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理想
梁玉兰瞧见了,又好笑又无语:“炖了半头猪,你去捡了一碗鸡爪子?亏你小叔专门给你炖了个大肘子呢。”
人家?做熏肉的猎人说肘子熏出来好吃姜竹还专门挑了个大的留下炖了。
家?业:“我也?吃肘子!”
吕香梅:“给你们留着呢。”
开饭时候大人坐了五桌,孩子坐了一桌,每桌都是满满的一大盆儿炖肉,还有拆好的兔子、野鸡、野鸭。
鹿肉他们留了最?软嫩的位置切片涮来吃,不过没有能往桌上?放的锅,所有人围着一口?锅涮又坐不下,他们是在锅里先涮好了再一桌一桌分的。
沈青越自己也?是头一回吃鹿肉。
口?感吃起来介于羊肉和牛肉之间,比牛肉口?感细腻一些,也?比较有嚼劲,烤了再切片的吃起来滋味更足,大概用铁板烤或者爆炒应该也?挺好吃的。
他还挺喜欢吃的。
梁玉兰很可惜不是现杀的没接到鹿血,坚信鹿血做成血豆腐炖菜一定好吃。
猪肘子端到小孩儿那桌给他们平分了,野猪没有家?猪肥,肉嚼起来也?没家?猪嫩,怕有怪味儿,毛玉珠做菜下的香料足,大人小孩儿吃起来都挺香的,一锅肉吃完了,还泡了馒头蘸肉汤吃。
从太阳落山吃到月亮升起,大人聊大人的,小孩嚷小孩儿的,晚餐结束,酒足饭饱,一大锅炖菜都吃完了,沈青越吃得有些撑,默默揉了揉肚子,一转头瞧见家?业、家?兴他们都在揉肚子,连家?安和石生她们似乎小肚子都圆了一圈儿。
姜竹又给每人摘了只?兔子或鸡鸭,熟的生的随便挑,作?坊的员工还有常跟他们进山的人人都有,忙了快一年,眼看入冬了,算做入冬福利。
天黑了,他没多留人,嘱咐四个外村的篾匠做伴走,先把老刘头送回去。
好在两个村子都不算太远,吃完饭时间也?不算太晚,村道好走也?安全。
剩下本?村的人时间就宽裕了,想回家?的回家?,想继续喝酒还能继续喝一会儿。
家?业见他们不忙了,还惦记着他的人生难题,跑来找沈青越咨询,沈青越听得直乐。
还没十四周岁呢,就考虑起将来要干什么了。
“你有什么目标吗?或者理想?将来想做什么?”
家?业摇摇头。
沈青越:“那我赞成你哥说的,你先自己慢慢想想,想想你干什么最?开心,最?愿意做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人生理想是什么,如?果都没有,就把能干的挨个试试,选个不讨厌又能养家?糊口?的活干就行。”
家?业想来想去,开心的,愿意做的,兴趣爱好,人生理想?
他没什么兴趣爱好,爱好就是玩。
人生理想,更没了,每天吃好吃的吃到饱,开开心心算理想么?
开心愿意做的,那倒是有。
家?业:“我喜欢上?学。”
一家?人都听乐了,“你还喜欢上?学?”
家?业恼羞成怒:“我就是喜欢。”
虽然他学什么成绩都一般般,但也?不算很差啊。
学不成家?旺、姜松那样,和他喜欢上?学听课又不冲突。
家?业:“石生也?喜欢对不对?”
石生点头。
她很理解。
赵先生教的她有时候也?学不会答不上?来,但是她爱听爱学。
她和家?业一起仰头看着大人们,同仇敌忾,支持哥哥。
沈青越没忍住点了点他们俩脑门,“那就从书?院开始,以后你就是咱们书?院第三个监院了!不过你还得上?课,只?能算助理监院,帮忙的。”
家?业懵懵懂懂,“啊?那我要做什么呀?”
