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下馆子
这?一年,是沈青越整个人生最丰富多彩的一年。
他渴望的,几?乎都满足实现了。
还是要?庆贺一下的。
进城前,他们俩特?意旧地重游了一番。
沈青越其实已经记不清楚他是在哪儿被姜竹捡到的了,竹林太大,平时?他也不往深处走。
当时?也太疼了,根本就没精力?去记路。
还是姜竹领着他一路穿行,找到了那块儿石头。
“好像也不太远?”
当时?竟然走了那么久,走得他都快晕过去了。
沈青越走到石头边,地上的碎石和一年前没什么区别,还是当初姜竹凿开的样子?。
这?儿平时?大概是没人来的。
姜竹、姜齐他们砍竹子?似乎都不太往这?边来。
和去年比,除了新?长出一些竹子?和笋,这?里几?乎没什么变化。
他仔细看了看,甚至还能找到点儿他去年在地上挣扎留下的痕迹。
“我当时?是坐在这?儿对吧?你站在那儿发现我的。”沈青越摸着石头蹲下,指了指远处的位置。
姜竹点头:“嗯。”
石头边依旧有浅浅的溪水流过,沈青越往上挪了点儿,坐到干的地面上,笑道:“我一直有个疑惑想问问你来着。”
“什么?”
“你当时?发现我的时?候……”沈青越往姜竹当初站的地方看了看,回忆着当时?的场景,慢慢转头问此刻站在他身?边的姜竹:“看我的眼神是不是不太清白?”
姜竹:“……”
沈青越:“太灼热了,我都疼成那样了,还能注意到一道火热的视线。”
姜竹:“……没有。”
沈青越:“那你脸红什么?”
“没有。”
“有!”
“没有。”
“你自己摸摸,要?不蹲那儿照照,看看是不是红了?”
姜竹笑,摇摇头,不看。
没有不清白。
当时?他什么都不懂。
不过确实觉得,啊,那个人真好看。
他坐到沈青越旁边,也扭头盯着当初他站的位置看。
现在他都还能回忆起站在那儿往这?儿看时?竹影中划过的那道光。
连做梦梦起来,都忍不住会悸动一下。
如果从头算,那他对沈青越应该算……
“一见钟情。”
“嗯?一见钟情?”
“我对你。”
话?本上说,一个人见到另一个人第一眼就喜欢,就是一见钟情。
他当初不太懂喜欢,但第一次看见沈青越就有好感。
这?也算是一见钟情吧?
沈青越笑了。
笑得慵慵懒懒。
和当初有几?分相似,带着漫不经心的散漫。
无论是当初动弹不得时?候,还是现在安全无虞时?候。
他笑起来都有几?分诱人的自在感。
微风吹过,树影浮动。
阳光一如当初,从竹叶的缝隙透下来,斑斑驳驳照到他们身?上,细碎的光柱扫过沈青越漂亮的脸。
晃动间?,把沈青越的睫毛都照成了金色。
姜竹喉头滚动了一下,回过神儿,已经吻到沈青越唇上。
沈青越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惊讶,然后笑了笑,张开嘴,放他进来。
姜竹心跳如擂。
临近中午,他们俩又回家换了身?衣服。
已经来不及去县城吃午饭了,还来得及到镇上下馆子?。
“你想吃什么呀?”姜竹声音里都带着餍足后的温柔,温柔得不像话?,温柔得就好像他们俩他才比较大。
沈青越失笑,坐在车上碰了碰姜竹的手,被姜竹握住了。
“什么都行,饿了。”
“好。”姜竹赶着车直奔镇上最出名的酒楼。
明天才是山神生日,不想今天镇上就有不少人。
赶着饭点儿来,酒楼里竟然都快满座了。
大堂已经没座位了,他们只有两人,不值当的去楼上单独的雅间?,正商量换一家吃,还是等等座位,家业清亮的嗓门?响起来:“小叔!”
沈青越回头,家俊领着家业、家蕙、石生,还有刘小丫和她一个侄子?。
家业:“你们也来吃饭吗?”
沈青越笑:“巧了!正好,给我们开个雅间?吧。”八个人,值当坐个整桌了。
他不动声色想把手抽出来,姜竹竟然没松手,还兴冲冲和家业讨论着点什么吃。
他又拽了拽,姜竹回头看他,满眼茫然,好像没明白沈青越拽他是要?干什么。
沈青越:“……”
算了。
爱牵就牵着。
他催促道:“走走走,赶紧上去,坐好了你们俩再商量。”
大孩子?小孩子?,八个人,家业跟小二走在前面,恨不得一步蹦两个台阶。
姜竹和沈青越稍后一点儿,家蕙牵着石生陪着刘小丫和她小侄子走,家俊走在最后。
这是他们头一回进雅间?吃饭。
刘小丫忍不住小声问家俊:“在这?儿吃用?不用?加钱呀?”
家俊也不知?道。
耳朵管用?的家业马上问:“在这?儿吃多收钱吗?”
小二:“要?收六十文茶水费,给您赠一壶好茶。”
几?人都愣了愣。
六十文?
家业:“好贵啊!”
刘小丫小声道:“要?不然咱们换个地方吧……”
小二:“不贵的,您点一壶好茶还更贵呢!”
沈青越乐:“六十文能有什么好茶,点菜吧,你们店里招牌菜是什么?适合小孩儿吃的。”
小二:“咱们店招牌是卤鸭、酱鸭、盐水鸭和老鸭汤,野味儿有炒兔、葱泼兔、鹌子?羹、炒黄鳝,鱼、虾、蟹都有,酒蒸鸡、烧鹅、烧鸡、烧肘子?、白烧羊肉最近卖得也不错,您若爱吃辣口的,有辣子?炒鸡、麻辣豆腐、鸡鸭杂串串,姑娘小姐们爱吃的甜羹、八宝饭、山药糕、花糕、糍粑糕、蜜糕、麻团,时?令蔬菜也都有,这?阵的菌子?野菜都好吃。”
他们山上天天吃野菜,沈青越对野菜兴趣不大,听到有串串,好奇道:“你们的串串是什么?鸡胗、鸭胗之类的?”
小二:“对!卤过的鸡胗、鸡杂、鸡心、鸡爪、鸭掌、鸭肠,浸在蘸料里浸透了味儿,十分有滋味!”
沈青越:“辣的?”
小二:“有辣的有不辣的。”
几?个小的看上去都挺想尝尝,一个个眼巴巴看着,也不敢吭声。
沈青越:“辣的不辣的都来一份儿,有鲈鱼吗?”
小二:“有!咱们店鱼都是现杀新?鲜的。”
沈青越:“行,那来一份儿清蒸鲈鱼,再要?老鸭汤,烧肘子?,白烧羊肉,八宝饭,麻团,山药糕……”
家蕙:“够了够了,咱们吃不完了。”
沈青越:“那再来个……你们这?儿主食什么卖得最好?”
小二:“葱油饼!”
沈青越:“葱油饼?”
小二:“我们家葱油饼在咱们镇上最香了!”
沈青越:“行,先来一份儿。”
小二:“今天的椒盐兔片也不错,您要?不要?尝尝?”
沈青越:“可以?,你们还有想吃的吗?”
