国媒体将人夸得有多狠,如今便越讽刺。
什么在几轮之内打败盛恕,淘汰赛和决赛还没有相继开始,尹在勋看起来可就要输了!
华国观众前几天因为各种奇怪的声音早都憋了口气,如今在这件事上别提有多舒坦。
环数高,心态稳,羡慕了吧?
这可是我们的运动员!
[现在怎么能定分晓?]
很快便有人开始质疑。
[盛恕现在可不是第一,他可还没有找过卡洛斯呢。]
这话说得不假,但其他观众们其实并没怎么受挫。
虽然他们很想叫盛恕在个人排名赛就夺得第一,但兰斯毕竟刚刚破了世界纪录,两相比较,倒不如说以盛恕的心态和发挥,在决赛要是碰到兰斯,赢面还能大一些。
除此之外,光是在环数上压尹在勋一头,叫他们能扬眉吐气就已经很不错了。
“盛恕这场比赛你怎么看?”卫建安刷新了一下网页,眼见着盛恕和兰斯的分差又小了一环,问季明煦。
“兰斯很强,”季明煦说,对于盛恕对手的评价到此为止。
然后在卫建安期待的目光里,他斩钉截铁地说:“盛恕会赢的。”
对他而言,世青赛的意义重大。
重回国际赛场的第一站,谁能放下这样的机会?
更何况盛恕经历了那么多,他怎么可能叫自己的射箭生涯再留下一点遗憾?
今年是兰斯最后一年世青赛,也是盛恕的最后一届。
他对此势在必得。
“你啊……”卫建安摇了摇头,我现在也没搞明白你到底为什么能这么看好盛恕。你自己比赛的时候也没这么——这么自信过吧!”
季明煦闻言竟然笑了,他说:“毕竟是他呀。”
他的话就好像是一个预言。
因为盛恕和兰斯的分差开始逐渐缩小了。
从落后到持平,甚至到了第一轮的最后一组箭时,观众们惊讶地发现——排名变了。
先是施杨超过尹在勋成为第三,然后就是前两名之间的变化。
盛恕他竟然真的超过了卡洛斯·兰斯,在第一轮最终排名第一!
兰斯的发挥正常,虽然不是历史最佳成绩,但也环数很高。
可是盛恕确确实实如他所言,做到了环数更高。甚至有347环。
如果不是兰斯刚刷新了一环,他就能真正达到世界纪录所拥有的成绩了!
原本众人还没有太在意纪录的事情,但这一刻,却都不约而同地觉得惋惜。
所有比赛之中,永远是将成未成,这差的最后一点叫人难受。
但其实已经挺好了,他们互相安慰了一下。
盛恕这个成绩,确实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就算没破纪录,能在个人排名赛上暂时领先卡洛斯·兰斯,就已经叫人足够惊喜。并且成功让他们在面对某些不友善观众时底气更足。
比赛开始前,对于他的“必胜宣言”还有人持着不满的态度,甚至有S国观众冷嘲热讽,认为他一定会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可现在,没人会对他的言论本身发表评价了。
因为盛恕就是这样言出必践。
这大概是他所能达成的最好的一种结果了。
但盛恕用自己第二轮的表现告诉所有人。
这,还远远不够。
第62章疯狂
世青赛70米的场地上,几十把反曲弓同时竖起,随着箭离开弓弦,又错落的向下坠。
一支箭离弦的声音或许不大,但如此多的数量聚在一起时,声音也足以叫人心潮澎湃。
不止场上如此,在靶位不远处等待比赛的其它运动员也是这样。
射箭比赛的个人选拔赛由选手以AB-CD的形式共享一个靶子,当有一组的两人在起射线前站好时,另一组的选手就该在线外候场。
个人排名赛耗时漫长,进行到第二轮,虽然对运动员的体能来说,这些都不成问题,但是每一箭的精神压力都不小,已经叫人开始心生疲惫。
E国的选手奥利维一下了起射线便要趁着这段时间养精蓄锐,抬头看向远方,叫自己舒缓一些。
但这里毕竟是靶场,在最前方的是靶子,然后是起射线前的,现在正在射箭的CD组运动员。
而他不可避免地在扫过前方时,将目光落在了那个刚结束一箭的华国选手身上。
在前方的运动员很多,但或许是因为站得近,或许又是因为别的什么缘故,奥利维觉得盛恕好像要更显眼一些。
这当然与样貌和身材无关,甚至也和技术没有太大差别——射箭这种对动作统一性要求极高的运动,即使大家的动作可能会有一些分别,但核心的几点依旧是不变的。
或许那更应该被称之为一种气质。
一种想要站在赛场上的迫切和对继续比赛的渴望。
奥利维并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