沈青越:“不上?课时候你跟着贾先生,他安排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家?业:“哦。”
他想了想,贾先生好像还挺忙的。
要和盖房子的师傅们商量事,要接待那些来山上?找赵先生的人,哪儿太吵声音大了他要过去提醒,看见他们跑去竹林玩要喊他们回来上?课,管给大伙儿发纸边,管给赵先生、曲先生买东西,还经常写写画画的记什么。
哦,还管打扫讲堂、藏书?房。
赵先生来作?坊这?边讲学时候,他也?要跟来忙活一天。
家?业马上?就想到他能干什么了,痛快道:“行!”
沈青越:“好好干,说不定将来咱们书?院就靠你了,兴许你能接替你小叔当第二任山长呢。”
吕香梅一听他这?不着边际的话?就道:“哪跟哪儿的事。”
虽然她闹不清这?书?院沈青越和姜竹到底是怎么算份子的,但怎么轮也?轮不到家?业啊。
不过如?果将来家?业能在书?院像贾先生、曲先生那样干个活儿,她还是挺开心的。
不用下地,每天和笔墨纸砚打交道,能穿得干干净净的就把钱赚了,在她看来那都是读书?人,都是最?有本?事的。
吕香梅越想越开心,“贾先生会的可多了,答应了你往后可得跟他好好学本?事知道么?”
家?业懵懵点头。
沈青越笑:“不用紧张,随便试试,感兴趣就干,不喜欢再试别的,家?里有的随便试,没有的想学什么也?能学。”
不是有什么就要继承什么的。
他们家?公司他就从来没兴趣过。
定太早了不是动力就是压力,才十三四岁呢,要什么压力?
沈青越弹了家?业脑门一下:“作?坊、铺子,或者你想当个药商,皮货商,学手艺,做买卖,都能试试,实在不行还能回家?磨豆腐种地。”
家?业瞬时就嘿嘿笑起来了,“我肯定好好试!”
沈青越忍不住也?笑:“嗯,等着看你表现。”
时间不早了,姜竹奶奶开始打瞌睡了,姜大山要送老太太回家?,也?催他们俩早点儿上?山,早点回去休息。
明天是赵先生讲课的日子,有得忙呢。
姜竹看看一院子还没收拾的桌椅餐具,想收拾收拾再走。
吕香梅催他:“走吧走吧,我们收拾。”
梁玉兰也?道:“放心吧,有我看着呢,借来的桌椅一会儿就还了,剩下的都放库房里,厨房我收拾妥当再走,不用操心。”
姜竹点头,去盆里拿了一只?煮好的肥兔子要给赵先生祖孙俩带上?去。
回去太晚他们睡了就吃不上?了。
姜竹:“那我们走了,大伯,二伯,四伯我走了,你们回家?时候想吃什么也?拿。”
“快回去吧!”
不过到收拾完,除了姜竹特意留出来给他们的鹿肉,还有几个没炖的猪蹄,剩下的东西谁也?没拿。
姜竹的几个堂哥堂嫂还把要风干的兔子、鸡鸭都挪到库房挂起来了,省得在院里晚上?有野猫偷吃。
东西都收拾好,院子也?扫干净了,他们才锁上?门回家?。
另一边,姜竹和沈青越边走边聊着家?业。
别的另说,他们的书?院将来基本?是确定要留给族里的。
这?个时代,凭一人一家?书?院很难长久,交给一族比交给一家?要靠谱。
如?果家?业对书?院感兴趣,培养他来继承一任院长也?不是不行。
不过前?提是他真的想干才行。
沈青越:“我们也?没比他大几岁,等咱们老了再说吧。”
姜竹笑,他都没想过这?些。
现在他只?想怎么把书?院建好建起来。
姜竹把兔子放到另一只?手,空出靠近沈青越那边牵着他的手晃了晃。
沈青越回手捏了捏他,“月黑风高?夜,四下无人时,多适合干坏事,可惜外面有点儿冷,要不然咱们回家?再继续?”
姜竹:“赵先生和舒云在呢。”
沈青越失笑,“哎呀呀,好委屈呀,你再忍忍,赵先生说冬天他要回山下住呢。”
姜竹眼睛唰地瞪大了一圈儿。
“哦呦呦,小姜师傅。”沈青越抬腿碰了碰他,“想什么呢?”