几?人都摇摇头。
沈青越:“就这?些,我们不要?茶,能换成甜的糖水之类吗?”
小二:“给您换成梅子?酿吧?”
沈青越:“可以?,快点儿上菜。”
小二:“好嘞!”
他一出门?就朝着厨房的方向?大声报菜名,边走边喊,吓沈青越一跳。
先前他们在别处吃饭没这?样啊。
不光他觉得新?鲜,姜竹他们也挺新?鲜的。
从前他们下馆子?点菜就点个一两道,报菜名也报不了那么长,这?一串儿点完,还挺考验记性的。
看来小二也不是谁都能当啊。
家业他们早上就出来了,逛了一上午都饿了,先上的串串一来,一人几?串,快速吃光。
这?和沈青越见过的冷锅串串有点儿像,不过他在家是不被允许吃这?类东西的,他爸妈不让,阿姨也觉得不健康,和同学出去吃饭也没点过这?个。
这?回可是过了把瘾,还拿了块儿辣的尝尝。
除了鸡鸭内脏和鸡爪鸭掌,里面也有一些菜蔬,不过种类不太多,主要?是木耳、豆腐、笋片、萝卜、豆芽。
沈青越吃了一块儿鸭肝味道还不错,不怎么辣,家业建议他尝尝鸭掌:“这?个可好吃啦!”
沈青越跃跃欲试,一口就把自己辣呛到了,姜竹给他递梅子?酿,从他手上拿走了他咬了一个牙印儿的鸭掌。
“吃不辣的。”
“嗯。”
家蕙有点儿心疼那个鸭掌,多好吃啊,家里炖鸭子?都做不出这?种味道来,村里的卤肉店做的也和这?里的味道不大一样,然后她就瞧见她小叔淡定地把沈青越吃剩下的鸭掌给吃了。
“咳咳咳……”
“家蕙也呛到了?”
家蕙摆摆手,“没有没有。”
石生也贴心地给姐姐递梅子?酿。
酒泡的青梅切碎了和其他果子?、花瓣茶一起煮的花果茶,味道酸甜可口,喝得家蕙眼前一亮。
沈青越也挺喜欢这?个,喊小二再添一壶。
知?道蓄三壶不加钱,八人都开始喝。
连起初觉得没多少,不好意思和女孩儿、小孩儿抢水喝的家俊也尝了尝味儿,“这?是怎么做的?夏天放井里镇一镇肯定更好喝!”
“嗯。”女孩们都不住点头。
家俊:“夏天咱们再来吃。”
他没刻意对着谁说,但刘小丫脸有些发红发烫。
家蕙瞧见了,边给她夹菜边偷笑。
所有甜品都受到热情对待,八宝饭、麻团、山药糕都被吃得一点儿不剩。
肘子?贵,自家做饭轻易不会买肘子?,上次吃还是秋社?时?候,姜树盯着大锅等,才抢到半个肘子?,家业就吃到一口,都没能记住是个什么味儿。
这?次可吃过瘾了。
酱烧的肘子?外皮是烤过的,还有一点点儿脆口,里面肥而不腻,还十分入味,家业觉得他半年都忘不了这?个味道。
羊肉也好吃。
他们平时?也不怎么能吃到羊肉。
村里有人猎到了羊一般也会到镇上或县里卖,也是秋社?时?候才能混上点儿尝尝。
这?顿吃得非常满足,不愧是镇上最好的馆子?,炒兔肉、鸡肉都比家里炒得好吃。
最后竟然是老鸭汤和鲈鱼剩了点儿,别人吃不动了,姜竹和家俊扫尾,只剩了一点儿葱油饼叫小二拿油纸给包上了。
人家葱油饼做得确实不错,可惜菜更好吃。
结完账沈青越问家业,“哪个最好吃呀?”
家业毫不犹豫:“肘子?!”
一顿饭过去,和家业口味十分像的刘小宝已经不牵小姑姑的手,改牵家业的手了,六七岁的小豆丁也仰着头满足道:“肘子?!”
刘小丫有点儿不好意思,她也有点儿吃撑了,悄悄揉了揉肚子?。
家俊时?刻关注她的动向?,马上问:“怎么了?”
刘小丫红着脸摇头:“没事没事,那个饼……”
家俊:“嗯?你还吃吗?”
刘小丫连忙摇头:“不吃了,不吃了,你……”
她偷偷快速地抬眼看了眼家俊,“你喜欢吃吗?我也会做。”
家俊惊讶地看她。
刘小丫:“做出来应该和这?个味道差不多,你要?是喜欢……”
家俊:“喜欢、喜欢!”
刘小丫:“那我明天给你做点儿?”
家俊:“好!我,我,我明天去你家接你?”
刘小丫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家蕙悄悄看着,憋笑偷听,心想难怪七叔老说她哥不值钱。
转头再看另一边,家业和他的新?朋友边走边分享什么好吃。
小叔和沈先生去牵骡子?了,距离非常近地边走边说什么。
沈先生不知?说了什么,撞了小叔一下,她小叔竟然撞了回去,沈先生再撞回来,小叔忽然躲了一下,差点儿把沈先生闪倒,然后小叔赶紧扶住人,挨了一脚。
家蕙:“……”
她看看她哥,再看看笑起来特?别温柔的小叔。
总觉得哪里有点儿像呢?
不愧是叔侄吗?
再看一眼家业,啧……
小憨憨。
看来看去,还是石生最可爱。
她也牵着石生,亲亲昵昵你胳膊蹭着我,我胳膊蹭着你,手挽手一起走,“咱们去前面看看!”
第142章布娃娃(二更)
下午姜竹和沈青越要去买明天用的香烛供品,家俊他们倒是要早点?儿回去。
他们是走着?来?的。
沈青越赞叹,年轻人啊,可?真有闲劲儿,这?几?个明天还约着?去山神庙呢,更远!
“明天谁还去?要不然一会?儿我们把酱酱放你家去,明天你们多赶辆车。”
家俊:“你们明天不去吗?”
姜竹摇头:“不去。”
家俊:“那?借我用用!”
姜竹:“行?。”
沈青越:“有人要跟着?我们坐车回家吗?”
家业想坐,被家俊拦住了,最后只有石生跟着?他们俩继续逛。
香烛之外,姜竹买了不少?点?心,还有沈青越喜欢的荷叶鸡,他本来?想买个卤好的猪头的,沈青越看到整个的猪头不敢吃,作罢,姜竹又买了只烧鸭。
这?季节还没什么水果,姜竹买了花糕,还给沈青越买了点?儿果茶。
用蜜浸着?的梅子?片儿,舀一勺煮也行?,泡水也行?。
沈青越要了两小罐,巴掌大的小罐子?,总共也喝不了几?次,他一罐儿,给石生一罐儿。
回去路上沈青越和石生商量,天气开始暖和了,画画不那?么手冷了,以后让石生跟着?四?婶一起上山学画。
从冬天到开春,沈青越也没怎么让石生上山,他给石生留的练习作业石生完成得倒是挺认真的。
小姑娘很有毅力,每天跟着?哥哥去上课,留的画还一直超额完成。
从风格上,石生画东西偏秀气。
她观察东西很细腻,沈青越让她试试自己写生,小姑娘受技巧限制画出来?虽然不太像,但大概的结构是对的,控笔也越来?越稳了。
差不多可?以选画哪种?风格了。
他预计石生会?喜欢画工笔、小品。
正好趁着?在镇上,他领着?石生去买了些熟绢。
“你要是上午想去赵先生那?儿,中午就和家业一起上山吃饭。”反正山上有饭吃,不缺他们两个小孩儿的饭,而他们家里不是农忙时节,又一天只吃两顿。
石生点?头,给沈青越比划。
沈青越现在大概也能看懂点?儿了,“你还想去赵先生那?儿啊?”