他是一名专业的运动员,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非常热爱,也很自豪。他在所有射箭相关的道路中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这本身就有他的骄傲所在。
但他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那个叫盛恕的选手对射箭的渴望比他要更强。
那感觉和他们都不一样,就好像是因为曾经失去过什么后,要努力再加倍弥补回来一样,有一种比他们都要显著的疯狂。
而这种疯狂同时也体现在成绩上。
随着信号的出现,一个靶位前的四名运动员一起上前进行记分和拔箭。
都在世界级的比赛了,正常情况之下,他们的箭大都属于九环、十环的范畴。
个人选拔赛时的环数按照箭的分数高低来记录,奥利维第一眼就看见了那支压着内十环线,拥有红色尾羽的箭。
黑发华国少年指着箭尾,以说明那是他的,方便记分。
奥利维和同组的另一名选手眼神交汇,双方同时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一点无奈。
又是盛恕,这毫无疑问。
在他们这两轮漫长的比赛中,盛恕的箭几乎一直是第一个被记分的,环数也都很高。
他们觉得如果这些成绩加在一起,绝对会是一个很可怕的分数。
尽管比赛开始前,针对盛恕的实力,网上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他们也略有耳闻。
但是只要和他比上一场,他们就能很清楚的知道,这个人的实力完全没有一丝水分。甚至因为太强,很容易叫他们失去和盛恕一争高下的想法。
那绝对是奔着前三而去的。
“说不定有可能破纪录呢。”
拔箭回程的路上,AB组的另外一位选手喃喃自语。
奥利弗听着,心里突然对自己和对方都升起了一丝同情——和太过于强大的敌人站在一起,压力已经叫人本就紧绷的神经更加紧张了!
他们在同一个赛场上,当最终成绩公布了之后,自然知道彼此的分数。也就更知道盛恕暂时排名是第一,甚至达到了不久前世界纪录的标准。
只是太过可惜,没有超过兰斯刚刚刷新的那个。
刚才他的水平就已经过于令人惊叹了,虽然现在这轮也不错,但想要超过刚才的,实在还是有点难吧……
抱有和他一样想法的人不少,都开始在为盛恕错失一个世界纪录而感慨了。
毕竟比赛的第二轮对选手来说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更疲劳了,再想要超越前一轮的成绩,好像难度要更大一些。
[没事!这不是已经说明了盛恕的潜力了吗?等来年吧,一定可以的!]
[但盛恕马上可就不是青年组了,升组之后,各项记录都往上提了好几环,那时候可就不一定了。]
[潜力放在这,他总有一天可以的,我觉得只是时间问题]
[但今年……还是觉得遗憾啊]
他们一边说,一边继续刷新着射箭比赛的页面,相关的论坛和聊天室里在线的人数多出了一倍,所有人关心的重点都变了,已经从“谁会是第一”、“我们这次的排名怎么样”变成了“盛恕到底还有没有最后的机会”。
随着时间过去,箭支数量渐渐增加,箭的环数也开始迭加。
分数从两位数变成三位数,从一百上升到二百、三百,而剩下的箭支数量也在越来越少。
盛恕离那个目标越来越近,但是手里留下的箭却越来越少。
已经有好几个计数君开始计算,随着每一次更新,汇报盛恕想要突破347需要的剩下每一箭的环数。
他们的讨论铺天盖地,但世青赛官网界面却一片寂静,有的只是隔一段时间一更新的数据。
数据冰冷,但后面的人却全是活的,每一个数字代表着一直以超高时速飞行的羽箭究竟上了哪里的靶子,代表着他们的期望最终会落向何处。
等比赛只剩下最后一组箭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由自主攥紧了拳。
盛恕这一轮的表现比他们想象中要好,和上一轮至此时的分数所差无几,甚至还高出去一环并且保持了整组排名的第一。
但这也意味着,他如果想要靠着最后这六支箭打破世界纪录,要达到和上一次相差无几的水平。
可这毕竟是整个比赛的最后一组了,越到后面压力越大,这几乎是个人尽皆知的事情。
更何况上一次盛恕最后一组有57环的成绩,分数本来就已经很高了。
想在最后关头保持,即使对他来说,也完全不是简单的事情。
最终结果到底会怎么样,盛恕能超越几周前由A国人创造的世界纪录,为他们带来一项新的荣誉吗?