姜竹脸一红:“没有。”
沈青越:“没有?”
姜竹:“没有。”
沈青越坏笑:“行,那是我想了。”
姜竹:“……”
“别动呀,又没人。”
赵先生祖孙俩在山上?。
张师傅和施工的人在比书?院更靠里的竹林小屋。
山道上?除了他们俩一个人也?没有,都听不到鸟叫声。
他站定了扶着姜竹下颌贴上?去,缓而轻地亲了一下,姜竹颤了下,在他要挪开时反客为?主,把他推到道旁树上?按着汹涌澎湃地回吻。
自从上?次被家?蕙撞见,他们好久没在外面亲过了,沈青越有些好笑地抚着姜竹的背。
月黑风高?夜,四下无人时,可惜太冷了。
到家?时,好哄的姜竹已经心满意足高?高?兴兴去给赵先生温酒了。
爷孙俩还没睡,赵先生点了灯在给赵舒云讲故事。
讲的还都是些类似沈青越小时候看过的成语故事那种,一个典故的前?因后果,有什么教育意义。
也?就头几遍听,或者像赵舒云这?样的年纪能听得津津有味。
沈青越也?拉过来椅子凑来听,还给赵舒云撕了条兔腿,瞬间把半教育性质的爷孙交流变成茶话?会,等姜竹过来,还端了叠瓜子来。
赵先生直摇头:“快睡觉了,吃这?么多不好克化。”
沈青越:“不要紧,年轻人胃口?好,您老人家?尝尝味,我们多分担,舒云,多吃点儿,多吃肉长得高?。”
赵舒云看看他爷爷,见他爷爷没说什么,才向姜竹、沈青越道谢开始斯斯文文又快乐地啃兔腿。
一起住久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赵舒云比才来山上?住时活泼多了,但依旧是个很讲礼貌的小朋友,吃东西都规规矩矩的。
沈青越忍不住问道:“舒云,你最?喜欢吃什么?”
赵舒云疑惑地看他:“最?喜欢?”
沈青越:“嗯,你吃最?爱吃的东西也?这?么吃么?”
赵舒云茫然地眨眨眼,低头看看他啃掉了一块儿的兔腿,不知道“这?么吃”有哪里不对。
沈青越:“你喜欢吃什么?哥哥给你买。”
赵舒云想了想:“我想吃白?米饭。”
沈青越:“白?米饭?就这??”他们平时也?吃呀。
赵舒云点头。
他其实最?想吃他娘煮的家?乡的白?米饭。
沈青越:“白?米饭,行,好说,明天就给你做。”
赵舒云:“谢谢。”
他想了想,觉得这?样不够礼貌,也?问:“沈先生你喜欢吃什么?”
沈青越:“我……”
他顿了顿,笑道:“我喜欢吃竹笋。”
赵舒云:“竹笋?”
沈青越:“嗯。”
他朝也?竖着耳朵听的姜竹瞥了一眼,视线默默往下面挪,在某处停了一瞬,再轻飘飘转开。
赵舒云:“那等冬笋长出来我去帮你挖竹笋吧!”
