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茹等在牢房外面,为难地看着身后的小哥:“他说是来找你的。”
小哥许澄宁认识,是问渠书楼的伙计。
“你送来的那个小姑娘闹着要回家,掌柜的让我来找你。”
许澄宁正巧打算去拜访书楼的赵娘子,闻言跟着去了。
赵娘子是个年逾三十的寡妇,丈夫原是个病弱的举人,赵娘子为了挣开销便开了一家书铺,结果越做越大,丈夫死后她也没有再嫁,而是把书肆开成了整个长安府最大的书楼。
她为人干练爽朗,又是个热肚肠的性子,别的不说,光是许澄宁才五六岁她就肯收她抄书,把书铺的书交给她管理,冲这份大胆就没人及得上。
许澄宁与她这些年互相照应许多,是以感情也非一般。
“哟!状元郎来了!你可知道,你在我这抄过的书,都卖出高价了,最多的,一本能卖五十两呢!”
许澄宁笑道:“那就恭喜赵娘子发财了。当年赵娘子肯留一份工给我,这是您善心的回报。”
赵娘子哈哈大笑:“善有善报!善有善报!我这辈子上辈子都是个活菩萨,才能遇到文曲星来报答我!”
许澄宁与她攀谈了几句,赵娘子让人叫了保儿过来。
“她不爱跟人说话,也不爱听人说话,只闹着要回家,还是得你来跟她说清楚。”
那天许澄宁买下保儿后,就让人先送到了书楼这,留给赵娘子做做杂活。几天不见,保儿身上的衣服崭新又合体,足见赵娘子心善。
可保儿还是低着头,眼里包着泪,怯懦又委屈。
许澄宁也能理解,山村里长大的姑娘,陡一见到外面的世界难免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