[完了,我已经开始紧张了,这成绩怎么还不公布]
[我抖得相当年发成绩一样紧张]
[也不知道场上时什么情况了,好想预测一个,又怕自己会毒奶]
[+1,这时候真的是不敢说话了!]
所有喜欢盛恕的、讨厌盛恕的、期待他成功的,想看他遭遇滑铁卢的,都在这一刻紧紧盯着屏幕,直到那一刻,国内和国外几乎同时有人在社交网站上发表。
“结果公布了!”
他们冲到世青赛的官网上,熟练地点开个人选拔赛成绩的界面,在第一排看到了属于华国的耀眼的国旗,和SHENGShu的名字。
最后一组每一箭的成绩都被列了出来,而在他的结果里,最为醒目的并不是9和10,而是列在最后,整整齐齐的三个代表着内十环的“X”。结合上盛恕另外两箭十环的成绩,这意味着他拿到了59环!
但59环在这种情况之下,已经不再仅仅意味着一个很好的成绩而已。
它的意思是,盛恕真的在第二轮超越了自己前面的表现,拿到了59这样的分数。
同时,他这一轮的总环数也超过了卡洛斯·兰斯打出来的347环,甚至超过了他整整两环!
谁都知道两环在世界纪录里意味着什么!
所有等待着结果的人几乎隔着网线相拥。
成功了,盛恕真的成功了!
他们这下就可以叫那些颐指气使的A国人闭嘴,让他们知道真正的实力面前容不得挑衅,也叫他们更清楚,盛恕就是他们的骄傲。
但很快便有其它消息陆陆续续地出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这个分数很高了,盛恕上一轮的分也很好,加在一起,70米72支箭的纪录是不是……也有破的可能啊?”
这个消息刚一出现,还叫人觉得震惊。可是当他们细细一算时,却突然一个激灵。
好像还真的是这样!
青年组如今72支箭的纪录是694环,而盛恕这两轮的总成绩直奔395而去。
这个的意思难道是……
在方才盛恕打破36支箭的世界纪录时,众人还都很为他开心。
但现在,他们却已经说不出话来。
该怎么说,这成绩当然很好,好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是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他竟然在同一场比赛中连破两场纪录?!
并且这还只是他第一次登上世青赛的舞台!
盛恕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
怎么做到的暂且不论,这个喜讯很快就有人通报了。
除了比较引人注意的盛恕夺得第一,连破两项世界纪录以外,还有另一个叫人心神舒爽的新闻。
——在关键时刻,施杨终于追上尹在勋,靠着一环的优势成为整场比赛的第三名,而那个号称是能打败季明煦,被预测将在几箭之内终结盛恕的S国小将则只有第四的席位,实在是大快人心。
“小尹,你把这事儿往好处想,”有人在比赛后在社交网站上私信尹在勋安慰道,“第四虽然不是最光彩的,但这成绩对你而言也已经不差了。”
“更何况到底是好是坏还说不准呢,排名第四的话,你只有在决赛才有可能遇见卡洛斯·兰斯这样的劲敌。虽然盛在排名赛取得了第一,但我们还是相信你,如果和他单独对战,一定能取得胜利的。毕竟你的心理素质可是叫我们一直以来都最仰慕的!”