沈青越:“好呀。”
第182章赵先生集
第?二天一早,家业早早起来?把他们要卖的东西装好,喊家俊帮他抬箱子搬到?村口去。
石生穿得厚厚的,还裹着碎布拼接的大围巾,戴着今年新做的棉帽子,提着她和家蕙一起做的小手串、花样?络子也跟着哥哥到?他们的摊位上摆摊。
她们打络子比作坊编竹帘要快,作坊用不完的,就拿到?小摊来?卖,每次沐休集市能卖十?好几串。
平时他们上课没时间来?,祖奶奶看摊子也给她们卖,石生每天都能赚一点零花钱,有时候一两文,有时候能十?几文,集市时候运气好能赚几十?文。
她的零花钱除了爹娘哥哥姐姐小叔和师父给,大多都是这么?攒来?的。
她已经攒了两百多文了,再?攒一点儿就够买麻絮给大家做暖袖了。
祖奶奶、娘和姐姐的要绣花。
爷爷、爹、哥哥、小叔和师父的不用绣花。
师父的可以用鲜艳的颜色,绣只小鹤或者小狗。
还可以给师父做个靠垫。
头一天晚上石生就掰着指头在算需要多少布料多少麻絮,还抱着娃娃把小荷包里的钱全倒出来?数了一遍,明天要多多赚钱。
为了吸引人,早上出门她把小拨浪鼓也拿出来?了。
她不会吆喝,摇摇拨浪鼓也能吸引人。
吕香梅乐意见她出来?玩儿,赚不赚钱是其次的,多见见人,不怕生。
怕她冻着,吕香梅给她裹得严严实实,跟着她出来?把她送到?摊子上。
平时都是家业领着石生,今天家业要去作坊那儿给贾先生、赵先生帮忙,还鼓动着姜松跟他一起去,他们俩不在,吕香梅有点儿不放心。
帮着把桌子摆好,挂东西的竹竿捆好,她又叮嘱石生:“别乱跑,就在摊子这儿玩,要是冷了你们就早点儿回来?知道吗?”
石生点头。
“说不明白就找祖奶奶。”
石生再?点头。
他们的小摊子紧挨着姜竹奶奶天天摆那个小摊子,老?太太能帮着照看两个摊子,不过他们老?的老?,小的小,吕香梅还是有点儿不放心。
家业就心大多了,利落地把要卖的东西都摆出来?,把空箱子往地上一放,从里面掏出垫在最下面的小毯子铺上来?,给石生当板凳坐:“一会儿姜壮壮和姜田还来?呢,有人买东西你就让他们说。”
石生点头,不止姜壮壮、姜田来?,赵舒云、卫元也会来?。
他们的小摊子一人占一块儿,凑一起各卖各的,不忙的时候留一两人看所有人的东西,其他人跑去帮人牵马停车,忙的时候则互相帮忙。
石生卖她和家蕙做的小东西,姜松卖自己编的扇子、小竹篮还有他爷爷奶奶做的走马灯。姜壮壮、姜田卖自家晒的菜干,卫元卖他奶奶编的草鞋晒的鱼干。
赵舒云没什么?可卖的。
他和石生都给姜松的走马灯画画。
赵舒云画的是小时候他爹娘爷爷教的小画,石生是临摹沈青越的画。
作为沈青越的亲传宝贝徒弟,石生临摹他的画,他不另收使用费。不过卖掉他们画了图的走马灯,每卖一个姜松给他们俩五文钱的画稿费。
沈青越和赵先生都鼓励他们多画多练画着玩。
画画除了天赋和热爱,也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自己练习和做作业不一样?,做作业又和要拿去卖钱的动力和压力不一样?,平时再?怎么?认真都不如马上要拿去卖给陌生人刺激注意力。
要不是天冷了,沈青越想给他们俩摆张桌子让他们在村口边摆摊边画写?生了。
今天姜松也要去作坊那,他本来?不太放心让这几个小不点看摊子,但家业一句话就把他给勾跑了。
家业说,“你不好奇赵先生讲什么?吗?”