石生点?头。
沈青越:“行?吧。”
他摸摸石生脑袋,纳闷儿道:“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尽喜欢听些枯燥的大道理。”
石生无声地笑。
沈青越:“走,给你买点?儿玩具。”
小姑娘的玩具种?类还是挺丰富的。
年纪小的有木头的、陶瓷的、竹编的各种?小玩具。
稍大一点?儿有头花、花绳、各种?饰品。
再大一点?儿有胭脂水粉。
石生有姐姐,家蕙很爱打扮她,她不缺头绳、花绳,手上现在还戴着?她自己编的和姐姐给编的彩线镯子?。
让她挑,她在摊位前挑来?挑去,就看上一个木头的小手镯。
可?惜有点?儿大了,她戴着?往下掉。
沈青越给她买了,“等长大点?儿再戴着?玩儿,再去给你买个别的。”
他们在街上溜了一圈儿,他领着?石生进了一个卖娃娃的铺子?。
铺子?里有木头的小猫小狗小娃娃,也有布偶的。
石生一进去就看花了眼。
布老虎,布花猫,布小狗,她抬头看看沈青越和姜竹,沈青越领着?她过去看,“能碰吗?”
“可?以!小姑娘喜欢哪个?我给你拿来?看看?”伙计见他们穿得干干净净的,手也干干净净的,把卖得最好的玩偶递给石生看。
石生左右看了看,没敢接,抬手摸了摸布花猫的头。
手感是软软的!
沈青越问她:“喜欢哪个?”
石生竖着?耳朵听见别人讲价了,一个要半两银子?,她顿时哪个都不想要了。
沈青越:“给你买一个,回去当模型,要画的。”
他从伙计手上拿了小猫,摆来?摆去,“要画正面,画侧面,画背面,还要从上面画,从下面画。村里的小猫你靠近它们就跑了,咱们先画假的,画会?了再画真的。”
石生迟疑着?点?点?头。
沈青越:“还喜欢哪个?”
石生抬头看了眼摆在最高处的布娃娃,又摇摇头。
以为沈青越没发?现。
在他手心写:“都可?以。”
沈青越笑,心想果然是小女孩儿,“哎呀,我发?现个难画的,要不要试试难的?”
他指指那?个布娃娃,“给我拿下那?个。”
伙计去拿布娃娃的瞬间?,石生眼睛都亮了,不可?置信地看他。
沈青越:“想画吗?”
石生点?头。
沈青越:“行?,那?咱们买两个,师父也挑一个……”
他在店里看来?看去,选了个大号的布老虎。
准备弄回去当靠枕用。
姜竹给他做那个床上用的没腿的椅子挺舒服的,后面专门给他编了竹枕头靠着?。
不过平时坐的木椅子?坐久了就有点?儿累了,摆个靠枕刚刚好。
他往腰后比了比,大小还行?,“这?个也要了。”
布娃娃和布老虎一个精巧,一个大,都要一两银子?,布花猫半两,总共花了二两半,师徒俩高高兴兴回家。
一路上石生都抱着?她的两个娃娃开心得直晃小脚丫。
家蕙有一个木头人偶,是她小时候姜正给买的。
当初家里就两个孩子?,还都和姜竹差不多大。
姜竹爹宠姜竹,给他做小木剑,小木刀,姜正不会?,家俊又喜欢玩,后来?还把姜竹爹给他刻的小木剑玩坏了,哭了一天。
姜正赶集时候碰见卖的,就给儿子?买了木头剑,给女儿买了个木偶娃娃。
都看不出来?是男娃娃还是女娃娃,有点?儿丑,但家蕙玩了很多年。
学做衣服时候,没少?给小娃娃做衣服练手。
后来?有了石生,这?娃娃也给石生玩儿,每天都摆在她们俩床头,小姐妹俩没事就给小娃娃换衣服玩。
不过那?个是姐姐的。
石生知道姐姐很喜欢她的木娃娃,如果她想要,家蕙肯定会?给她,但她更想将来?姐姐嫁人时候,能带上她的小娃娃。
这?样到了陌生的地方?,也有熟悉的小娃娃做伴啦。
现在好了。
她也有娃娃了。
姐姐的木娃娃也有妹妹了。
沈青越看她那?有娃娃万事足的模样忍不住想起他妹妹,青鸾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不怎么玩娃娃了,不过小一点?儿时候她是很喜欢的。
他记得她房间?里摆了一床大娃娃小娃娃。
“喜欢吗?”
石生点?头,给沈青越比划。
他勉强能看懂她在说,等她长大了,画画赚钱,给师父买……好吃的?
沈青越失笑,弹了弹她脑袋,“好啊,那?你要好好学,好好画,我们十天画一张娃娃,画到不用看,闭着?眼睛也能画出来?才行?。”
石生点?头,眼睛中都是跃跃欲试。
沈青越心情很好,路上还哼了一会?儿歌。
到家时,家业他们也才到家没多大会?儿,他们刚送了刘小丫和刘小宝回去,到家正跟吕香梅说他们的相处情况呢。
午饭的饭钱家俊和姜竹各付了一半,逛街他给刘小丫买了对银耳环,刘小丫则给家蕙和石生都买了绢花,给家业和刘小宝买了零嘴儿。
家俊对刘小丫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怎么看怎么喜欢,家蕙则更客观点?儿,边调侃边汇报她的近距离观察。
吕香梅对即将结亲的准儿媳妇也是相当满意的,就是不在一个村住,了解的还是不多,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多出去玩几?趟,是什么品性,合不合得来?,就看出来?了。
现在她还是挺满意的,是个懂事大方?的好姑娘。
“人家瞧我哥那?顿傻吃,就说明天做些葱油饼带上,咱们去爬山路上饿了也好垫垫肚子?,”家蕙瞥家俊一眼,“按你这?饭量,人家大半夜就得起来?准备了。”
家业大声嘲笑。
家俊:“她们家做饼本来?也是要早起的……”
他们家做豆腐也是。
真是……注定的缘分?。
家蕙:“呦,那?我明天告诉小丫你不领情。”
吕香梅锤女儿,“别给你哥捣乱。”
家蕙:“我可?不敢。”
几?人又是一阵地笑。
“聊什么呢这?么开心?没进门就听见你们笑了。”沈青越下了车,把石生抱下来?。
石生抱着?娃娃噔噔噔往她娘和姐姐那?儿跑。
“哎呀!怎么又给她买东西了?”吕香梅吓了一跳,这?种?娃娃可?不便宜,下意识就从身上翻荷包:“多少?钱啊?”
沈青越:“那?是我们的画具,给她画画用的。”
吕香梅:“……啊?”
