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徒弟
沈青越开始有?事?可?忙,姜竹也开始带着姜松赶进度。
山道上冰雪基本化了,姜松不好意思总让姜竹往山下给他送竹篾,提出以后早上过来。
姜竹:“你早上不是要去念书吗?”
赵先生也很勤勉,别的?书院过了十五才开课,他在村里住着没什么事?,初六就开始上课了。
连下午上课的?小班,都是从初八就开始了。
姜松:“我怕茶园那边用得急……”
姜竹:“来得及,从前我一个人编也来得及,你上完课再来就行。”
姜松想多干点儿,但又舍不得山下的?课,犹豫再三,还是点点头?,“我以后自己拿竹篾下去!”
晚饭后,天黑前可?以在家多编点儿。
姜竹:“行。”
姜松有?点儿不好意思,看看姜竹,开口:“我,我还想再学学破篾。”
他学了这么久,还是有?点儿怕刀,最多只能破出六层来,但学不会自己做篾条,是不可?能当上篾匠的?。
姜竹已经教了他好多次了,他就是学得不太好。
说完,姜松自己都不敢抬头?了。
想学是他提的?,但他破篾还没姜大望做得好,今年再学不会,最忙时候还学不会,他会不会被辞掉啊……
姜竹:“不用学了。”
“啊?”姜松猛地抬头?。
姜竹:“割破手你好多天都不能写字。”
姜松懵懵地看他。
姜竹:“赵先生和我说了。”
年前时候姜松自己学破篾,太急了,一不小心?把手上割了个长口子,他也没吭声?,上课写字时候,赵先生看见他用布包着手指,血都要把布渗透了。
他专门去了姜松家一趟,想劝劝他家人让姜松少干点儿活,多花点儿时间念书。
姜松学东西?不如?另外几个机灵的?孩子快,但他耐力足,记性好,记得慢但牢靠,别人忘了,他还记得,而且能融会贯通,等时日久了,一定会厚积薄发?,是个读书的?苗子。
一家人沉浸在姜松是个读书苗子的?喜悦里开心?了两?天。
赵先生都登门夸孩子了,这可?是村里头?一份儿。
但紧接着,就是贫家出才子的?忧愁。
他们家条件不好。
如?果去外面的?书院读,他们根本掏不起钱。
现状如?冷雨,越下越大,欢喜结束,人人被浇得透心?凉。
他奶奶觉得是她的?病耽误了孩子,跟他爹娘商量她吃过孙大夫开的?药好多了,过了年就不吃了,把药钱省下来给他读书。
姜松爹娘不同意。
他们不能省这笔钱,孙大夫明?明?说的?是要慢慢养,好好养。
何况,他们家也不只姜松一个孩子,他还有?哥哥姐姐,哥哥姐姐都还没成亲呢,即使家里有?了一笔钱,该给谁用呢?
他大姐不是没人上家里说亲,但说的?都是和他家条件差不多的?。
姜松娘不愿意。
她吃了半辈子苦,怎么愿意自己最懂事?的?女儿再去别人家吃这份苦。
前阵子有?人给他姐介绍了一个家境还可?以的?,对方母亲和他娘同村的?亲戚是亲戚,也算知根知底,只是太远了,如?果嫁过去,可?能一年到头?,只有?过年、他爹娘爷爷奶奶生辰才能回来,他姐姐不愿意。
姜松知道他姐姐想要帮衬家里。
相看完明?明?更喜欢这个人,偏要说更喜欢愿意多给彩礼的?那家。
他娘和他姐姐因为这个怄气,母女俩大半个月没好好说话了。
姜松想过了,他是想读书的?。
但能读书本身已经是运气。
如?果不是沈先生,如?果不是后来又来了赵先生,他上哪儿识字去?
现在,他已经识字了,还会背诗了,也学了很多道理。
听说很多人三四十岁了还在考科举。
那他,也不着急。
他可?以先干活儿,先赚钱。
然?后把娶媳妇的?钱省下来去读书。
这样大家都不用发?愁了。
所以他决定好了,今年要振奋起来,学会破篾编筐,当个好篾匠。
可?是……
姜松不知道赵先生跟姜竹说了什么,诚惶诚恐道:“我,我会好好学的?,我肯定能学会,我已经不怕刀了,真?的?!”
姜竹:“不用,你好好读书吧,家旺他们考什么,你也去考什么,考上了以后我借钱给你读。”
姜松呆呆地看他,“为什么?”
姜竹:“你是我徒弟呀。”
还是家业的?朋友。
也是最早到山上来干活儿的六个人之一。
姜松眼睛湿润润的?,“可?是我还没拜师啊。”
姜竹:“那你拜吧。”
姜松:“……”
他顿了顿,泪眼蒙眬地摇摇头,“我不拜了。”
姜竹:“???”
沈青越听见他们俩说话,悄悄挪过来,听到这儿笑出来。
“他早当你是徒弟了,别太有?负担,他只是在跟我学怎么教徒弟而已。”
姜松连忙抹了抹眼泪,不好意思地看沈青越。
沈青越走到他旁边,“见过我怎么教石生吗?”
姜松点点头?。
沈青越:“你觉得教你省钱,还是教石生画画省钱?”
姜松被问住了。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画画用的?纸和颜料好像比写字用的?纸墨更贵些。
姜松:“但是,画画赚钱呀。”
沈青越:“谁跟你说读书不赚钱的??你学好了就能赚,而且他又不是从现在开始赞助你钱,你得先考上童生,起码……嗯……和家旺得一样,证明?你有?这个天赋,他才会掏钱送你去书院,是不是姜竹?”
姜竹:“……”
不,他不是这个意思。
他是想告诉姜松没钱读书可?以找他借。
迎着两?人的?目光,姜竹镇定地点点头?:“嗯。不要输给家旺。”
姜松眨眨眼,把眼睛里的?泪水挤下去,郑重地点了点头?。
然?后抬袖子擦擦脸,绷着小脸,编篓子编得更加专注了。
沈青越看了一会儿,突然?懂了他爸爸为什么会热衷慈善捐款。
其实,也不是全是为了面子和虚荣心?。
虽然?他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很多孩子也许就是缺一点儿运气和机会而已。
“咱们的?书院……”
“嗯?”
“没事?。”沈青越托着下巴默默想,建一座稍微像样的?书院,得多少钱呢?
就从第一本儿教材开始吧!
反正他没什么事?干。
元宵节,县城、清潭寺、山阳镇都有?灯会。
往年姜家村大多人就上镇上凑凑热闹就算了。
今年他们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了做走马灯,怎么都想去县城看看他们亲手做出来的?灯挂出来好不好看。
池远舟也不负众望。
他们家的?店外面几乎都摆了花灯架子,最显眼的?地方就是走马灯。
书铺前面更是,还弄了好大一片灯笼搞猜灯谜,猜对了就能免费挑一盏普通花灯,猜对三道,就能挑一盏走马灯。
可?若是想买,走马灯就贵了,半两?银子一盏。
诱惑了好多人凑在门口猜灯谜。
偏偏他缺德地搞了很多很难的?,吸引来一群书院的?学生,也没几个人顺利拿到走马灯。
不甘心?之下,只能掏钱来买。
而赶在元宵第一次出门玩的?小夫妻,相看中可?以趁着赏花灯出来见见的?小情侣,还有?宠孩子的?大人,纷纷掏出钱包开始买买买。
好在这次他们准备得不算充分,走马灯只有?一种图案,要不然?说不定还得把每样买齐。
长腿鸟的?小粉丝们凑在书铺外面看花灯,还有?挤到书铺蹭免费画册看的?。
姜家俊也趁机把刘小丫约出来了。
不过还得打着带弟弟妹妹玩的?旗号。
家蕙和刘小丫牵着石生走在前,家俊领着家业走在后面,然?后就遇到了站在书铺外面,一个灯谜也没猜对的?沈青越。
沈青越:“算了,谁稀罕,回家点我们的?灯玩儿!”