尹在勋:……
去他的!
比起兰斯,他更不想提前遇见的,就是这个盛恕啊
第63章重现
比赛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在这里更是如此。
自从个人排名赛的结果出来后,淘汰赛的排位便早早确定,他们几乎都对自己的位置有了一个判断,对对手也是如此。
比赛日程照常进行,这回男子淘汰赛安排在上午,一场接着一场。
当每一次的对决落下帷幕,都会有人脸上难掩喜悦,也有人一脸悲戚的走下赛场。
E国的阳光并不算很明亮,但就是这点光,也足以将赛场上的人分入明暗两个世界。
只有赢了的人才能够继续走下去。
盛恕在场外热身,他排名第一,前面一轮的淘汰赛直接轮空了,排名靠前的选手大多拥有轮空的机会。但他们之间的氛围也并不轻松。
淘汰赛毕竟不比箭数众多的个人排名赛,哪怕一个失误都能叫优秀选手与出线的席位失之交臂。
而正有无数人盼着,等盛恕被哪个人打落的一刻。
以如此大的恶意揣测一位射箭选手,这还是头一回。
盛恕赢了兰斯,连破两项世界纪录,取得的成绩实在是太耀眼,并且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可谁会愿意华国除了季明煦之外还有一个新星升起?
山。与。
三。タ。
话说都说了,早就收不回来了。比起道歉,他们更愿意见到盛恕落败。
呼声最高的是尹在勋,以他的实力,确实可以与盛恕一战。同时,如果一切如常,他们将在半决赛相见。
虽然他们很想看盛恕被什么名不见经传的选手率先淘汰,但也都知道,那或许不太可能。
“怎么,紧张了?”施杨结束热身,戴好自己的护具,活动着手腕看向盛恕。
“没有,”盛恕深吸一口气,鼻腔里混杂着一种将要下雨的、湿润的气息,他抬眼看向远方,灰蒙蒙的云层已经压了下来,可他身后依旧是蓝天白云,红日当空。分隔开两者的,是一条并不明显的线,仿佛只要一步,就会进入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就是挺怀念的,”盛恕说。
自淘汰赛开始,场外有了观众,比赛也有了转播。
E国和华国之间时差比较友善,季明煦在晚饭时间打开手机看比赛的直播,注意到了那个特征非常明显的天空。
他没从镜头里找到还未上场的盛恕,却觉得这场景很眼熟。
当年盛恕第一次踏上世青赛的赛场,也是在类似的天气。
从电视画质很低的转播里,他们看不清他的样子,只觉得少年好从容,站在比他要年长、比他要高、比他要壮的一群人里都一点也不害怕,只是默默拉开弓。
盛恕头顶的那片天很灰暗,细细的雨丝从空中滑落,打湿他的衣服,也划过他的脸颊。电视里那些一律看不清楚,他们只能听到解说念出的每一箭的环数,辨认出每一支箭的落点。
直到比赛结束,少年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胜利,电视之外的观众们恍然发觉,雨已经停了。方才的碧空和骄阳如今正在盛恕头顶,就那么照耀着他。
他们说,他一定是个天才。小小年纪就处变不惊,日后必成大器。
只有季明煦在比赛结束后收到了盛恕当时寄来的信,是他写在排名赛前夜、淘汰赛前夜和决赛前夜的。
他字迹有点凌乱,纸上有不少拿笔涂改过的痕迹,某些地方墨水甚至晕染开来。
盛恕平常写信并不这样,这作风也和他在赛场上截然不同。
那是盛恕夹杂在激动里,罕见的一点慌张。
无论是谁,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或许都会如此,就连他也想了很多,秘密地写在纸上寄给一个人。然后他才收拾好情绪上场,在属于祖国的旗帜之下、披着运动员的尊严和荣耀,以一副淡定的模样登场。
可是如今,盛恕是真的表里如一了。
太多的比赛已经叫他学会应对那种激动,也早让他不再紧张,甚至当他想起第一次登上世青赛舞台时的那种青涩,恍若觉得隔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但确实也已是隔世了。
于他而言,这是一个来过的舞台,他不陌生,并早已做好了再次夺冠的准备。
于是这一次,太阳一直照耀在他头顶,直到他干脆利落地结束一场又一场淘汰赛。