沈青越:“他们读书要用书,我们画画要用娃娃。”
说着?,他指指车上的布老虎,“我也买了一个。”
一院子?人:“……”
连坐在屋门口编草鞋的姜竹奶奶都无语地看了看他。
吕香梅充满疑惑,小声问石生,“真的?”
石生有点?儿为难,想点?头又想摇头。
她觉得是。
又觉得其实也不是。
沈青越:“十天要交一张画!要收的!”
石生点?头。
吕香梅回过味儿来?了,画什么不是画,家里东西多呢,干嘛非得要画什么娃娃,“哎呀,你这?人,竹子?你也不拦着?他们?”
姜竹装没听见,叫了声奶奶,往外掏点?心给她。
说是给他奶奶的,大嫂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姜竹奶奶愣了愣,到底没拒绝,“你有吗?”
姜竹:“有,都买了两份。”
姜竹奶奶:“嗯。”
姜竹把东西放下,就没话说了。
沈青越适时转移了话题,“我们要再找一个人砍竹子?,家俊有空吗?”
姜家俊:“我?”
原先姜竹就问过他,不过他早上得帮忙做豆腐,还得赶着?车去送豆腐,有时候订豆腐的人多了,说不好就忙到快中午了。
偶尔几?天进山给姜竹帮忙摆摊卖卖东西还行?,天天砍竹子?,他怕耽误姜竹的事,就没答应。
沈青越:“你送完豆腐回来?再去就行?,我们就那?几?个人,多了也弄不过来?。”
家俊:“那?行?。”
沈青越:“行?,那?就说定了,工钱给你按六十文算。”
家俊:“啊?不用不用,按半天给我就行?了。”
沈青越:“开工要给六哥涨工钱呢,给你多少?你拿着?,多攒点?儿,娶媳妇用。”
家俊嘿嘿傻笑,“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你们别多给。”
沈青越:“放心吧,哪天忙了,你再帮他们刮刮篾条。”
家俊:“行?,那?我真来?了啊?”
姜竹点?头,“嗯,后天我教你。”
家俊傻乐。
吕香梅也高兴。
要不是他们家做豆腐卖豆腐离不开人,她都想跟梁玉兰似的上山干活儿去了。
一天六十文,多好啊。
昨天发?了工钱,隔壁院子?梁玉兰笑声都快传天上了,还破天荒地给他们院端了整只卤鸡。
现在好了,家俊也能干了。
攒一攒,这?样将来?无论他们想买地买牲口,还是翻盖房子?,都能有个家底。
第143章不累
酱酱借出去了,山神生?日当天他们俩也?懒得下?山。
沈青越要?睡懒觉,压着姜竹不让起,姜竹干脆抱着他睡回笼觉,不想一口气?竟然睡到快中午。
睡醒了觉得骨头都软了。
他赶紧起来拜山神摆供品。
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做。
“这会儿他们估计都爬一半山了。”沈青越伸个懒腰,看看天色,“这么好的?天气?,咱们俩野餐吧?”
“野餐?”姜竹下?意识想到湖边。
沈青越现在爬山速度已经?比一年前?快多了,常走的?路也?如履平地,但是翻山去湖边,没有酱酱,他走起来肯定比较费力。
何况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
这季节山里?都是带仔的?野兽,也?比较凶。
沈青越猜到了他想什么,笑道:“不去湖边,就去竹林边找个风景好的?位置。”
食物是现成的?。
等香烛燃完,山神就算吃过了,他们端走山神的?剩菜,再烧点儿热水泡个茶就行。
不用走远,都不用背东西,沈青越直接抱上防潮垫儿,再拿一张床单,往西走了不到十分钟,找到一个平坦的?小坡,“就这儿了!”
姜竹:“……”
这个位置极妙,妙到他找块儿木板当托盘,直接把饭菜茶壶茶具一次就都端来了。
第二趟沈青越搬来了他的?布老虎当枕头,姜竹搬来两把椅子。
他们俩背靠着房子的?方向坐,保证只能看见山景看不见房子,营造一种出门在外的?感觉。
姜竹给他搬了椅子他不坐,非要?歪坐在垫子上,靠着姜竹的?腿,像个昏君似的?,左手边是一碟子点心,右手边是茶壶,吃别的?还得姜竹投喂。
沈青越:“出门野餐的?感觉真不错。”
姜竹:“……”
和在床上的?区别就是天亮点儿,风大点儿?
不过有风有光,确实挺惬意的?。
没一会儿,姜竹也?经?不住沈青越邀请,和他一起并排趴下?了。
春日的?阳光照在背上,暖洋洋的?,照得人惬意轻松,昏昏欲睡。
姜树和刘三?找上山时,他们俩都快晒睡着了。
姜树稀奇:“我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沈青越打个哈欠:“晒背,养生?,没听说过吗,晒太阳有益身体健康。”
姜树:“……”
他哥,他爹,他大伯,夏天收麦子时候在地里?晒得背都脱皮了,他也?没看出来哪儿有益健康。
要?他说,还是坐着比较健康。
舒服,不累。
就像沈青越这样,想画画就画,不想画就趴着晒太阳,这才是神仙日子呢。
姜竹和沈青越坐起来了,姜树和刘三?也?不见外,直接往他们旁边盘腿一坐。
“能吃吧?”刘三?看看他们还剩大半盘的?点心。
“能,随便?吃。”沈青越调整好布老虎,当靠垫懒洋洋地靠着,“你们俩怎么一块儿来了?今天山神生?日,没去山上凑热闹?”
姜树:“不去,人太多,好不容易歇两天……”
说着他从袖兜里?掏出来一张银票,“先还二十两,剩下?的?今年肯定能还完。”
沈青越轻轻挑了挑眉,心说难怪都想混进?衙门呢。
这才几天,就有回头钱了?
他记得姜竹说姜树想买骡子来着。
他把银票收了,好奇:“你买骡子了吗?”
姜树笑得那叫一个得意,藏着什么似的?低调地点点头:“买了!”
刘三?“啧”一声,“他买的?哪是什么骡子啊?是马!”
沈青越更震惊了。
姜树嘿嘿笑,“我又不用干农活儿,马跑得还快点儿。”
不过他走了点儿门道,办手续的?时候,登记的?是骡子。
刘三?在,他也?不好明说,只嘿嘿笑着,等回头只有姜竹了再跟他显摆。
沈青越一看他那表情就知道肯定还有什么没说,不过冲那得意洋洋的?劲头就知道对他准是好事。
他又问刘三?:“你呢?他休假还钱,你还陪着?”
刘三?:“凑巧,凑巧,我可是昨晚才把货船送走,今天就马不停蹄来找你了。”
沈青越:“看竹帘?”
刘三?:“看看!”
除了茶,他来宝峰最重要?的?生?意就是《长腿鸟》的?下?本?和相关的?东西了。
今年春茶的?收获比他预期要?好得多,要?是沈青越这儿也?诸事顺利,今年他就能小发一笔财了。
又是一个喜气?洋洋的?。
都不用问,就知道今年刘三?的?茶叶生?意很顺利。
沈青越看看比在家时黑了几度,瘦了几圈的姜树和也瘦了不少的?刘三?,心里?默默赞叹,这才是想赚钱的端正态度啊。
相比之下?,他实在是太咸鱼了。
“唉……”悠闲的野餐时间暂时结束。
沈青越和姜竹带他们去仓库看竹帘。
二百多张竹帘叠放在一起谈不上壮观,不过也?相当可观了。
刘三?瞧见数量,满意地点点头,“比我预计要?多一些呀!沈兄弟,你们这真是十五天做一个?”