他的?小粉丝们一点儿都不知道他真?会画长腿鸟,笑他猜不对还骗自己玩儿,“大哥哥,你还是别猜了。”
“你都快把人家谜题猜完了。”
“那边有?卖的?,要不然?你去那边买一个吧!”
姜竹忍笑忍得辛苦,将还要和灯谜大战三百回合的?沈青越拖走。
沈青越愤愤不平:“我自己画还是彩色的?呢!”
姜竹:“嗯嗯,那有?糖葫芦,我们去吃糖葫芦吧!”
沈青越:“你是不是偷笑我?”
“没有?。”姜竹连忙把他们买的?糯米团子戳一个塞沈青越嘴里,拽着他胳膊往卖糖葫芦的?摊子挪。
家业看见了,也想去找小叔玩,被家俊一把拖住。
说好陪他呢,自己跑了算怎么回事??
要是家业跑了,那不是就他一个人跟着仨姑娘看上去很傻吗?
他们这样看上去才像一家出来玩的?。
不过……
小叔真?惨。
谁家俩大小伙子一起跑街上看花灯啊!
哪怕三个人都不显得那么可?怜。
不过再想一想还在家头?悬梁锥刺股的?姜树,小叔还算不错,起码能出来玩。
姜树就惨了。
人家衙门招人要考试,得考核能不能读书识字,看公文,念公文,写简单的?公文文书。
姜树可?算是抓了瞎,在家疯狂补习,连元宵都没跑出来玩。
衙门的?选拔在正月十七,姜树十六就到了,生怕十七早上过来路上出了什么意外耽误他进门。
最后他找沈青越借了四十两?银子,他自己年前年后忙,攒了点儿,家里给他凑了点儿,一共凑了六十多两?,他全揣上了。
走门路找关?系送出去六十两?,剩下四两?多散碎银子他先留着。
如?果成功了,他就在县城租个小房子。
要是没能进去,他就再打听打听什么时候还有?机会,或者想办法把那六十两?银子尽可?能多地拿回来,回家。
姜四山说陪他一起,姜树没让。
他自己又很紧张。
思来想去,找了姜竹陪他去。
姜竹:“我?”
姜树:“你不是对县城熟吗?”
姜竹:“……”
他对县城不熟啊!
但姜竹总是没什么表情的?欠揍模样这时候能让姜树很安心?。
尤其是姜竹还不爱说话。
姜树从出门,念念叨叨了一路,到找好客栈休息,再到拿出来家旺从里正那儿给他抄的?一些文书样本复习,姜竹都没什么反应。
只在他卡住时候,帮他看看文书上是什么字。
“你都会这么多字啦?”
“……嗯。”一冬天,没什么事?的?时候,沈青越就会教他识字,他现在已经能磕磕绊绊念话本子了。
“唉……”姜树盘腿坐在床上叹气,“其实该来考吏员的?是你。”
“嗯?”
“你看,你识字,沈先生有?钱,你找他肯定更好借,你身手还比我好一些,衙门肯定愿意要你,进来说不定你就能当捕快,带着刀巡逻,比从杂役开始威风多了。”
姜树把自己给说自闭了。
姜竹沉默了一会儿,鼓励道:“你……聪明?,能说会道,肯定能行。”
姜树咬咬牙:“不行也得行!我都忙活了半年了,还筹了那么多银子,怎么也得要我!”
他把那些文书往桌上一摔,一撸袖子恶狠狠地指着上面的?字:“这字怎么念来着?”
姜竹:“……”
第122章如愿(二更)
姜树最终考上了?。
不过尽管知道这种选拔考核的人不多,和他情况基本一致的还有三四?个。
他能脱颖而出,还是姜竹又给他掏了?二十两银子请客吃饭走关系,他们租房子租的还是他一个同?僚家的小院,对方?也替他出了?出力,才把名额搞定。
姜树得偿所?愿了?。
虽然带的银子全花光,还欠了?一屁股窟窿。
姜树:“这银票是沈先生让你带的?”
姜竹:“嗯。”
姜树叹气。
又收拾了?一会儿房子,姜树:“我今年肯定先还你们钱!”
姜竹:“不急,你慢慢攒吧。”
他也不缺钱用。
家里还有好几?百两银票呢。
沈青越说,月底池远舟可能还会给他送一次银票。
然而姜树不知道。
他只知道姜竹年前给人发工钱,赚的钱都花干了?,自?己还欠着沈青越钱,大?过年在山上作牛作马,为?奴为?婢的,一个房东,生生过得像个伺候少?爷的小仆役。
偏偏姜竹自?己还挺乐意。
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哪能让人欺负成这样呢?
这简直比家俊给蒸饼家那?小丫头还不值钱呢。
但是吧,他也欠着沈青越钱。
沈青越愿意借钱给他,可能也是看在姜竹的面子上。
没还钱呢,也不好撺掇姜竹反抗奴役。
他好歹在衙门混过一阵子,知道欠钱不还被告到衙门是要挨板子坐大?牢的。
万一沈青越哪天不高兴叫他们俩还钱……
姜树:“那?什么,沈先生这两年不急着走吧?”
姜竹:“去?哪儿?”
姜树:“搬走啊!他那?样的人,你还指望他在咱们村住一辈子呢?”
姜竹:“……?”
怎么不能了??
姜树:“那?大?少?爷……我觉得都不见得愿意在宝峰待着。”
姜竹心?想,你胡说。
他明明都不愿意下山。
姜树:“你看他结识的都是什么人,池家少?爷,外地的客商,还是海康来的大?客商,那?个姓张的少?爷,池家都对他客客气气的……”
这姜竹就不爱听了?。
他打断道:“我也认识海康县来的药商啊。”
姜树:“……反正?不一样,那?个张什么,一看就不一样,沈青越和他才像是一路人。”
“……”姜竹抿了?抿唇,“我们看起来不像一路人吗?”
姜树:“谁?”
姜竹:“我和沈青越。”
姜树安静了?片刻,“哈哈哈哈哈哈!”
姜竹:“……”
姜树:“你和沈青越,哈哈哈哈哈!”
姜竹扔下东西:“你自?己收拾吧!”
亏他还觉得姜树很聪明呢,睁眼瞎。
姜树:“别走啊!这怎么弄啊?行?行?行?,你们是一路的,一路的!”
姜竹:“你自?己收拾吧!”
还是沈青越说得对,姜树都是小聪明!