他好奇的。
家业:“听不懂多听听说不定就懂了。”
姜松心动了,把他的摊子交给赵舒云帮他看。
没一会儿,几个小孩儿来?齐了,家俊也帮他祖奶奶把东西都搬来?摆好,才匆匆回家装豆腐去镇上送。
回来?时他还要拐到?刘家村帮刘小丫两个哥哥装点蒸饼过来?。
全村都忙忙碌碌的。
姜竹他们也在村口摆上摊了。
还摆了两个。
一个卖昨天才收拾好的各类山货,一个专门卖还活着的野兔、野鸭、野鸡之类的。
鹿、野猪和已经死?掉的猎物昨天已经处理了,除了昨晚吃的,剩下的全都拿去做熏肉、腊肉了。
三只活羊姜竹不卖,两只麂子昨天被一个不差钱的书生给买了。
皮子他们还没收拾出来?,暂时不急着卖。
今天就卖山货、活物和从山民们那儿收来的肉干、熏肉就行。
他负责卖山货、肉干,江宏明兄弟俩负责卖活物,摊子就摆在姜竹奶奶旁边。
吕香梅瞧见姜竹今天也在这儿,顿时放心不少,这才匆匆忙忙回家帮忙去了。
今天要豆腐的人也多,家蕙去送了。
她兄弟怕忙不过来?,说要带儿子、女儿过来?帮忙,趁着这会儿人还少,她得先去街上帮他们把位置占好,先卖一会儿豆浆、豆腐脑。
作坊里,梁玉兰边吃着包子边把今天讲课要用的板凳一排排摆出来?,没一会儿,贾家、曲家大人孩子也搬着板凳来?了。
梁玉兰:“不着急,他们从镇上、县城过来?还有一阵儿呢,赵先生还没下来?呢。”
家业和姜松跑来?了,家业:“赵先生下山了,和沈先生在面摊吃面条呢。”
梁玉兰:“一大早就吃面条?”
家业:“赵先生说要讲一天,怕饿。”
梁玉兰好笑:“那沈先生呢?”
家业:“不知道!可能他饿了。”
几人全哈哈乐。
梁玉兰:“你们都吃饭了吗?没吃的先去吃点儿东西,天怪冷的,今天太阳也不好。”
两家都没吃饭呢,又被梁玉兰赶着去吃东西,家业追着贾文彬说他从今天就是他的帮手了。
贾文彬人都是懵的,干脆领着家业去面摊找沈青越问?问?是怎么?安排的。
梁玉兰摆好了凳子去把屋里的炉子点上。
天冷了,赵先生讲课的位置从院里搬到?了屋里,为了暖和从上次起他们就把炉子都生上了。
炉子边的三排位置是给年纪大的听众准备的,年轻力壮身体?好的,就往靠外的位置坐坐吧。
收拾完桌椅,就开始切姜。
今天是个多云天,还有点儿起风了,早上姜竹特意来?了一趟,让今天多煮点儿姜汤,若是谁觉得冷了,可以过来?舀碗姜汤。
而村口、村里卖东西的大小摊子全然无惧这点儿严寒,满含期待地迎接他们已经逐渐习惯的“赵先生集”。
赵先生开课时间是巳时,提前到?了和村里住的可以趁开课前找他问?别的问?题,从辰时起,作坊人就开始变多,还有连饭都没吃,揣着个饼子或鸡蛋跑来?作坊吃的。
瞧见厨房有汤,开朗地跑来?要汤喝,不好意思的则在远处看着,瞧见真能要到?,才慢慢往厨房来?。
太阳开始升高时候,村子里人开始变多。
除了专门来?听课的,还有附近村来?买卖东西的、跑来?凑热闹玩的,乌泱乌泱的一波又一波。
到?了中午,还有专门跑来?他们这儿买东西吃的小孩和小年轻。
和他们村议亲的人家没说定的悄悄借着凑热闹来?看人,说定了的趁着忙来?表现,姜竹忙得晕头转向,都没发?现一上午有三个媒婆领了人来?看他,倒是有人找他打听沈青越,姜竹一下子警惕了,对不买东西还在摊边晃来?晃去问?东问?西的大爷大娘表现得十?分冷淡。
中午他喊家俊替他看会儿摊子,自己买了饭菜跑山上跟沈青越送了一趟,没让他下山。
沈青越稀奇:“你怎么?又上来?了?”
不是说好他下去找东西吃吗。
姜竹:“人太多了,今天冷,别出门了。”
沈青越也乐得轻松:“行。”
姜竹看了看客厅的炉子,早上他也把炉子点上了,稍微暖和点儿,沈青越也能持续有热水喝。
他又跑去后院搬了几块儿木头来?,陪沈青越吃了顿午饭趁山上没人亲了他几下才跑了。
一天过去,他们活着的猎物几乎都卖完了。
到?晚上收摊只剩下几只个头小的野鸡了。
江宏明捆了捆打包便?宜卖给卤肉家,反正他们家是按个头或者切块称斤卖肉的,不介意小。
收了摊,姜竹先把姜奶奶和石生送回家,小姑娘今天生意挺不错,挂出来?的小东西卖了一多半,还帮着赵舒云把走马灯都卖完了。
家业和姜松也跑来?帮忙,一见面先道:“小叔,当监院好累啊!”