沈青越:“我们好多人呢。”
刘三?:“不是有挂绳吗?”
沈青越:“还没装,出库前?再装,省得放在仓库弄脏了。”
姜竹去给他拿他们从村里?收上来的?挂饰。
村里?的?姑娘们编的?大多还是常见的?花形,有人弄出来了很像鸟形状的?,但看不出来是鹤,沈青越奖励了那家姑娘一两银子,让她再接再厉,现在还没成果呢。
不过这些漂亮的?挂饰只是挂上去示意一下?,就挺显漂亮的?。
刘三?很满意。
沈青越让做的?流苏都比较长,比从小摊贩那儿买来的?络子也?要?大一些。
去外面买这样的?一个,也?得要?好几十文呢,二两六钱买一个竹帘加络子,回去和书?一起卖,一个卖个四五两银子问题不大。
他算着时间,问:“到五月能有多少?”
沈青越:“五月初还是五月末?”
刘三?想想,“月初,最晚月末!”
按池远舟的?预计,他们五月到六月间差不多就能上第二册《长腿鸟》了。
沈青越:“五六百个吧……”
刘三?:“嗯……不能再多点儿吗?你们村那么多人呢……”
沈青越笑:“又不是人人都会……”
他想了想:“你今年还要?扇子吗?”
刘三?:“要?!不过今年恐怕……”
他也?朝沈青越乐:“今年做花扇子的?肯定多,咱们得降降价了。”
沈青越:“四文一把,再低不做。”
刘三?:“行,不过我也?要?不了太多……”
一直沉默的?姜竹:“多不了。”
“嗯?”
几人都看他。
姜树记得那扇子不算难编啊,去年村里?就编出来四五千把呢,今年编得更早,怎么可能少。
姜竹:“没篾条。”
沈青越:“……”
啊,把这事儿忘了……
他们村就这几个篾匠,全在山上。
姜树:“我当什么事呢,不够去收不就好了?”
他们村没有,隔壁村肯定有啊,隔壁村没有,附近其他村子肯定也?有篾匠。
只是扇子本?来就便?宜,如果篾条再花钱收,利润就会更低一点儿。
姜树倒是兴致勃勃要?帮他们联系人。
转天听说今年刘老板还要?收扇子,村里?人还挺高兴。
反正去年他们就掏了买竹篾的?钱呢,闲着的?时候编一编,多赚一文是一文。
大家这乐观的?态度搞得沈青越有点儿汗颜。
沈青越:“要?不然今年就不收图案和帮忙卖的?钱了吧……”
姜竹:“嗯。”
今年他们不缺钱了。
姜竹:“那,别人用了我们的?图还收钱吗?”
沈青越:“别人?谁?”
姜竹:“外村的?。”
沈青越:“收!看见了就收,不收白不收,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姜竹:“……”
姜树一共休息两天,第一天上山还钱,第二天就替他们跑腿去附近村子找篾匠了。
他故意穿着县衙发的?差役服骑着马,自己一个人就搞出了好大的?声势。
他那些其他村的?狐朋狗友们瞧见了,一个个也?扬眉吐气?的?,和他勾肩搭背去找本?村的?篾匠。
在姜竹和沈青越还不知道的?时候,竟然真有篾匠跑他们村过来打听了。
不过人家不是来卖篾条的?,是来学?编花样的?。
去年沈青越就说过谁想编扇子就堂堂正正到姜家村来学?,今年,人来了,还来了好几个。
家俊领着人找上山,姜竹和沈青越简直是两脸懵逼。
篾匠问:“能学?吗?”
沈青越:“可以。”
篾匠:“那是你们帮忙卖吗?”
沈青越:“可以帮忙问,不过人家收不收,我们就不保证了。”
几个篾匠你看我,我看你,“就只帮你们村的?卖呀?”
沈青越笑:“去年在草市卖扇子的?,用了我家图案可都给钱了,我也?没帮他们牵线呀。”
这他们倒是听说了,还有人亲眼见过。
沈青越:“你们可以自己去码头问问,这样的?扇子不愁卖的?。”
“只要?学?了编一把就要?给一文钱?”
沈青越:“嗯,你们可以编别的?图案。”
有人想试试,有人有些迟疑,也?有想着不然还是就卖篾条算了。
“篾条你们怎么收呀?按斤还是按什么?”
沈青越:“我们不收,你们和我们村的?……”
他突然停了停,“我们也?收,不过收这样的?。”
说着,他到库房取了几根儿编竹帘没用完的?篾条,“要?这样的?。”
几人拿着看来看去,疑惑道:“这么细编不了扇子,你们这是要?编小东西?”
沈青越:“编竹帘。”
篾匠们愣了愣,反应快得问:“往竹帘上也?编花?”
沈青越笑:“对。”
他们又仔细看了看沈青越给的?篾条,琢磨了下?做这个要?多长时间。
“这个你们怎么收?”
沈青越:“都行啊,重量,数量,都可以,要?不然你们来山上干活儿算了,熟手一天八十到一百文,管一顿午饭,手艺差一点儿六十到八十文,也?管午饭。”
第144章盖房子(二更)
沈青越一个“要不然”把几个篾匠都弄懵了。
不过他?们中只有?一个人当场就答应了,其他?人都有?点儿拿不定主意。
沈青越一眼看中的?一个四十多岁,一看就像个能干好手的?,没怎么犹豫就拒绝了。
还问道:“我自己编花样,能帮我问问来你们村收扇子的?船商吗?”
沈青越笑着摇了摇头:“那?不行。”
对方点了点头,到?底还是没答应来山上,也没跟他?们学花样,只是决定卖竹篾给他?们村的?村民。
他?自己家也是好几代?的?篾匠,靠自己家手艺也能一天赚一百文钱,不愿意给别人干活儿。
其他?手艺好的?篾匠也差不多。
手艺嘛,他?们默认这是安身立命的?本钱,父传子,师传徒,能自己干就不愿意给别人干活儿。
每天赚一百文是不少,但?万一哪天这儿停工不干了呢?
他?们的?手艺被人偷学了去呢?
况且来这儿只能做竹帘,磨炼不出来别的?竹编手艺,一个好篾匠,要什么都会?什么都能才行。
沈青越招工失败,遗憾地送他?们下山。
走到?村里沈青越还不忘招揽:“明天我们才开?工,若是谁想来,随时欢迎。”
篾匠中还真有?几个心动的?。
和那?个当场就答应的?差不多,他?们算不上正儿八经的?篾匠,手艺基本也是家传,没专门学过,也是农闲时候才做些竹编赚点儿零花钱,平时主要是种地。
以?他?们的?手艺,是不足以?靠竹编谋生的?,出去干活儿,一天八十文钱的?活儿也极少能找到?。
沈青越这边,能保证六十文工钱还管一顿饭,已经可?以?和农忙时节做短工持平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有?些人家离姜家村太远。
何况还要上山。
几人走出去一段儿,两?个同村的?年轻人和那?个已经确定了要来的?年轻人嘀咕了一阵,又拐回来找姜竹和沈青越了:“你们这儿,农忙时候能回家忙地里的?活儿,忙完再?来吗?”