正?式入岗前,还有三天的准备时间?,姜树、姜竹花了?一天收拾院子,他还得提前一天去?量尺寸做衣服,就一天空闲,姜树也要回村显摆一下。
他要办个酒席宴请一下亲朋好友。
鉴于钱都花光了?,只弄了?两桌意思。
一桌是亲戚,一桌是朋友。
家业他们这些小辈,就家俊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能上桌,还是挤得满满的,伸不开胳膊。
但他们全家都很高兴。
姜四?山不用人劝酒,自?己就把自?己给灌醉了?。
姜树两个嫂子也挺开心?的。
虽然是举家负债进的衙门,但抵不过一句“我们衙门里有人”来的威风,好像一下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了?似的。
沈青越作为?第一债主,和姜四?山挨着坐,没两杯酒,姜四?山就拉着他称兄道弟了?。
姜树那?帮朋友还很义气地给兄弟凑了?点儿钱。
平均一人二三十文,但对他们这些村头小混混来说,已经算一笔不菲的吃喝玩乐资本了?。
沈青越觉得挺好玩的。
他没见过这种全凭义气的交友方?式。
他身边没有。
他爸妈身边也没有。
草莽地又傻又天真,还有点儿中二病。
但人生有几?个这样的朋友应该也挺开心?的,虽然外人看是傻了?点儿。
雪一化,土地一解冻,山上的开荒又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还有趁着冬闲,把自?家坡地也收拾成梯田的,有几?家想试试今年能不能蓄水种稻子。
没出正?月,县里鼓励开荒修梯田的政令也下来了。
之前王九他们推测是秋天,不过开荒是大?事,县令一直等到过完冬,带着县里有经验的老农到韶家的山上都看了?看,确认小麦过冬没问题,蓄水种稻的梯田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才开始在全县推行?。
对支持开荒,勇于尝试的先行?者?,县里也会给一些奖励。
韶家得到两头牛,他们不怎么在意。
姜竹家竟然还得了?两把铁犁,他们可是很在乎的。
姜树和同?僚跑腿把奖励送到村里,全村都凑来看稀奇。
天爷啊,活久了?就是什么都能瞧见,县衙竟然给他们村送东西了?!
村里男女老少?都围着犁看,连隔壁两个村子都有人跑来看热闹了?。
哪怕都是县里的铁匠打出来的,他们也觉得官府发的犁更好看,更结实点儿。
“竹子呀,犁有了?,什么时候买牛呀?”
姜竹:“?”
他又不种田!
姜竹懵逼地看着问他的那?个大?爷,“啊?”
“买什么牛啊!他哪有工夫种地!”
“就是,竹子得收药材呢!”
“对对对!”
还没租到地的生怕姜竹稀罕这两副犁,真决定自?己耕地了?。
“种地可不是好玩儿的。”
“还是收药材赚钱。”
“要不是人家不信我,我也想收药材呢。”
几?人迅速把话题拽偏,见姜竹没有冲动?上头,要犁几?亩地试试,才问:“那?这犁……你打算怎么办呀?”
官府发的,总不能扭头就给卖了?吧?
姜竹想了?想,决定算作他家佃户公用的农具,“放山上,谁需要就谁用吧。”
反正?县令发这个,也是为?了?鼓励他开荒修梯田,那?就用在梯田上。
“放哪儿啊?”难不成放姜竹家里,他们用的时候跑山上搬下来?
最后大?家决定暂时放里正?家,和村里族田的农具放一起。
姜竹的犁也可以给族田用,里正?安排就行?。
不过,以后肯定还有其他农具或工具,姜竹想着他们在山路附近修个放东西的小仓库计划也可以选选地方?了?。
今年他们粗糙地计划先盖一个小仓库,再开荒八十亩到一百亩地,不过剩下的地方?没有最初的地方?好开荒,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说干就干,姜竹通知了?,就选了?一块儿比梯田稍高一点儿,位置还算平坦的路边准备盖。
姜正?也赞成他在下山路上弄个小库房,这样谁下山带了?什么也好往仓库放。
作为?自?封的看山人,姜四?山颠颠跑来问姜竹这仓库以后谁管。
沈青越顺水推舟,就把“守山大?使”的活儿安排给他了?。
还答应以后每个月给他开工钱。
然后半天不到,村里人都知道姜四?山是“守山大?师”了?。
村里人好奇:“守山还得用大?师?”
姜四?山算个什么大?师?
既不是和尚又不是道士的。
等沈青越听说弄错了?字的时候,村里人已经习惯了?,连怼姜四?山都是“你还大?师呢,有你这样的大?师么?”“人家哪个哪个庙,哪个哪个寺的大?师都是怎么怎么样的。”
沈青越:“……”
行?吧,大?师就大?师。
姜竹的计划有条不紊,稍显凌乱,有开荒,有盖仓库,有每个月进山赶集,两个月进山收一次药,宣传他们的小集市,还有收到山货、药材后去?草市赶集卖山货,日常还有竹编,学草药、读书、学习。
相比而言,他的新年计划就简单随性多了?——画完那?本儿蒙书的配图。
平均两天画一页就能完工,很轻松。
这时候科技的力量重新显威,用平板来画草图做排版,调整起来非常方?便,定稿后再在纸上画出来就行?。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的电量经常不够用。
春天的太阳依旧不如夏天,他的太阳能充电板今年似乎也比去?年充电慢了?些。
为?了?省电,沈青越不得不调暗背景光,争取多用一会儿。为?了?省电,他还得提前在脑子里构思好差不多的效果,一开平板,集中精力快速画,快速调,快速对比效果。
一来二去?的,工作效率都变高了?。
他集中起来姜竹跟他说话他都听不见,搞得姜竹一看到他拿平板了?,就自?动?默默离远点儿不打扰他,要是去?干什么,说完还得给他写个纸条,以免沈青越根本就没听清,回头找不到他去?哪儿了?。
上午山上很少?会来人,沈青越干脆将工作时间?固定到早饭后。
每天吃过早饭后绕着院子散步两圈儿,边走边想,然后坐下来想两三个构图,想好了?,再拿出平板快速画。
确定了?后,趁热打铁,马上在纸上画出来。
实在拿不定主意的,就画两张,然后让姜竹凭直觉帮他选。
不过到了?中午,完成工作的沈青越就开始骚扰姜竹了?。
做饭他要帮忙洗菜切菜,导致姜竹做饭效率降低一半。
做家务他要捣乱。
姜竹做竹编,他就坐在旁边帮忙递篾条,一大?乐趣就是浪费篾条瞎编东西玩,突然想到什么,还要自?己去?试试过剑门刀,弄得姜竹很担心?他会弄伤手,只要一会儿没听见他声音,就下意识找找沈青越又在哪儿静悄悄作妖。
沈青越的捣乱之旅暂时在刘三回来时结束了?。
刘三从应城给他弄来好几?桶染料。
从染坊收的,别人染过布后剩下的。
“有只染过一道的,也有染过好几?道不怎么着色的,他们说画画还能用,你试试行?不行?,画着玩儿!”
沈青越蹲过去?挨个看了?看,全是染坊染布用过的植物染料,大?多颜色还挺浓郁的,加工一下用来做练习问题不大?。
“多少?钱?”
“不要钱!”
“不要钱?”沈青越狐疑地看他。
这些染料似乎还没到已经染不了?布要扔掉的地步呢,刘三买回来应该也是掏了?钱的。
“你是想要画?还是想要什么?”
刘三笑呵呵地坐下,“看你这话说的。”
他从袖子口袋里掏出张银票给沈青越,一百两,“先前麻烦你给画那?个鹤纹,都没来得及签个文书什么的,辛苦费,嘿嘿。”
沈青越挑眉。
懂了?。
看来图案拿回去?后他们印出来卖的效果不错。
沈青越:“你是……和书一起卖的?”
刘三一下就乐了?,拍腿道:“沈兄弟懂我!”
