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我提醒道:“此外,还一个人,目前不找,今后可找。”
“谁?”
“这个人你不认识,叫谭唯义。那天上午在你们局里调研,下午,书记就去了商务局。就是落实谭唯义投资的事。
这个谭唯义准备在莫林山种药,种茶。与商务局基本谈妥了,下个星期,张书记就要见他。
我为什么建议你排种药种茶的现代戏?一是符合张书记的旨意,二是这个戏排出来,既是宣传我们市里招商引资,又宣传了我市药材茶叶,谭唯义高兴。
药,茶还在种,四水市关于药材,茶叶现代戏就出来了。这叫市里,莫林山,谭唯义三方皆大喜欢。到时,我引见一下,你们谈谈。”
孙小波立即反应过来:“让他赞助点钱?”
我说:“先不要提这些。主要是可以带动其他人来投资。至于排台戏那点钱,市里没问题。至于以后让谭唯义资助一点钱,到时再说吧。”
孙小波笑了,说:“要你来当文化局长,就不是这个局面……”
我截断她的话:“我不行,那是姐姐当的。”
她又娇又嗔地瞟我一眼,心里其实乐开了花。
我就点醒她,用玩笑的口吻说道:
“鲁局长退了,你就当局长,把谭军调回来,先当办公室主任,以后培养成副局长,把陈少华调到办公室。局长你就翘起二郎腿,发号施令就行。”
她心里高兴,嘴上却说:“那你把他们两个喊过来。我和他们当面谈谈。”
我说:“试一试,看他们能不能赶过来。”
说罢,我就打了两个电话。
放下电话后,说道:“还是局长威力大,我说你在这边,一个是老部下,一个是新部下,都说马上赶到。按我们农村里的俗话是——上山砍柴,兔子跑到你脚边不动。”
孙局长笑道:“还是要给领导当秘书,你现在考虑问题非常全面,难怪书记那么信任你。”
两人闲扯一些事,一会儿,陈少华先到。
他进门就喊孙局长好。
孙局长一看他,点点头,说:“有点印象。”
少华没坐,端起孙局长的茶杯,边走边说:“新泡一杯,这杯都凉了。”
他换了茶叶泡了一杯新茶端给孙局长,最顺手把我的杯子端走换水。
这时,谭军来了,进门说:“老部下谭军向局长报到。”
孙小波说:“有出息,别人都说你去培训中心是当科长的。”
谭军笑笑,少华端上一杯茶:
“祝福你,我们局长说话很准,说你当科长就有科员端水,请谭科长喝茶。”
大家都笑。
他们两个都坐下。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番。
谭军说道:“想不到还有这么好的机会,我积极响应,利用晚上加班写。”
少华说:“谢谢局长对我关怀,借调过来,我一定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
我喝了一口茶,说道:
“少华,你也要参与写作。怎么写,我们三个可以商量,我可以出些点子。尽快拉出第一稿。再找省里的专家把关,不管二稿三稿,一定要省里的专家满意。”
他们两人点头。
孙局长说:“那就按郝科长的说法,你们先动手。”
我说:“不要怕,都是中文系毕业的。等会留下来,我们三个扯扯剧情。”
孙局长站起来,说:“就这么定。拜托你们三位。”
等孙局长走后,我才鼓励他们道:
“怎么导演,我们不会。怎么写,我们不要怕。三个臭皮匠当个诸葛亮,我们定个规矩,这一周,每天晚上到我这儿来讨论。
先扯故事情节,只要情节扯出来了,写起来不难。
他们两人很兴奋,当即留下来,谭军说:“那我们就开始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