姜竹听笑了:“不是就在作坊帮忙吗,怎么?累了?”
家业:“他一直给新来?的人找地方坐,还要告诉他们哪儿有茅厕,中午好多人问?我哪家饭菜好吃,村里的客栈什么?时候能住,说的我嗓子都累了。下次咱们也在作坊门口放个指路牌子吧?”
姜竹:“好。”
不过年前讲课应该只有一次了,再?之后就太冷了,无论考虑别人还是赵先生的年纪,都不适合吹着冷风讲课了。
书?院差不多再?上半个月课也该放假了。
县城里的书?院会上到?腊月,不过他们只是开蒙,学生年纪也小,可以早点儿结束。
冬天谁想多学点儿什么?,可以上赵先生家里再?学。
昨晚睡前赵先生还提了一嘴想趁着冬闲编一编《幼学童蒙》的第?二本,再?理一理明年教什么?课呢。
正收拾着,有几个外村的青壮过来?问?:“你是姜竹吧?你们山上现在缺人盖房子吗?”“你们村客栈弄差不多了吧,还找人干活吗?”
姜竹被问?得一怔。
山上是缺的,不过得问?问?张师傅的安排,客栈这边好说,姜竹让家俊、家业他们送石生他们回去,他领着人去找里正问?问?。
客栈也该上梁了,这几天张师傅都被喊来?这边帮忙了,只今天村里忙着招待人临时停工一天。
一说来?意,里正先问?了问?他们都是哪个村的,从前干没干过木工、泥瓦。
附近几个村子自己家房子都收拾完了,趁着下雪前想找活儿干的,要么?得去镇上,要么?得去码头,相比之下,来?他们村算是最近最方便?的。
问?清了情况,里正叫他们明天就来?。
他也想赶在下雪前把客栈盖好,等明年开春就能开张。
倒是他们山上不怎么?急,新盖的讲堂地面和墙都弄好了,琴室也在修了,他们不急着上梁,冬天先砍树把需要的木材准备好,开春解冻他们就能上梁铺瓦了。
现在他们暂时在山上搭竹屋住着,天越来?越冷,正好等讲课结束,在村里借住的书?生们都离开了,就能空出地方给他们借住了。
第183章装修
忙完集市,活物就只用操心那三只羊了?。
姜竹、江宏明都没空养,姜大山看了?看那三只羊都还算精神?,干脆把羊牵到他们?家的牲口棚,先替姜竹喂着?了?。
等下?雪了?先宰一只,腊月宰一只,年前再宰一只,一冬天都不?缺羊肉吃。
都收拾完,把剩下?的东西全搬回仓库放好,姜竹到江宏明家盘了?下?账,剩下?的山货他们?按出钱比例分一分,就只等卖了?药草再分下?钱,他们?俩今年主要的买卖就能?告一段落了?。
江宏明将银票和碎银子收好,问道:“明天你们?就上码头去了??”
姜竹:“嗯,我顺便把药草带过去。”
江宏明:“行,那我就不?用再跑一趟了?,对了?,你到码头看看有白芷吗,要是?有帮我捎上十斤。”
姜竹:“你弟弟用?”