先前他让伙计回去?找染坊给他印鹤纹的花布,他那?老朋友嫌复杂麻烦,还不愿意给做。
好看的图样多了?。
他们染坊考虑的不是什么图好看,而是什么好卖能赚钱。
尤其是印花染,造价更高,要是印多了?积压住,亏得那?是大?钱。
伙计带话不顶用,非要他亲自?跑回去?说。
等他带着第一批《长腿鸟》话本回去?,把从沈青越那?儿听来的周边理论一通说,这才终于把朋友说服了?。
为?了?卖布,刘三都没搞神秘,卖上册时候直接就把结局给揭开了?——
长腿鸟是丹顶鹤哦!
好奇吗?
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吗?
还没有!
故事大?家自?己脑补吧,不过丹顶鹤花纹的布我们已经在卖了?。
想看看长腿鸟长大?后的模样吗,来买布吧!
想享受把长大?的长腿鸟穿在身上的喜悦感吗,来买布吧!
他还按从前和沈青越说过的那?样,把画裱出来,挂了?一屋子,且十分抖机灵地把第六回内容给挂出来了?。
那?些买了?上本,只能看到前五回的,为?了?看故事都得往他们店里来一趟。
布上他们也花了?心?思。
为?了?图案清晰,他们印的不是碎花,板式做出来还比沈青越画的样图要大?一圈儿。
应城很少?有染坊会印这么大?花纹,一来是容易出错,越大?越明显。二来是市场上大?家习惯了?印小花,绣大?花,大?片的纹理得绣出来才漂亮。
为?了?印出来效果,染坊好几?个老工匠凑在一起研究了?半个月,才弄出不错的效果,他们试着先印了?三十匹布,为?了?宣传还找裁缝给裁了?样衣。
起初他们针对的是小孩儿,样衣裁的都是小娃娃衣服,但不知怎么慢慢就流行?到女装去?了?,后面他们还赶紧多加了?其他的颜色。
他们动?手还是晚了?些,要是能赶在秋天印出来,正?是做衣服的季节来卖,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不过到了?踏青的季节鲜亮的薄布也好卖,他朋友还想再看看鹤纹布够不够持久,若是一直能受欢迎,之后他们可以试试织鹤纹布。
刘三自?己是有信心?的,这不是还有本下册没开始卖吗,夏天就印出来了?,今年布肯定都是好卖的。
回宝峰前,他特意装了?半船的鹤纹花布,打算在宝峰县批发卖。
那?些来宝峰县买书的,说不定也会顺手买一些,若是卖得不太行?,他再去?居安或者?石泉城搞零售。
宝峰县也确实不负期望,他到了?先去?找池远舟订书,在池远舟那?儿就见到了?好几?个想买书的外地商户,互相结识一番,就有愿意到他店里去?看看布的。
除了?鹤纹的,他的高档布也卖掉一些。
另外还打听到一些春茶的消息。
安排好店里的事,他就马不停蹄来找沈青越和姜竹了?。
除了?送颜料,他还想找沈青越再给画点儿配套的图。
钱不用他出,他那?开染坊的朋友愿意掏钱,他只管跑个腿,那?些染料实际上都是染坊送的,他只是互相传话,替沈青越要,再帮他朋友给沈青越带过来。
当然他也不会找沈青越要路费,只要沈青越愿意看在他辛苦的份儿上多给他画几?张彩色的画,让他回去?裱一裱留着等涨价,或者?拿去?送人情就行?了?。
“对了?,我听说小姜兄弟的二伯也管着座茶园?”
聊完他们的事,又聊了?会儿城里的趣事,刘三问起来。
“对。”
秋天时候姜竹也帮刘三问他二伯了?,不过那?时候茶园的好茶都被定光了?,就没让刘三去?。
这回刘三也早了?,才正?月就赶过来,肯定想要下手多弄点儿好茶的。
沈青越:“我给你介绍个人,你问问他什么时候有时间?替你跑跑,你多给点儿辛苦费,说不定连茶引子的事都不用你操心?了?。”
刘三来了?兴趣:“哦?谁?”
沈青越:“姜树。”
第123章说唱
反正刘三的茶引子门路要么是找池远舟,要么是从?王九叔叔那儿买,再不然,就是找张叔阳抱大腿,看张叔阳能不能给他漏点儿低等的茶引子出来。
池远舟大概能给他一点儿,张叔阳那难说,衙门那最?大的问?题就是茶引子等级低。
一般茶园默认低等的茶引子也只能换低等的茶,要是用九等的换了好的,就乱了套了。
但想拿到好茶,也不是只有这?一种方式,过年期间沈青越听姜竹二伯提了一嘴他岳丈家哪个亲戚过寿,他可能回不来,到时候托人送些好茶和好酒回来。
他口中的好茶,大概不会太差。
既然能给亲戚送,自然也有办法?弄些给姜树。
到时候刘三拿他买的茶和姜树换就是了。
互相?赠送也行。
反正多?的是办法?。
姜竹忙着做竹编,忙着山下的开荒修仓库,还忙着满竹林挖笋,再过一阵子山上野菜长出来了,他们还得忙着收野菜。
哪有空一直替刘三跑腿。
姜树不一样,他本来就喜欢交际,又正是愁赚钱的时候。
倒卖茶叶是整个镇南郡都默许的事,官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万一哪天?被?谁给举报了都可以?法?不责众,而且刘三他们也熟,给他跑腿,总比姜树为?了赚钱自己找些不靠谱的门路好。
赚多?赚少,至少不担心被?坑。
他能稳稳当当干个两三年混熟了站稳脚,别惹麻烦别出事,也省得姜竹他们这?些亲戚兜底操心。
把刘三推给姜树,沈青越开始对那些染料动手了。
每个颜色他都敲了一块儿下来,买了个研钵磨粉,用细纱布过滤,还用了水飞的方法?,然后自己试了试调胶做成颜料。
效果?差强人意,但能凑合。
他怀疑不是染料本身?有问?题,而是他做颜料的手艺不太行。
比例掌握不好。
不过现在他颜料多?,多?到根本用不完,可以?慢慢试。
反正本来就是染布的染料,沈青越干脆各敲了一半送去?给吕香梅染布了。
“应该煮一煮就能染了?”沈青越不大确定地问?。
“我会,我会。”吕香梅瞧着那些染料合不拢嘴。
从?前他们自己也染布的,只是去?年刘三送了,他们就没再染。
不过他们染布用的就是本地常见的植物,基本也就是那几个颜色,哪像沈青越这?儿,一下子五色都齐了,还有其他好几种色。
他们家正好还有腊月时候织出来的一卷麻布,可以?染个粉色、红色给家蕙、石生穿,要是能染得多?,还能给刘小丫送点儿。
这?就比买布划算多?了,小姑娘还喜欢。
当天?她就开始准备染布了。
工序还挺麻烦,颜料要化要煮。
本身?是染料,里面肯定已?经加过起着色剂作用的东西的,就是不清楚人家用的是什么,放了多?少,他们还用不用再加。
另外,染的次数、不同的温度染出来颜色也是有差别的,也就他们正好有空还新鲜,愿意一直试。
染坏了也没事,顶多?颜色不如染料颜色好看,只要是花的就能做衣服穿。
他们家院子里要做豆腐,吕香梅是搬到隔壁去?染的,梁玉兰她们和她们母女俩叽叽喳喳一起边聊边干。
瞧见染出来颜色不错,还专门剪了几块儿细布扎染手绢儿。
石生领着家安下学回来了,瞧见一院子晒的都是布和手绢儿,眼睛都看亮了。
沈青越看着好玩,学了一天?怎么染布,自己回家也开始玩儿。
姜竹从?前攒那些布正好能染一染,夏天?做个窗帘。
天?气慢慢开始有点儿回温了,到了月底,冬季刺骨的寒意淡多?了。
不过真正暖和起来前,他们俩还是没收过冬的东西,晚上连炉子都还烧着。
秋天?攒的那堆柴肉眼可见地在变少,进二月,已?经连五分之一都不到了。
竹林里的冬笋变成春笋,上山挖笋的人也开始变多?。
这?阵子的笋还不大,卖鲜笋也值钱。
二月二是他们这?儿山神庙的庙会,清潭寺和山上的道观也跟着一起举办祈福活动,清潭寺还有大和尚说唱。
姜竹问?沈青越想不想去?听说唱时,沈青越差点儿没呛到,“听什么?说唱?”