或许是因为动作太干脆,以至于后来解说都显得词穷。
观众们也在这一刻更深刻地意识到,究竟什么才是能连破两个世界纪录的水平。
72支箭能射到695环,意味着箭的平均环数能达到九点六环以上。
或者说,在正常的情况下,盛恕的水平,都是十环。
只要他发挥正常,在这个赛场上,有可能击败他的人没有几个。
因此,盛恕闯出淘汰赛的速度虽然快,但结果完全在众人意料之中。
而他的对手们,也都顺利进入决赛。
尹在勋一路上也过得不算太艰难,除了在八分之一决赛时的对手有些难缠,两人比了几轮,最终他以7-3胜出以外,其它都还比较顺利。
S国的观众在场内场外都关注着他,在他进入决赛后第一时间庆贺了这个消息,同时也注意到了另外的一点。
以目前的这个比赛排位表来看,只要从四分之一决赛中胜出,半决赛,他就是要和盛恕比了。
外界呼声一阵高过一阵,仅仅一个晚上的发酵,就已经成了当地的一个新的话题。
他们坚定的认为,在S国这样曾垄断射箭项目的国家,他们最优秀的青年运动员打败刚刚破纪录的盛恕并非难事。
世界纪录拥有者又怎么样?
到了场上,还不是照样输?
他们群情高涨,在尹在勋赢下四分之一决赛后更是如此,甚至有观众在两侧的看台上高呼他的名字,声音大得叫其它人都觉得吵闹,纷纷投去不赞成的目光,直到工作人员前来提示,声音才低下去了一点。
盛忠坐在看台上,眉头一直皱着。
“这是什么环境,能安心射箭吗?盛恕等会儿不会被他们干扰到吧?”
他面容和盛恕很像,本来就长相凌厉,眉头一皱,便显得更凶。
秦羽迟和盛忠位置刚好离得很近,两个人刚好挨着。听见盛忠的发问就耐心解释着:“盛忠哥,您对盛恕放心吧。”
一年过去,他将头发染回了黑色,言谈举止间,更有种说不出的书卷气。和周围的吵嚷格格不入。
秦羽迟温声道:“盛恕是最顶尖的一批射箭运动员,知道怎么在这种情况下专注于比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不会被轻易干扰到的。”
盛忠眉头依然没有舒展开。
这是他第一次看弟弟参加这样国际性的比赛,明明重量不轻,环境却还没国内的比赛友善。
虽然他从各种渠道都听说了盛恕如今的厉害之处,也知道他刚刚破了世界纪录,但还是处于一种很梦幻的感觉里。
场上的盛恕和那个几周之前回了家,在厨房里因为炒一条松鼠鳜鱼而手忙脚乱、满头大汗的少年仿佛完全不是一个人。
其它所有人都期待着盛恕去赢下尹在勋,冲击世界冠军,可他却隐隐有些担心。
这样一个舆论环境下,如果盛恕输了,会怎么样呢?
赞誉、期许都是一时的,在破了纪录,拿到世界冠军之后,盛恕或许会获得长时间的褒奖,载誉而归。
没有冠军,这些赞美会消失得彻底,甚至可能变成谩骂。
但对他而言,无论盛恕有没有拿着奖牌回来,他都永远是他的弟弟。
他希望他赢,不止是因为他是华国的观众,也是因为他希望看到盛恕实现自己的幸福。
“盛忠哥,比赛就要开始了。”秦羽迟在旁边出声提醒道。
“不用想太多的,”他对盛忠说,浑身透着种儒雅的书生气,说出来的话却非常笃定。“这一场比赛,盛恕一定会赢下的。”
“因为,他已经赢过了。”
同样的对手、同样的环境。
那一次,盛恕在极度的冷静之下,赢得非常漂亮。
而这一次,他在上场之前与尹在勋没有说话。
盛恕讨厌射箭时的噪音,看见尹在勋时不那么快乐的回忆就浮现了一次,如今半决赛当前,他没想到不尊重比赛的人还有这么多,便更加不爽起来。
两个人只是对视了一眼便踏上了各自的场地。
看台上的一些观众仍然没有放弃喊叫,在他们看来那是一种纯粹的助威。
可在尹在勋听来,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上一次和盛恕比赛时的样子。
那绝对称不上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对他的呼声和朝向他对手的唏嘘不再是为他助力的武器,而是为他套上了枷锁。
尹在勋咬紧牙关。
不,上一次的事情不会发生的。
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他的技术有所进展,而盛恕——破了纪录又怎么样?