沈青越:“可?以?啊,农忙、过节我们都休息,下雨、下雪,冬天两?三个月,也休息,家里有?事说一声就行,反正是按天结钱。”
头一个冲动没多想的?这会?儿也放了心:“那?还行……”
另两?人对视一眼:“那?我们来吧,工钱……”
沈青越:“明天你们带上工具,我们看看手艺再?定?”
三人都没意见:“行。”
沈青越:“你们明天巳时前到?就行。”
三人震惊:“巳时?!”
沈青越:“嗯,巳时。”
一人问:“那?下午干到?什么时候?”
沈青越:“酉时,日落前回家。”
这下他?们更放心了。
还以?为也跟做长?工短工那?样,天亮后,差不多辰时前就得开?始干活儿呢。
巳时的?话,远一点儿也没关系。
等他?们走了,沈青越道:“其他?人也一样吧,别来那?么早了。”
姜竹:“嗯……”
沈青越:“走,去通知。”
最?后一天假期,他?们俩在挨家挨户通知“老员工”更新上班时间中度过。
不过转天一开?工,还是有?人一大早就到?了。
沈青越哭笑不得。
他?就知道会?这样。
不光他?们,连新来的?三个篾匠都差不多是早半个时辰到?的?。
天气渐暖,日出的?时间越来越早,习惯了看太阳过日子的?村民们根本就没天光大亮睡懒觉的?习惯。
不趁着天亮干点儿活儿,都对不起家里的?油灯。
沈青越干脆也不管了。
早上他?管不了,下午尽早让他?们早点儿回去。
尤其是外村的?,正好有?一个也是刘家村的?,能陪老刘头一起回去。
新来了三个篾匠,篾条的?压力一下子就轻了,直观表现就是姜松从帮他?们刮篾改成帮大嫂们拿篾条、搬东西、跑腿。
连午饭都快成姜松和姜竹做了。
见不得活堆积在那?不动的?大嫂们,一个个自己卷自己,做顿午饭一回头,看见篾条又多了,整个人都不舒服。
她们找姜竹抗议,说那?几个篾匠也得做饭,不能趁着她们挖笋、找野菜、做饭时候自己偷偷干,然后弄出一堆篾条扔在那?儿,显得她们偷懒了似的?。
姜竹:“……”
只是看见她们做饭,不想显得自己在偷懒的?篾匠们:“……”
姜竹协调了一下,中午时候,让篾匠们去帮忙挖笋砍竹子,没轮到?做饭的?大嫂们也一起在院子里附近活动活动。
但七个篾匠十二个编工本来就不平衡,她们怎么卷竹篾也用不完。
沈青越和姜竹赶紧又从村里招了四个编竹帘的?上山,填充到?工序比较复杂的?位置去。
她们跟着老手学了十多天,开?始熟练起来后,篾条和竹帘的速度终于平衡了。
沈青越和姜竹都狠狠松了口气。
有?时候他?们也挺想赖床的?,大嫂们一天比一天来得早,他?们也很有?压力啊。
尤其是一大早血气方刚想干点儿什么,才亲上没一会?儿,门被“哐哐”砸响,实在是对身体不太好。
他?们几天换洗一次床单被罩,大嫂们也觉得稀罕得不行。
还调侃过:“你们怎么天天晒被子呀?”
好在她们只觉得这是沈青越少爷生病穷讲究,还叠加一个见不得烟尘的?毛病,不讲究也不行。
不过再?这样下去,说不定哪天她们就要好奇为什么他?们俩还在一个屋子里睡觉了。
日子久了,哪怕大伙不怎么往后院来,但?哪个房间是住人的?,哪个房间是没住人的?,还是很轻易就能看出来。
天气越来越暖和,他?们的?帷幔已经该撤了。
为了隐私,沈青越一直没摘,早上睡醒连他?都觉得有?点儿闷了。
沈青越摸摸姜竹汗涔涔的?鬓角,“要不然咱们还是把村子里那?个空院子买下来吧?”
姜竹也深以?为然。
并且雷厉风行执行了。
早上他?们俩说完,上午姜竹就拉着沈青越去找里正了。
那?间宅子也算是村里的?共有?资产,卖了钱会?落到?族里,不过里正还得象征性?地问问村民们的?意见。
村民们也好奇,姜竹买那?个宅子干嘛。
沈青越:“不是他?要买,是我要买。”
“哦!”大伙儿恍然大悟:“沈先生要搬到?村里住了吗?”
姜竹:“……”
“竹子要不然你也搬下来吧,村里比山上热闹多了。”
姜竹:“……”
沈青越憋笑:“不是,咳,我的?病还是适合在山上住,我买这院子是想翻盖一下编竹帘用,这样大家也不用天天往山上跑了。”
“哦!!”
家里有?人在山上干活儿的?马上就同意了。
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
这房子越来越旧了,指不定哪天下场大雨就塌了。
有?人买了修一修,怎么都好过塌了烂在这儿。
况且这院子比姜竹山上的?前院还大得多,说不定哪天他?们又要雇人呢?