姜竹:“嗯。”
他拿抹布将沈青越喷出来的茶水擦干净,淡定且疑惑地看沈青越,“怎么了?你?家那边没说唱吗?”
沈青越:“……”
他酝酿了一下,“嘿,嘿,宝峰的朋友,难道你们也有自己的Freestyle?”
姜竹:“?????”
沈青越:“是这种吗?”
姜竹猛摇头。
他震撼地问?:“你?家那边的和尚都……都这?么……这?么……”
沈青越:“时尚?”
姜竹:“?”
时尚又是什么东西?
沈青越:“不,我觉得你们这儿和尚才比较时尚。”
说唱。
他无论如何都要去见识一下和尚怎么说唱。
初二一早他们俩就出发了,路上还捡到了同样去?看庙会的家业他们。
姜正夫妻俩领着孩子一起去?,车上还坐着姜竹奶奶。
老太太怀里还抱着个篮子装着满满当当的香烛和供品。她什么都信,山神,佛祖菩萨,道长仙尊……去?都去?了,就要每个庙都进去?拜拜。
以?表诚心,上供用的花馍都是她自己蒸的,个头不大,都圆溜溜的漂亮。
不过姜树不做卖菜的生意了,驴子也还回去?了,两个院就一辆驴车,主要是给老太太和孩子们坐,瞧见姜竹他们,小孩儿们纷纷要换车。
家业蹦下车,又爬上姜竹的骡车,往沈青越旁边一坐,感叹了句:“哇!小叔你?们车上好暖和啊!”
竟然还铺着毯子坐!
全副武装的沈青越给他指指后面:“看到了吗?那个筐。”
“嗯?”
“知道是用来干嘛的吗?”
家业:“买东西?”
沈青越摇头:“一会儿到了山上,热了你?小叔给我背衣服用的。”
家业:“……”
他不可思议。
他特别震惊。
还能这?样?
沈青越显摆完,满意地挪了挪他的手炉,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瓜子,问?家业:“吃吗?”
家业:“……”
他看看瓜子,看看沈青越只露出眼睛的脸,好奇道:“沈先生,你?要怎么吃啊?”
沈青越:“这?样。”
他剥开瓜子,一伸手,喂姜竹嘴里。
家业:“……??”
沈青越:“知道瓜子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吗?”
他又塞了一粒到家业嘴里,“打发路上无聊的时间。”
家业恍然大悟。
沈青越又给后面爬上来的几个小孩儿分了点儿。
他们坐在前面挡风,后面几个小家伙一个挤一个靠着他们的背,挤成一团,都暖和了。
没一会儿,家兴挤到姜竹另一边去?坐了,他看见家业拉缰绳也想玩儿,非要试试驾驶豪华骡车是什么感觉。
姜竹和沈青越被?挤到中间。
怕他们俩掉下去?,姜竹和沈青越还得一人伸出一条胳膊搂着拽着点儿。
姜竹正把家兴往他那搂,忽然感觉有人戳了他腿一下。
他震惊地侧了侧头,沈青越的右手抓着家业,左手按到了他腿上,指尖还在他腿上轻轻挠了挠。
姜竹:“……”
沈青越声音一本正经:“抓好了,要是咱们翻车了,你?得一个一个往上捞。”
家业:“我会!酱酱很听话!”
家兴晃了晃,反抗道:“小叔,痒痒!”
姜竹抿了抿唇,按住乱动的家兴,他才比较痒痒!
他努力?目视前方,余光瞧见沈青越在笑。
姜竹右手压到他乱动的手上,也捏了捏。
沈青越笑出声来。
家业控诉:“不要笑了,我都紧张了,小叔,酱酱想去?吃草!!”
家安攀着姜竹后背想站起来,“小叔,小叔,还有瓜子吗?”
姜竹转头,“有,快坐好。”
他松开手,沈青越从?口袋里往外掏,一人一小把,小到平均每人只有二十来粒,“都坐好了,不许动了,我要开始讲故事了,谁最?听话一会儿买糖葫芦吃。”
家安被?石生和家旺拉着坐回去?,靠着姜竹的背,晃着小脚扣瓜子,“我准备好啦!可以?讲啦!”
沈青越:“……”
他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爷爷在院子前种了一棵葫芦,每天?辛勤地浇水施肥,对葫芦就像对孩子一样宝贝……”
沈青越边回忆边编,说着说着,才往姜竹那儿一伸手,就被?姜竹抓住了,他笑了下,没拽回来。
“……藤上长出七个葫芦,他们越长越大,老爷爷浇水时候,他们就开心地喊爷爷……”
姜竹攥着他的手,捏了捏他的指尖。
沈青越勾起嘴角,蝎子精和蛇精是为?什么要抓爷爷来着?“然后爷爷说,我们玩儿数七的游戏吧!”
“啊?!”小朋友们震惊地看他。
“一颗葫芦一天?要浇三瓢水,那七颗葫芦三天?要浇多?少瓢水呢?”
“???”这?和数七有什么关系?!
但几个小孩儿都开始掰着指头算。
家业念念叨叨开始数指头,“一天?三瓢水,三天?九瓢水,七颗……”
他看看攥着缰绳的拳头,另一只手竖起四根手指,开始数,一个九,两个九,三个九……
家旺下意识也想算,然后愣了愣,皱起眉,疑惑道:“他们不是都长在一棵藤上吗?”
第124章看画(二更)
姜家村离清潭寺远,他们到山下时?,山上山下已经到处是人了。
“好?多人啊!”
“好?多啊!”
是啊,好?多人啊!
沈青越都稀罕。
这种?突然到景区了似的感觉,莫名其妙地叫人兴奋。
“别乱跑!过来过来。”吕香梅过来牵住了石生?,“家业,跟好?你哥。”
“哦!”家业蹦下车哦一声,听话地跑到姜家俊旁边,“咱们爬山吗?”
“爬,先去放车。”姜胜也?抱起?了家安。
姜正替老太太拎上篮子,喊家俊跟姜竹去找地方放车。
每年这一天全县人都往这儿?涌,山上也?有经验。
道观、寺庙都会派人下来维持秩序,还有住在附近的信众也?会过来帮忙,类似志愿者一样,帮游客看?车。
也?有家离这儿?近的会来做买卖,花点儿?钱就可以?把车停到他们家里去。
姜竹和家俊都把车停到不掏钱的一片空地上,看?车的小师傅过来给他们发一个竹片做的小牌子,上面点着不同的点数,每一个点上还有不同的颜色,绑在上面的绳子颜色也?是不一样的,等他们来取车时?,要和车上系的牌子完全对得上才行。
不过在这儿?停的基本只放车,值钱的牲口大?家还是怕万一会丢,人太多了,小师傅也?可能会看?不过来。
另外,牵着牲口也?能爬山运东西。
姜竹把车上铺的毯子叠好?放进背筐,把背筐挂到酱酱的鞍子上。
家俊也?给驴装好?鞍子,一会儿?谁走不动了,可以?上去坐一会儿?。
山道不算窄,但两边满是卖山货的人,留下的小道也?只够两三个人并?行,走着走着,他们就不得不散成纵列行进了。
“怎么不走了?”