在半决赛时,一个人一轮只有三支箭,这为比赛提供了太多可能。
他当然能抓住这次机会,他当然能赢。
他当然能一雪前——
盛恕的第一箭就这样在他思考时离开弓弦。
紧接着机器报数,是一个毫不叫人意外的十环。
尹在勋马上将要上场,忙调整心理,放空大脑,并不打算再因为盛恕分心。
但他还是在走上起射线时瞥见那人的身影。
盛恕侧着身站,脸朝向他。
黑发的少年没张嘴,眼神却代替他说出了更多,叫尹在勋立刻回响起去年十一月分双方的那场比赛。
这不是正常的盛恕的样子。
他现在的锐气过于外露,浑身充满侵略性。
用华国网友的话说,盛恕这或许不算显凶的相貌。
只是当人长着这样一张脸并不加掩饰时,你就知道,他生来是为了在赛场上驰骋的,干翻一切对手的。
而现在,他杀气腾腾。
第64章桂冠
比赛开始了。
那些看过盛恕更多比赛的人敏锐的发现了他和以往的不同,而没有看过比赛的,则只直观地感受到成绩。
真正观看一场比赛,和在场外看着手机屏幕上数字的变化是完全不一样的。
紧张感扑面而来。
可偏偏,他们又不能从盛恕身上找到分毫。
他从容、优雅。
射箭的那一套动作其实与人真正站立时还是有差别的,即使动作要领是不变的,做出来,一般也很难非常美观。
可盛恕却是其中最舒展的那一种。
他射箭的动作漂亮,成绩也漂亮,似乎没费多大功夫,便能轻松地将一箭射到十环上,甚至叫人看着的时候,会因此而忘了他们现在距离靶子,有着足足七十米的距离。
“一年时间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秦羽迟看着场上的人,不由得出声感叹,“我还真是捡了便宜,能和他做对手。”
他在大学里依旧加入了学校的射箭队,在知道射箭难度的情况下,更清楚这一年盛恕的进步意味着什么。
这几乎是个奇迹。
大多数运动员从小训练都没有这样的成绩,更遑论盛恕半路出家——虽然他从一开始的表现就不像一个初学者——但这确实极其少见。
而且射箭的进步并不能只靠练习。
每天练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过量练习不仅不会叫人进步,反而还会给运动员带来不必要的伤病,在场上影响他们的发挥。
随着训练手段越发科学,靠过量练习带来短暂成绩已经不再是他们的目标,取而代之的,是需要的更多思考。
也因此,射箭比起来是谁箭的环数更高,倒不如说是对技能心智的全面考虑。
它通常需要很久才可以分出高下,但在这里,盛恕的胜出显而易见。
从他的第一箭开始。
在对手举重若轻的姿态衬托下,尹在勋脸色很差,心头积压已久的凝重渐渐浮现。
他知道盛恕当然不可能原地踏步,从盛恕破了那两项纪录后就对此更为清楚。
但知道对方很强和同他站在一个赛场上,这感觉有天差地别。
如果说上次比赛,还是在两个人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盛恕借着场外观众的干扰反将锁链套在了尹在勋脖子上,那么这一次,他已经不屑于那样委婉的招数了。
盛恕的箭风像人一样锐不可当,几乎不给尹在勋一点喘息的时间,像一把尖刀,毫无阻碍地逼在他的咽喉之上。
因为他的第一箭和他的每一箭都挑不出来一点错误。
身为对手,尹在勋在场下观看时,甚至觉得盛恕像是机器。
是机器吧,是机器人吧?