江宏明笑盈盈点头:“是?呀。”
今年村里条件好了?,一入秋都想?进补,去年孙大夫教给宏亮那个?做调料的方子村里人都挺喜欢,有人问宏亮还会不?会配,他给弟弟买了?个?药铺用的小秤,买齐了?香料和草药,今年他们?家一直在卖料包。
一包能?赚一文钱,入秋来一天能?卖个?两三包,最近卖得更好了?,还有外村的人来买,赚的钱都足够给宏亮买读书的纸笔了?。
最近他还自己琢磨了?一个?新方子,是?治风寒的,不?知道能?不?能?用,写了?信托马五爷给孙大夫看看,还没收到回信呢。
姜竹答应了?,顺便也买了?几包调料拿回家,那个?炖料包味道不?错,冬天下?雪不?好下?山的时候,他们?在山上也能?做肉吃。
第二天姜竹、沈青越叫上姜家俊先装了?五十张竹帘,八盏走马灯,和他画的“海报”到码头布置。
几天过去,展馆又更新了?模样。
外面卖瓷器的摊子摆得更整齐了?,一个?个?小摊子像草市似的如格摆开,还夹杂了?一些?卖旧衣、卖杂粮、卖鱼、卖柴的小摊子,像个?固定集市了?。
不?过可能?因为天气冷,江边风还大,人不?是?很?多。
有生意的还好,没生意的摊主都缩着?膀子团成?一团,还有绕着?自己家摊子又走又蹦来取暖的。
展馆内温度也不?比外面高多少,但好歹有墙能?挡风,体感比外面要舒服多了?。
面朝江面的一侧摊位也都关着?窗户,只有餐食铺子到了?中午、傍晚才开窗,饭菜的香气飘出去,都自带广告效果。
饿肚子的船夫、乘客看着?旗幡飘飘的展馆本就新鲜,再闻见饭菜的香味儿,看见热腾腾的炊烟,不?赶时间的都扛不?住要靠岸看看。
上次来展馆内卖吃食的铺子开张的不?多,这会儿全都开张了?,进门先是?免费的茶水摊,旁边紧挨着?可以点菜的中档到高档餐馆,靠江一排都是?吃的,还有宝峰县特产的小吃摊,一眼扫过去有已经做好了?买了?马上就能?吃的小吃,也有现点现做的,不?输县城内的大餐馆,鸡鸭鱼肉,汤水点心,样样齐全。
再一看价钱,也不?贵,甚至因为县衙为了?招揽这些?吃食铺子来头两年不?收租子,加之?附近村子的菜价、肉价都比县城低,有些?菜卖得比县城还便宜点儿。
家俊一路走一路看,都看馋了?。
这可比他们?村卖的吃的丰富多了?呀!
各种香味一个?接着?一个?地?往人脸上扑,这哪儿顶得住。
看,沈先生就顶不?住。
进门没找到自己家摊子呢,先跑去买了?份儿鱼糕,又买了?份儿水煎包,走了?没几步,又看上人家正在炸的小鱼了?。
家俊腹诽,等找到地?方,沈先生就吃饱了?。
吃食铺子对面是?面积更大的各类铺子。
先前地?上摆的都是?瓷器,快正式开张营业了?,这会儿瓷器都已经归拢到了?各家的摊子内,不?再满大厅乱摆。
除了?瓷器铺子,还有卖玉石的,卖纸的,卖药材的,卖茶的,卖布的等等。
而占位最好,摊位最大,也最讲究的几家还在布置着?。
最中间的是?县衙的展位,里面已经摆上了?博古架,错落有致地?布置上了?宝峰最名贵的茶、茶器、玉雕、药材、皮毛,还挂了?几张宝峰县的画轴。
摊位的分布应该是?安排过的,除了?中间这几大家的摊位,其?他的卖什么品类的铺子都集中在一起,像他们?家摊子附近都是?卖纸、笔之?类的。
卖瓷器的一边都是卖茶的,另一边全是?卖玉石摆件的。
路过县衙的展位时沈青越往里瞥了?一眼,发现一把椅子上竟然还摆了?张虎皮,也不?知道他们?县令大人是?从哪儿搜罗来的,还是?哪家捐来显摆的。
和他们?一样停下看的人有好几个?,碍于门口有值守的官差,大多人只敢站在外面往里瞧,并不?敢近前去细看。
“那是老虎皮吧?”
“那还能?有假?”
“宝峰县还有老虎呢?”
“怎么没有,深山里啥都有。”
也有不?知是?来吃饭,还是?好奇下?船来的参观的外地?人问:“你们?这儿有虎皮卖吗?”