“前面怎么不走了呀?”
路上时?不时?就有人大?声吆喝。
挤挤攘攘的,谁也?不知道前面到底是哪儿?卡住了。
好?在到了山脚前姜正、姜树他们从前借住的院子,空间一下开阔起?来。
有一批现在依旧还在这儿?借住的难民也?过来帮着引路,引导人。
看?见寺了,焦急的老太太终于?开心了,已经八十?来岁的老太太腿脚麻利地就往庙里噔噔噔走,姜正连忙跟上,怕人多再把老太太给挤着。
而寺院的小广场上,正有一群人围着一个高台,有个满脸皱纹,眉毛花白的大?和尚坐在上面普法讲故事?。
大?和尚声如洪钟,这么多人没个扩音器麦克风的,竟然声音还挺清晰,沈青越正听得津津有味,姜竹叫他:“先去上香再来听说唱吧。”
“嗯?嗯?!说唱?”沈青越语调都拔高了些,“这就是说唱?”
“嗯。”姜竹点头,以?防他误会,还补充了一句,“一会儿?会唱经的。”
沈青越:“…………”
原来是这种?说唱啊!!
还真是,内容丰富,有说有唱有故事?。
他震撼地跟着姜竹往大?殿走。
他本人没去过景区,不过学美术,对古建筑多少会涉猎,和看?过的资料数据做对比,这座大?殿谈不上多大?,和那些著名的古刹没法比,更和后来的现代建筑更没法比。
大?殿里灯光也?不太好?,除了日光,角落点着些蜡烛和油灯,气氛却非常美妙,沈青越仰头看?,日光正好?能照到佛像手的位置,阴影中的佛首看?上去神秘肃穆。
姜竹应该是受他爹和亲戚的影响,拜佛很认真,态度也?很虔诚,而他不信这个,纯粹就是当文物欣赏。
趁着大?家都匍匐拜佛,沈青越仔细看?了看?,佛像是泥塑的,用的颜料应该是矿物颜料,上次来光顾着和池远舟谈生?意?了,都没进庙看?看?。
纯从美术角度看?,这里的塑像风格和他熟悉的佛像不太相同,要更加写实一点儿?。
人这么多,到处是信徒,沈青越也?不好?意?思一直盯着看?,随着人群挪动,一路欣赏着壁画出?来。
姜竹从大?殿出?来,把香插到门口的大?炉子里,过去捐香油钱。
他们在院子里等了好?一会儿?,沈青越都听到说唱“唱”的部分了,姜竹奶奶才挎着篮子从里面出?来,老太太许愿貌似格地外长。
车不宽裕,今天姜大?山、姜四山都没来,陪同老太太这事?落到了长孙姜正身上,横竖他是跑不掉的,吕香梅也?得陪着点儿?。
瞧见沈青越都蹲在台阶上听说唱了,吕香梅朝他们摆摆手,“你们还听吗?”
山神庙还远呢,就他们这个速度,多听一会儿都爬不上山了。
姜竹看看兴致勃勃的沈青越,再看?看?还想继续上山的奶奶,“我们再听一会儿?。”
“行,你们听吧!”年轻人腿脚好,听完了再爬也?来得及。
他们商量着分开逛,腿脚慢的先走。
家业他们也?想听说唱,大?和尚说唱比磕头有意思多了,他们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爹娘。
但就姜竹和沈青越两个人大?人,沈青越自己说不好?都得靠姜竹看?着呢,吕香梅很犹豫。
家俊:“我看?着他们!”
石生?也?眼巴巴地仰头看?她娘。
吕香梅:“山上也?有说唱。”
家业:“我想听这个,我跟着我哥,保证不乱跑!”
家才:“我也?跟着大?哥!”
家兴:“我也?跟着!”
家安:“我也?……”
姜胜把她抱起?来,“你就别跟着了。”
走不动还得靠人背着呢。
最后,除了最小的家安被?背走,其他几?个都跟着姜竹他们玩。
连家蕙都留下了。
姜竹顿时?成了辈分儿?最大?的长辈。
沈青越幸灾乐祸,“我看?你堂哥堂嫂挺开心的。”
梁玉兰拉着姜胜就跑了,装都不装,看?得出?来是十?分不想带孩子了。
姜竹摸摸鼻尖,把个子小什么也?看?不到的石生?放到酱酱背上坐着。
至于?男孩子们嘛,凑合听吧。
石生?很开心地朝他们笑,他们也?没往人堆里挤,找了个人少能听清大?和尚说唱的位置乖乖听。
等整个故事?都听完了,才意?犹未尽地往山上走。
一会儿?还有下一场呢,再不走他们今天就不用上山了,听一天说唱。
见他们都恋恋不舍的,沈青越直乐:“要不然咱们再回去听一场?”
小点儿?的几?个:“真的?!”
家俊和姜竹有经验:“一会儿?还是讲这个。”
“啊?”
“那山上还有别的吗?”
姜竹:“有。”
孩子们来了兴趣:“那咱们快点儿?爬吧小叔!”
其实说唱的故事?大?差不差,主题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人行善,仔细听还有挺多逻辑问?题。
不过这年代没电影,没电视剧,连广播都没得听,这样的说唱故事?是大?人孩子非常喜欢,一年也?听不了几?次的娱乐内容。
山下讲的是一个得道高僧游历世间度化人的故事?,山上讲的是行善积德好?人好?报。
负责说唱的都是大?和尚,可能是经验更足,说词、语句、语态,听上去就比较让人信服,也?很有感染力。
唱的经也?是简化过的,朗朗上口,有点儿?像旋律简单的歌。
难怪小孩儿?们都惦记着要听。
效果也?很出?众,每次结束,就有大?把的人去捐香油钱。
他们小姜师傅也?去捐了五文钱。
而家业他们惦记着人家寺里的斋饭。
今天不光寺里有,也?有附近村民在山上做饭卖饭的。
爬到快山顶,大?伙儿?都饿了,闻到饭菜香,都有点儿?走不动道。
不过这会儿?斋饭得排队,人太多了,他们决定?在外面买烧饼。
加点儿?钱还能往里面给塞点儿?馅。
沈青越尝了尝这素版肉夹馍,竟然还挺好?吃的!
主要是人家做的酱好?吃,他们顺便买了一瓶人家自己做的豆酱。
再爬一点儿?就是山神庙了,清潭寺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说唱,趁着他们坐在台阶上吃东西听说唱的时?间,沈青越想在庙里到处逛逛。
下次还指不定?什么时?候来呢。
姜竹把他剩的半个烧饼吃掉,让家俊看?着点儿?人,他陪沈青越四处逛逛。
山上的人明显比山下少了。
有些年纪太大?,腿脚不好?的,还有孩子太小的,或者真的只是来凑热闹听说唱的,就不会往山上爬了。
还有一部分直奔山神庙的,不会拐弯到庙里来。
另外一批赶场烧香的,直奔大?殿磕完头就走,也?不会往后面来。
沈青越悠然逛起?偏殿和后面。
抬脚进了一个小殿,瞧见没有其他人,他大?大?方方欣赏起?壁画来。
一个县城山上的小庙,壁画水平竟然也?这么夺目迷人。
趁着没人注意?,他摸出?手机拍了几?张,这可比张叔阳给他带的画谱更值得学。
不过上面被?梁柱遮挡的地方他就看?不清了。
沈青越:“那个板凳借我踩踩。”
姜竹:“???”