不然同年龄段的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可怕的精准?
尤其是这并不是他们两个第一次交手,他对盛恕上次的水平还记忆尤新。
可是……
“尹在勋!”教练从背后喝住他,“这是在比赛!专注你自己!”
他猛然回过神来。
可是场上比分已然拉开。
第一局已经一锤定音,盛恕赢得太利落,没有留下一点悬念可言。他为人也足够干净,即使是有人有心挑刺,也不能从他这里找到一点可乘之机。
早在第一轮结束时,场外那些叫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就消失了,他们识时务地闭了嘴,把场地让还给了运动员。
但是这些都对尹在勋起不了任何作用。
第二轮还差最后一支箭,但他已经无力回天。
因为盛恕的前两支箭都仍然是十环。
尹在勋咬着牙,他想,十环又能怎么样呢?
三箭都在十环,他又不是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成绩。就像是盛恕,在他后来对这个人的研究里发现的,即使到了绝境,甚至是斩钉截铁地要输的时候也在以最强的姿态面对。
运动就是这样的,即使面前摆着再多障碍,再多限制,只要比赛没有结束,他就还有赢的可能啊!
属于运动员的热血一时冲上了头,他持着弓走上赛场,在第二轮的最终时刻决定不计后果地放手一搏。
可是当他跨越起射线而站,绿灯亮起,咸湿阴冷的海风吹过来,周遭赛场彻底寂静,只有对着他的用以转播的各种相机镜头中隐隐有光时,尹在勋忽然冷静下来。
那一点热血被风吹散,变得冰凉得吓人。
这一轮确实已经没有机会了。
而他已经从看台两侧那些人的目光里感觉到了讥诮。
在比赛开始前,是谁把自己吹得天上有地上无?是哪些人在造势,说盛恕必定不敌尹在勋?
那时的风头太盛,就像是海浪把一艘船高高地架起来,叫他误以为自己是艘巨轮。
可是只有当海浪落下的那一刻,他们才能知道,那看似宏伟的,究竟是巨轮,还是一只不足以抵抗风浪的小船。
尹在勋翻得彻底。
他突然开始感觉到厌烦,并且开始恐惧。
S国队内的氛围并没有华国那么友善,他如果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只会被迅速抛弃。
那些曾经一口一个“小尹”,亲切地叫他的人也都会离得远远的。
场上的竞技体育并不温情,可是有时下了场,生活依然残酷。
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尹在勋脑海中有诸多想法,忽然就想起了上一次训练赛的时候,和盛恕站在一起的其它华国队员还有这一次比赛开始后,在看台最前方注视着盛恕的那一群人。
他们为了盛恕每一箭的成功而激动,在他有微小失误时,却会朝他笑得更灿烂,像是永远朝他张开的臂膀。
盛恕敢于奋力一搏,那么多次都能逆风翻盘,会不会也和这个有关?
可是时间不足以叫尹在勋想更多的东西了。
他只能努力收敛心神射箭,可某一刻心头燃起的火就那么熄灭了,再也不能被重新点起。
在他的那支箭也离开弓弦后,尹在勋意识到,射箭不能再像很久以前那样轻易地叫他快乐了。
他还有机会吗?