村民没人有?意见,姜竹顺利地就把宅子买了。
这回宅子是以?沈青越的?名义买的?,他?落籍没房子,总像飘着,在村里买了房子,倒是更像是他?们姜家村坚定的?一分子了。
等他?们跑了趟县城办好了文书手续,沈青越走在村里感觉大伙儿对他?的?接纳度好像又高了一点儿。
挺神奇的?。
这种“我们是自己人了”的?感觉。
很微妙。
买宅子花了二十五两?。
非常实惠。
主要还是因为里面太破了,那?些旧屋子也不适合当作坊,沈青越想要推倒了重新盖。
这样原本的?旧东西就用不到?了,里正给他?便宜了点儿,把拆出来的?旧木头旧砖瓦拿去分给村里其他?需要的?人家。
买完宅子,马上就要动手修。
再?之?后是雨季,雨季过完差不多该夏收了,都不适合盖房子。他?们又想早点儿把作坊搬下来,赶工比较急,连开?荒的?青壮们都停工过来帮他?们修房子了。
好在原本的?地基还在,开?荒也挖出不少石头,他?们要的?格局又是四方的?大屋子,并不复杂,修起来和仓库难度差不多,沈青越又舍得花钱买泥砖,全力干进展很快。
要不是他?这么急,其实他?们自己和黄泥稻草做砖会?更省钱一些,他?急着雨季前弄好,是从村里和附近村子买的?砖。
不到?半个月,墙壁就都修好了。
下面全是山石,上面是泥砖,墙缝也都抹好了。
房梁和柱子用的?是之?前姜竹存在大伯家的?木头,另外又从山上砍了些树。
只是村里的?泥瓦匠少,盖屋顶慢。
姜竹去镇上买瓦的?时候,从镇上雇了一队泥瓦匠,专门给他?们盖瓦顶。
上梁盖瓦是大事,沈青越自己没概念,姜竹有?概念也懂得不多。
还是姜大山和姜四山提醒他?们俩要买什么,准备什么,姜竹奶奶还让他?们去山神庙换了些吉利钱,上梁的?时候把那?些铜钱装进去,做上梁钱。
祭梁他?们俩更不懂,是姜大山找的?木工师傅带徒弟帮他?们办的?。
沈青越觉得挺有?意思的?,还看了看姜竹去换回来的?钱,竟然是专门的?花样铜钱,上面铸着“风调雨顺”“吉祥福寿”之?类的?文字,不是他?们常见的?通用铜钱。
而木工师傅唱的?上梁诗沈青越就更是半懂不懂了,好在需要他?参与的?内容不多,人家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木工带着徒弟站在梁上挂红布,点鞭炮,一系列不算复杂的?流程后,就到?最?后的?抛梁环节——
撒糖、撒钱、撒果子。
气氛一下推进到?高潮。
别人家上梁撒些干果、自己家做的?小点心意思意思就算了,沈青越是真给撒钱的?。
他?也不懂。
木工师傅说要撒糖、撒钱,他?就准备了。
吕香梅跟他?们说不用真撒钱,他?们俩都准备好了,图个开?心,也没多少,撒就撒吧。
姜四山也说,好歹算村里的?大户人家呢,房子以?后又是当作坊用,是该大气点儿。
到?了时间人家按流程礼节问主家要不要上去撒,沈青越也真敢应邀往上爬。
等真爬上来,小风一吹,沈青越这才觉得没有?安全绳,没有?完整的?屋顶,只踩着一根房梁柱上相当的?刺激。
站上去就觉得好像哪儿都容易晃。
好在姜竹跟他?一起上来了,稳稳地扶住了他?,“没事。”
沈青越“嗯”一声。
其实也不算太高,三米多高而已,住在山上他?也不是没往更高的?山边走过,只是这房梁多少有?点儿窄了,让他?生理性?恐高。
木工师傅喊他?们撒,姜竹一手拎着篮子,一手扶着他?,沈青越从篮子里往外抓他?们准备好的?铜钱和糖果点心。
他?们准备了不少东西,他?还十分讲究地煮了竹叶晒干专门用来包糖块儿和点心。
省得抛出来扔土里弄脏了。
平时这种事小孩们是主力军,他?们家抛梁准备的?东西好,全村动员都来捡东西了。
沈青越才开?始撒,就听见下面家业大声喊“小叔小叔这里这里!”
沈青越稍稍侧过身往他?们的?方向扔。
家业领着石生、家兴他?们唰一下冲过去,抢到?好几文钱还有?好几块儿糖和点心。
等扶着梯子下来,沈青越有?几秒腿还有?点儿软,缓过神来又觉得相当好玩刺激。
孩子们抢完了糖果点心和铜钱,又跑去鞭炮的?炮衣里找有?没有?没点燃的?,没一会?儿零零星星地又响起炮仗声。
沈青越咬着一块儿家业抢来匀给他?的?梅花糕,仰头看着开?始忙起来的?工匠师傅,他?们的?房子又进一步了!
第145章搬家
从买房子到修完,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费用也比最初沈青越、姜竹跟着?姜正来看时预计要多。
总共花了差不多六十两银子。
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赶工太急,雇人给工钱加许多东西是买的?,多花了钱。
不过作坊编竹帘的?速度也远超预期,仓库里放的?竹帘卖掉零头都够他们翻盖房子了,沈青越花钱相?当放得开。
他们这么一修,倒是给他们的?新老?员工都吃了定心丸。
原本他们也不知道这活儿?能干多久,是不是就这一季,现在?房子都盖好了,肯定是要长久干下去的?。
他们干完活儿?从山上下来,也爱到这儿?来看看。
作坊开在?村里,比在?山上对他们可友好多了,至少每天爬山的?时间都省下来了,他们还能在?家多干点?儿?自己?的?活儿?。
家里有什?么事抬抬脚就能到这儿?来喊他们。
不过紧接着?,有个小问题也随之而来。
姜竹和沈青越住在?山上,姜竹常有别的?事要忙,沈青越主要事业又是画画,肯定不能像在?山上时那样天天到作坊来。
沈青越提议安排一个管事。
姜竹还有点?儿?不适应,他们这么小个小作坊还要管事?
沈青越:“是不是会有很多事要管?”
那倒也是。
管事的?人选其实也好解决。
没?有谁技术特别突出的?情况下,在?他们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最好的?选择就是任人唯亲。
六哥姜齐,四嫂梁玉兰,还有下午干活儿?的?家俊。
三选一就行?。
虽然姜四山积极推举自己?,但沈青越婉拒了他身兼多职,还是继续担任他的?“守山大师”吧。
那个比在?作坊当小管事更气派一点?儿?。
姜四山遗憾退出。
姜竹倒是想过找他大伯,他大伯是懂点?儿?竹编的?。
不过姜大山不爱说话,其实不太适合做这个。
家俊倒是合适,和姜竹也最亲,但是他只有半天来,还要担着?自己?家豆腐的?生意,多少可能有点?儿?不能服众。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他们俩还是去问了梁玉兰。
梁玉兰自己?都发懵:“我?”
沈青越:“嗯。”
梁玉兰:“我的?妈呀!咱们村都没?有出过女管事!”
沈青越笑:“如果觉得有压力……”
梁玉兰:“没?压力!没?压力!我行?!我能行?!我的?天爷啊!”
她消化了两秒不到,嘎嘎笑着?就跑去隔壁院子找吕香梅显摆了。
沈青越:“……”
其实他们最理想的?人选是大嫂。
但大嫂家自己?有生意,今年还得张罗准备家俊的?婚事。
他们定的?婚期是明年开春前,算算要准备的?东西,还挺紧张的?。
还是别说了,让梁玉兰开心点?儿?吧。
沈青越又去跟家俊和姜齐解释。
原因也很直观,家俊不能全?天来,姜齐砍竹子也是在?竹林时间比在?院子里多。
另外……
“还有安排做饭的?事,刘师傅他们几个也不会做饭,做饭的?都是编竹编的?嫂子们,四嫂和她们沟通更方便些。”
姜齐:“嗯,她合适,管事就是得能说话,我不行?。”
况且梁玉兰当了管事,工钱还是没?他高。
他一百文,管事九十文,他还是他们作坊赚钱最多的?第一名!
姜齐暗戳戳地开心。
本来毛玉珠听说让梁玉兰当管事还有点?儿?不开心,不服气,姜齐这么一说,她又开心了。
谁叫她不擅长做这些呢。
“要是我也会做竹编,去你们那作坊干……”
姜齐马上道:“那肯定是你当管事。”
毛玉珠捶了他一下,自己?又忍不住笑:“小声点?儿?。”
姜齐:“她要是一直跟你显摆个没?完,你就领她去买卤菜,她肯定心疼钱,就顾不上跟你显摆了。”
毛玉珠又捶了他两下:“哎呀,你这个人真是,你几岁?”