他往四周看?看?,小声道:“那是人家坐的。”
沈青越:“我就看?一眼。”
姜竹从身上摸了摸,没摸到什么能垫的,脱了外衫垫上去,让沈青越踩。
沈青越:“要不还是算了。”
姜竹又往外看?了一眼,后院只有几?只在地上啄食的鸟,他蹲下来,“我背你。”
“那也?看?不到。”
姜竹拉他到门槛那儿?,蹲下,“你骑到我脖子上。”
“什么?!”
“背得动。”
“我知道背得动。”沈青越莫名有点儿?心动,他回头看?了眼壁画,退远了还是看?不清,“你……”
“来。”
“可别把我摔了。”
“摔不了。”
沈青越扶着他的头坐到他肩上,姜竹:“我起?来了。”
“唉唉唉!”沈青越连忙扶了扶旁边的门框,视线嗖一下高了。
哇哦!
姜竹:“我过去了。”
沈青越:“慢点慢点,我有点儿?恐高!”
姜竹抓着他腿往前走,边走边想笑。
“看?到了吗?”
“嗯!”
走到壁画前,沈青越能看?清顶部的图案花纹了,他摸出?手机补拍了几?张。
姜竹背着他沿着墙走,把所有壁画都看?了一遍,两人还边走边猜画的是什么故事?。
看?到最后一面,他们俩要去找个地方放沈青越下来,一转身,院子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个拿扫把的和尚。
“……”
“……”
姜竹连忙蹲下去,一低头,沈青越“嗖”一下跳下来。
院子里的和尚朝他们行了个礼,他们俩也?赶紧还礼,姜竹把凳子上的衣服穿上,火速开溜。
等跑出?后院,看?不见那扫院子的和尚了,他们俩对视一眼忍不住开始笑。
第125章不急
沈青越:“大师修养真好,都?没拿大扫把拍咱们?俩。”
姜竹:“我们?又没弄坏东西。”
沈青越忍不住笑,“你?觉不觉得他有点儿眼熟啊?”
姜竹点头:“从前见过。”
沈青越:“啊!我想起?来了,上次我来看你?们?开荒时候,见过他领着一群孩子在田里浇水。”
姜竹“嗯”一声,“我觉得我好像以前也?在哪儿见过他。”
沈青越:“你?说?他能不能看在认识的?份儿上借咱们?把梯子?”
姜竹:“……”
他赶紧拉住沈青越,“走吧,走吧,家业他们?肯定要找咱们?了。”
走到前院,看到家业朝他们?招手了,姜竹忽然想起?来了:“啊!”
“嗯?”
“我想起?来了,他长得有些像镇上的?王财主!”
“谁?”
“就是家里有小白狗的?王财主……”难不成和王财主是亲戚?但是王财主家亲戚怎么会出家呢?
沈青越:“小白狗?”
姜竹有些跑神,下意识道:“嗯,他家有只很漂亮的?小白狗,我从前还跟山神许愿想要一只那样的?小白狗,后来就……”
沈青越等他继续说?,姜竹突然就止住了。
沈青越疑惑:“后来就怎么了?”
捡到你?了。
姜竹摇摇头:“没什么。”
沈青越莫名其妙:“什么样的?小白狗?很好看吗?”
“就是……”姜竹看看他,移开了视线给他比划,“这么高,这么大……”
还是只小狗。
“长毛短毛?”
“长毛的?。”
“听上去好像挺漂亮的?。”他想了想也?没想明?白那是个什么品种的?小狗。
姜竹:“嗯……”
沈青越:“你?想养啊?”
姜竹摇头。
沈青越:“小鸡小鸭还可以,小狗太亲人了,掉毛,咱们?养不了……”
姜竹:“嗯,不用?,现在不用?了。”
“嗯?”
沈青越总觉得姜竹这语气?哪里有点儿问题,“现在、不用?了?”
“嗯……”姜竹低头。
他把姜竹头重新扳回来,怎么问个小狗还把人问心虚了?“你?心虚什么呢?”
姜竹:“没有心虚,就是,我有你?了,就不用?小白狗了……”
“有我就不用?了?”沈青越笑,“怎么我还是小狗的?替代?品呀?”
姜竹连忙道:“不是,你?比小狗好。”
“小狗?哪里有小狗?”家业跑来好奇地问,“后院有小狗吗?”
姜竹:“没有。”
沈青越:“有,有只大狼狗,专咬小朋友。”
家业:“……”
姜竹:“我们?去山神庙吧!”
山神庙年?代?久远,从前朝就有了,香火也?很旺盛。
不过院子不大,还挺朴素的?。
沈青越对已经有些斑驳痕迹的?木雕彩绘的?山神像暗暗赞叹。
姜竹奶奶已经上完香了,篮子也?空了,坐在外面的?石头上揉膝盖,和同?样来烧香的?一个老太太闲聊。
这个问,你?去哪儿了吗?
那个说?,去了。
然后问,磕头了吗?
回答说?,磕头了。
沈青越从大殿出来,听见老太太有点儿颓靡地说?,“磕不动了。”
听得他差点儿笑出声来。
挺厉害的?。
老太太竟然是自己一路爬上来的?,没坐驴子,还一路把能走到的?地方都?走到去上香磕头了。
这精神头和身体素质就相当值得他羡慕。
才二月初,老太太头上汗都?冒出来了。
山神庙附近没卖吃的?的?,姜正到下面去给老太太买了些软饼,打了一竹筒的?水。
“凉吗?”沈青越从筐子里拿出他的?保温杯。
姜竹冬天时候用?绳子给他编了一个装被子的?布套,这样拿出来用?比金属色低调点儿,他给老太太掺了掺,省得水太凉,喝了闹肚子。
他们?没看清沈青越的?杯子是什么模样,还当他在庙那打的?热水。
吕香梅往人堆里望望,“竹子呢?”
沈青越也?四处望望,“刚刚家业喊他要看什么,那儿呢!”
“哎呀!”吕香梅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瞧,姜竹正领着那几个小的?在人家摊子前看木雕的?小玩意儿呢。
她赶紧抬脚过去,家业已经拿起?一个小木剑了,吕香梅跑起?来了,“姜家业!”
沈青越看得笑起?来。
难怪家业神神秘秘的?。
他拧好杯子,也?兴致勃勃往摊子上跑,让他瞧瞧有什么好玩儿的?。
吕香梅到得快,已经拧着家业耳朵把木剑给人家放回去了,“过年?才给你?买了!”
家业:“我没要,我就是看看!大哥说他给我削一个!”
家俊默默离远了两步。
吕香梅:“你还得一只手一把是吧?”
家才、家兴瞧见家业被揪耳朵了,也?不敢碰了,不用?问,他们?娘也?不给买。
他们?悻悻地跟着大伯母往回走,生怕走慢了挨打。
这时候站在摊子前这个看看那个摸摸的?沈青越显得特别像个反派。
尤其是,他还掏出来一个鼓囊囊的?钱袋子。
沈青越看上了一个雕工精美?的?木雕的?山神像,和大殿里神像有五六分像,但动作稍稍不一样,姜竹家也?有一个木雕的?山神像的?,轮廓要模糊一些,没有这个细节丰富,而且人家雕工确实不错,线条也?特别流畅,他想买这个回去摆着看。
姜竹没意见。
且非常知道沈青越大概不会把神像摆神龛上,八成是和家里那堆零零碎碎一起?摆到客厅画桌上看他画画。
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人家自己掏钱,他们?能有什么意见?