第二轮的胜利依旧属于盛恕。
他本来就锁定了胜局,再加上尹在勋的最后一箭出乎意料地没有气势,这赢得并不艰难。
而且在之后的一轮里,他似乎也有受到这种颓势的影响。
“他本来是个很强的选手,”秦羽迟说,他从不否认任何一位选手自身的能力。“但在上场之前,面对着盛恕,在开始逃避的时候起,他就已经输掉了比赛。”
“其实以射箭运动员对心理素质的要求之高,即使外界压力再大,他也不会受到这么剧烈的影响。但是在盛恕面前,是他自己先丧失了斗志。”
胜负欲,对每一箭的精益求精,公平公正的比赛,这些东西已经在日益提升的技术之下被抛之脑后了。
可恰恰是这些,才是一个运动员最基本的精神。
比赛最终比所有人预料中的都结束的要快。
他们这边分出胜负了,另外半场施杨和卡洛斯·兰斯的比赛也告一段落。
施杨奋战到最后一刻,最终非常可惜地输给了兰斯,叫解说都忍不住扼腕叹息。
令人稍微开心一点的是,在铜牌争夺赛之中,施杨最终击败了尹在勋,成功拿到了整场比赛的第三。
这是个很出人意料的好成绩。
在盛恕已经进入金牌战之后,华国此次男子射箭至少能拿回一银一铜,甚至一金一铜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很清楚,己方的运动员已经竭尽所能,做到了最好。
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众人趁着这时间休息了一下,讨论着刚刚的两场比赛。
而尹在勋下了场,S国这边阴云密布。
他清楚自己刚刚有多不行,也知道自己不是本来就这个样子的。
可是……
当他细细剖析自己记忆的每一个角落时,又发现了和盛恕他们之间的那一场训练赛。
事情的走向,他天才的、在年龄相仿的选手中近乎不败的纪录正是从那时开始打破的。
而他们当时本该势均力敌。
是他放纵它人在场外喝倒彩,也是他借着空子,使了些手段,想要轻松赢下比赛。
但他当时如果没有这么做呢?是不是或许就能赢?
是不是即使赢不了,面对盛恕时也不会这么心虚?
可是选择已经做出来了,没有人还能给他答案。
盛恕也不再朝这个方向多看一眼。
尹在勋不久前还同他站在同样一条线后面,但现在就只能看着他的背影走向更前方。
他自己丢了决赛资格,丢了铜牌,可这一刻,却更加希望盛恕不要拿到那枚金牌。
怎样都好,只要最后的冠军不是盛恕。
于是他红着眼睛,看盛恕和卡洛斯·兰斯在比赛开场前互相点头致意——兰斯竟然还破天荒地对盛恕笑了一下!他们之前无论是在大赛上相遇,还是私下训练赛时,都没有这个待遇的!
这算是什么?对强者的致意吗?
尹在勋握紧了拳头,心头闪过无数个希望盛恕惨败的念头。
施杨从选手席上扫了一眼,注意到尹在勋的异样,但是没有继续在意。
他想起之前盛恕和自己说过一句很欠的话。
他说:“想看我输的人多了去了,自己打不过我,天天敲键盘也不行,指不定哪天就开始在网上赛博做法也说不定。”
“多可怜啊,他们想尽办法要看我输,可我只需要站在赛场上,就能叫他们全都闭嘴。”
他的话太猖狂,活像整个赛场都装不下他了一样。
施杨当时笑骂盛恕,可现在,就像自己不在意尹在勋的碎碎念叨一样,他也认同了盛恕的那一句话。
少年只要站在赛场上,就已立于不败之地。
他最终,为自己加冕。
第65章万事如意
盛恕最终取得了决赛的胜利。
整个过程其实无比艰难。
他的对手卡洛斯·兰斯看起来是个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人,他不在乎别的选手也不在乎自己的名次。
但赛场就是最好的催化剂。
他可以不在乎一切,但不能放弃输赢。
比赛一开始,他和盛恕难分高下。
两个人本来就都是青年组最最顶尖的选手了,最佳成绩之间的差异也没有那么巨大。他们比赛的僵持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但是结果却没谁能拿得准。
好几次,当观众以为盛恕握住了赛点后,兰斯将比赛扳了回来。
而当盛恕短暂地落后,比赛看起来要告一段落了,他也一点点追回比分。
坚韧和耐性,运动员最为突出的两项特点,在他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场真正难以预料到的比赛。
普通观众说不准,专业的人也说不准。
他们不在同一片天空之下,没有相同的背景,此刻却怀揣着相同的心情。
卡洛斯盛恕,拿下这场比赛,摘得属于你的王冠吧!
但胜利的人只能有一个,在射箭这场比赛中,谁的准确性最高,谁就是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