梁玉兰新当了管事,正是好面子时候,这会儿?去买卤菜她肯定要抢着?付钱,然后回家自己?闷在?屋里边数钱边心疼。
想想就好玩。
不过她得给家安攒嫁妆,还得攒钱供两个儿?子读书,家才兴许在?村里读就够了,自己?也不怎么爱读,但家旺将来肯定是要一直读的?,还不知要花多少钱。
他们想想过个瘾就算了,不能故意坑梁玉兰花钱。
他们也得攒攒,不能老?买零嘴吃。他们家兴读书也不如家旺灵光,但孩子嘛,还是自己?的?好,也不用非跟那房比。反正他们俩就家兴一个,不如趁着?现在?年轻能干多挣点?儿?,多攒点?儿?,以后家兴长大了,买上几亩地种地也行,想做个小买卖也行?,无?论做什?么,有本钱总是比没本钱好干。
没?等搬下去,梁玉兰新官上任,已经积极安排起事儿。
他们作坊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在?山上需要她做主的就是安排午饭。
每天除了他们,就姜松、家业和石生来吃,偶尔家业也会领着家里其他孩子来,不过小孩儿?嘛,都吃不了多少,按他们村的?习惯,中午也不算什么正餐,垫补垫补不饿就行?。
他们几个来不来都不怎么影响做饭的?量,每天下山前,梁玉兰要问问姜竹和沈青越第二天中午想吃什?么。
想吃鱼还是想吃肉。
第二天一早上山前,她就到河边看看,瞧见谁捞鱼了,就喊一声让中午前往山上送点?儿?鱼。
想吃肉了,就让姜四山上屠户那儿?买一趟。
现在?山上有点?儿?远,不太好开口,她琢磨着?搬下去后去屠户家找一趟,以后让他们每天往作坊给送点?儿?骨头什?么的?。
他们买得不少,值当的?送一趟了。
再之后,都不用她问姜竹和沈青越了,变成他们俩每天问她中午吃什?么。
在?梁玉兰主持下,他们午饭餐标还省了点?儿?。
菜是不可能买的?。
山上只要有野菜,不可能买一点?儿?菜。
姜竹家腌多了太咸沈青越吃不了闲置的?咸菜被?她征用了。
炒菜的?时候切点?儿?咸菜进去,还放什?么盐?
新鲜的?野菜能腌的?也腌上,反正咸菜罐子都是现成的?。
她还和吕香梅讲价,每天要豆腐,得给他们算便宜点?儿?。
更绝的?是她跑去卤菜家买卤汁。
人家不卖卤汁,她就给沈青越随便买点?儿?卤菜,让人家多给舀几勺卤汁。
菜是沈青越的?,不算在?他们的?伙食费里,卤汁被?征用,相?当于不花钱多了一个香味儿?,用来炖菜就很好吃。
在?她主持下,沈青越原本定的?一人一天十文钱的?餐标,直线缩水到了五文。
最厉害的?是她竟然能保证每天有点?儿?荤腥,大家吃得还挺开心。
要不是山下房子弄好了,梁玉兰都要瞅上姜竹家院子外面一块儿?平地种?点?儿?豆子杂粮,再种?一茬菜了。
选了个吉日,大伙儿?一起往下搬。
他们的?新宅子其实相?比宅子,更像是个大仓库。
盖得最精细的?屋子,就是将来用来放竹帘的?仓房,连门都比其他几间屋子沉一些。
干活用的?屋子也比正常人家的?主屋宽大很多,每个屋子都留了较大的?窗,方便采光通风,厢房外面也专门修了有顶的?走廊,往后天气热,房间闷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在?廊下干活儿?。
他们还盖了个不算小的?厨房,将来一大群人要在?这儿?吃饭呢,得留足做饭的?位置。
除了这些,沈青越还在?每间屋子里做了壁炉。
冬天是要猫冬休息的?,但入秋天气就开始冷了,下雪停工前有炉子取暖也方便些。
除了这些,就可谓家徒四壁了。
不算厨房的?锅灶,他们什?么家具都没?。
搬过来当天,大家干活儿?用的?板凳都是从自己?家拿来的?。
还是姜竹后面把盖房子没?用完的?木头拢了拢,做了一堆木板凳,才结束了自备小板凳的?窘境。
开始这些天,每天都有过来串门瞧稀罕的?,他们作坊成了村里老?头老?太太新的?聚集地。
沈青越和姜竹每次来,都能看到一些坐在?他们院子里编草鞋、编扇子的?老?人。
看就看吧,反正也没?什?么不能看的?机密。
倒是因为他们常来,本来想上山而不能的?年轻姑娘们,也凑到这儿?来打络子了。
村口太开阔,是老?人孩子的?地盘。
一般人家里也没?这么大的?屋子,还是这儿?好,宽敞人又多。
男女老?少都有,做竹编的?大嫂们还爱在?回廊下面干活儿?,篾匠们一般都在?院子里,屋子倒是空出来给她们用了。
门口门槛上还会坐几个老?太太,有人带着?孩子过来,在?这儿?聊天说笑打络子,绝不会被?传出闲话来。
姜竹只要没?事,每天都过来帮帮忙,沈青越这名义上的?老?板倒是来得最少。
两三天来一趟。
这阵子他来了灵感赶了赶稿,闲下来了往山下一走,好家伙他的?新家都成村活动广场了。
原先在?山上,村里的?大嫂们不好带着?孩子来,这会儿?搬到山下,她们真是带着?孩子上班。
到了中午吃饭时,也难免会让孩子吃点?儿?。
沈青越不来,大伙儿?都这样,你带我也带。
梁玉兰这管事自己?都领着?闺女来。
沈青越一来,大伙都有点?儿?不好意思?。
沈青越倒是没?说什?么。
搬下来他就有这心理准备,而且梁玉兰卡着?钱卡得也挺好的?。
不管领不领孩子,每天就是那么些。
想给孩子吃,也只能让出来自己?那份儿?。
她家的?家安就是吃的?她那份,多余的?主食没?有,杂粮面馒头饼子都没?,顶多比从前多添几碗水,让小孩儿?喝点?儿?汤。
外村的?几个篾匠是不领孩子来的?,舀饭时候则会给他们多盛一点?儿?。
要是水添多了,梁玉兰就问问那些老?头老?太太们喝不喝汤。
目前没?有人有意见,他们不提,沈青越就当看不见,等有人觉得有意见的?时候再说。
反正他的?小徒弟石生中午也在?这儿?混饭呢。
沈青越画画时间集中在?上午,姜竹一般就巳时左右下来,在?院子里转转,没?什?么事就去梯田那,待到中午到院子来混顿午饭。
等他们吃完,再拎上给沈青越准备的?那份儿?,顺便领着?吃饱的?石生再到卤肉家买点?儿?菜,上山。
下午沈青越带着?石生在?山上画画,画一两个时辰,等石生画累了,注意力不那么集中了,他们俩就在?院子里玩一会儿?。
有个小孩在?,沈青越的?游戏都跟着?幼稚。
有时候家业上来接妹妹和他们一起玩,有时候姜竹回来早了跟他们一起玩。
翻花绳,跳绳子,跳房子,扔石子,木头人。
石生和家业教沈青越玩什?么他就玩什?么。
要是他们四个一起玩,能玩到天快黑了石生和家业还没?下山。
那时候就是姜竹牵着?酱酱送他们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