不明?真相的?游客还挺羡慕的?,十两一个,他们?想请回去一座也?请不起?。
卖木雕的?大叔还好心提醒他们?:“可以去山神庙请开光。”
今天是庙会,是有开光仪式的?,好多人会趁着这时候买。
沈青越:“谢谢。”
但是不用?了。
万一开出什么效果,他摆着看,拿来画,还不得被山神揍吗?
姜竹也?觉得还是别开了。
买完赶紧把神像装进筐里盖好,生怕沾上一点儿庙里的?神光。
沈青越笑得不行。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人还很多的?时候下山确实难。
这座山谈不上太高,但爬完下来沈青越脚都?酸了,比从家里到村里打两个来回还累。
不过逛完心情十分不错。
他买了神像,姜竹还买了两支笛子,回去路上还遇到一个摆摊子卖树苗的?,姜竹去买了两棵柿子树、三棵桃树、一棵杏树、两棵石榴树苗。
“这能种活吗?”
“能!”卖树的?夸他的?树,“你?看这苗长得多壮实!”
壮不壮实他们?也?不太懂。
不过沈青越没什么所谓,顶多是气?候不合适不怎么结果子,或者果子不好吃,只要活了能开花看就行。
“回头再种几棵梨树。”
梨树他们?这儿肯定能种活,而且还便宜。
姜竹把树种到了从山道到他们?家小院的?路上,每棵都?隔着三四米远,留足了生长空间。
然后姜竹就开始站在树下给沈青越画饼,再过几年?,春天吃桃子,春夏之交吃杏,夏天吃梨,秋天吃石榴,吃柿子,吃不完的?他们?就做成果干果酱,冬天也?能吃储存好的?梨和柿饼,他们?就一年?四季都?不缺果子吃了。
那得几年?啊……
沈青越想象着院前果树枝丫亭亭如盖,想起?从前学过的?那篇《项脊轩志》,想给姜竹讲讲,又觉得不怎么吉利。
“趁着草还没长起?来,咱们?规划一下山上种什么吧?”
“好。”
沈青越拿了个小本儿,和姜竹每天满山跑。
姜竹还拿上了铁锹,试试哪里的?土层厚度能种什么,石头多不多。
从山下到山上,先是梯田区,然后是不好修成平整梯田的?坡地区,可以种些杂粮和长秧子的?菜或者瓜,然后种树,向阳的?好位置用?来种些果树,其他地方只需要将长得不好的?杂树清理掉,留下值钱的?树种,慢慢生长就行。
林子里还能继续长蘑菇、野菜,也?给动物留足生长空间。
超出村子的?西北坡,和竹林对称的?位置,姜竹打算在山脚种麻。上面种些桑树。
至于后山和他们?家继续往上的?部分,就不管了。
只修好阳坡就够他们?忙上好些年?了。
沈青越把规划图画好,贴他们?家墙上,“这就算咱们?俩的?五年?……不,十年?规划吧!”
“嗯……”姜竹仔细琢磨了下工程量,“应该用?不了十年?。”
梯田最难,在山坡栽树倒是没那么难。
不好挖的?位置绕过去就行了,他们?又没必要种得成排成列,就是树长得慢。
然后他们?俩都?盯着留在竹林和梯田间一片位置。
那是他们?预留出来盖书院和孤儿院的?地方。
“到时候可以和赵先生讲课的?竹屋连起?来。”
“嗯。”
不过又要修梯田,又要买树苗,再要盖房子,他们?俩没那么多钱。
沈青越不确定他今年?能有多少?收入,而姜竹优先考虑的?一定是得给大伙儿开工钱。
所以……
沈青越:“明?年?吧。”
姜竹:“嗯,不急。”
嗯,不急。
沈青越惊讶他竟然也?觉得不急。
还生出种来日方长,日子还久的?感觉来。
急什么呢。
他都?平安度过整个冬天了,想的?都?能实现的?。
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
……
过完惊蛰,天气?明?显开始回暖了。
姜竹把用?了一冬天的?皮子窗扇摘下来,从木框上把皮子都?解下来,涂油润了一遍,擦干净吹干包好放进库房,预备明?年?再用?。
他们?房间终于亮堂起?来了,太阳好时,白天也?不用?再生炉子,沈青越到客厅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
趁着还在春天,他给自己做了个练习计划。
工作内容外,要每天画两张画,无论是白描,写意,还是小品,或者速写,水彩,用?墨还是用?颜料都?可以。
而画的?内容也?很简单。
每天看到什么画什么就行了。
为了鼓励自己,沈青越一口气?裁出来一个本儿,厚厚的?,有一百多张,还让姜竹量着纸页的?尺寸刨木板给他做了个本壳,再钻孔穿线,做上小扣子,日记画本儿搞定了。
然后姜竹就发现,沈青越是真的?很喜欢画画。
什么都?画。
门口的?草,稍远的?竹林,他们?家的?房子,家里的?杯碗盆碟,买回来的?神像、木雕,每天吃的?饭,什么都?可能出现在他画里。
他还尤其喜欢画竹林,还看上了一根笋要当模特,不许姜竹刨,他得每天过去画一画,记录那根儿笋每天长多高。
“等长成竹子,就砍了做竹筒饭吃!”
姜竹:“……”
好主意。
不过出现在他本子里最多的?还是他、酱酱和小鸡。
他们?俩捡鸡蛋不勤快,都?不知道他们?家母鸡什么时候抱窝了,还孵出来一只小鸡。
鸡窝里另外两个鸡蛋他们?俩也?不确定有没有小鸡,只能让它们?继续孵着了。
毛茸茸的?新小鸡又成了沈青越的?心头好,他已经完全?不记得冬天说?要宰了这两只了。
第126章春茶季(二更)
自从沈青越开始画日记,姜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翻开他的本儿,看看今天他又画了什么。
小姜师傅是个捧场王,对沈青越的画比他自己还自信,画了什么都说好。
问他像不像,他说像。
故意画不像的,他说比实际的东西漂亮。
夸得沈青越心情明媚,越画越多。
然后他发现,如果?哪天画了姜竹,他就会一边不好意思,一边儿偷偷开心。
然后口?嫌体直说他每天变化不大?,每天画他会不会无聊。
沈青越:“你还变化不大??”
沈青越把他拉近比身高,“你快要追上我了,咱们俩衣服都能?互穿了知道吗?你叫竹子还真当自己是笋呢,一天蹿这么高?”
吃长得快了么?
姜竹摸摸鼻尖儿,傻笑。
“来,你坐这儿。”沈青越把他拉到椅子上,让他抱着灯,“看我。”
姜竹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沈青越拿手机转着圈儿找角度拍他,拍完一圈儿换了灯的颜色。
一冬天没干活儿,姜竹比秋天时?候胖了点儿,已经没什么抽条长个子的那种消瘦感?了,肌肉的轮廓开始显现,从少?年过渡向青年,脸上的轮廓却?一直是清晰的。
骨相漂亮,晚上只?抱着一点儿灯光显得更加漂亮。
他一直挺上相的。
有?点儿酷。
一皱眉就冷下来。
一笑又很?显天真。
这样有?点儿疑惑有?点儿迷糊,但又很?听话的模样像只?小狗。
好奇看人的大?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