本地?人道:“没瞧见,往前那片都是?卖皮子的,你上那儿瞧瞧,外面街上也有皮货铺子,鹿皮、狐狸皮都有。”
“多谢!”
沈青越很?欣慰,不?错,这才一开始展馆已经初见成?效了?。
他们?家摊位上木墙和门已经装好了?,和池远舟那间铺子用料、款式一模一样,不?细看还当是?一家店呢。
书架也已经摆上了?,池远舟甚至在两间铺子间留了?个?门,拉开两个?店就能?互相串门,沈青越瞧见了?也没意见,这样他们?互相看得见,谁家有事还能?彼此?帮忙看门照顾生意。
池远舟这会儿不?在,不?过他们?家铺子已经开张了?,还挂了?个?乘舟书铺的牌匾,有个?小伙计看着?店。
店里布置像他先前说的,靠近他们?店铺这边摆了?一架子的《长腿鸟》和《幼学童蒙》,其?他架子上则全是?话本子。
这会儿正有客人在挑书,沈青越探头一瞧,这位手里拿了?好几本了?,正在翻看《长腿鸟》。
他过去和小伙计打声招呼,让姜竹先把画框固定好。
池远舟还是?挺够意思的,铺子里打扫过,很?干净,不?用他们?再打扫,摆上东西就能?用。
为了?好拿,画框姜竹没钉上,他们?带了?工具过来,现场装上就行。
一张画,一张字,用架子固定好,插进厚木板做的支架当底座,就能?搬出去摆到门外了?。
沈青越看了?看效果,还不?错。
只是?纸有些?薄,回头还是?先找人裱一下?再摆出来,视觉效果应该能?更好一些?。
赵先生写在薄纱上的字效果就很?好,稍稍侧些?看字迹清晰,保证路过能?看清,从正面看又是?通透的,不?遮挡后面的店内空间,“长腿鸟”三个?字写得又十分见风骨,字即成?画,怎么看怎么赏心悦目,以后还可以找赵先生这么写!
他们?把画一摆出来,池家那小伙计眼睛都亮了?。
沈青越笑问:“摆中间吧?”
小伙计:“好好好!”
摆到两个?铺子中间不?影响进出门,还能?给两家宣传,小伙计顿时觉得他们?家少爷这朋友真够意思。
沈青越从他们?书铺搬了?椅子过来,让姜竹踩着?椅子把竹帘挂起来。
一口气挂了?六张,沈青越觉得有效果了?,让家俊看着?店,他和姜竹去逛逛各处摊子,看看能?不?能?买些?东西把店铺布置起来。
这边瓷器、摆件、笔墨什么的都能?买到,回头缺什么他们?买来再补就是?了?。
逛了?一圈儿,沈青越很?快看好了?笔墨砚镇纸花瓶笔架桌上的摆件熏炉。
展馆靠后的位置还真有卖家具的,老板说他们?家铺子在县城,最近展馆各家摊子都要用东西,他们?干脆也来这儿租了?个?位置试试看。
桌子椅子挺多的,沈青越过去挑了?张长书案和配套的椅子。
第一趟他们?先买了?桌椅,让店家派伙计帮忙给送来。
桌椅都和他预期设想?的不?太一样,先前画的草图就不?太适用了?,沈青越摆了?好几个?位置才琢磨定了?,又和姜竹去把先前看好的东西一样样买回来。
摆上笔墨纸砚,他到隔壁拿了?一本儿《长腿鸟》展开摆上,沈青越坐下?试了?试,觉得缺个?烛台。
姜竹又去买了?烛台。
有了?烛台,他又觉得同一张桌上再放熏香炉不?合适,姜竹又跑去买香几。
然后又又又去买了?挂走马灯用的架子和小桌,一左一右错落地?放着?。
沈青越还去挑了?一张小棋桌,配套买了?一副棋和棋盘,给镇纸、熏炉买了?漂亮的底座。
茶具也买了?,还是?县衙展出的同款,摆上一看就贵。
来回跑了?好几趟,补了?两个?灯架,沈青越又瞧上一张同样一看就贵的榻。
搬回来格局又要重?新布置,摆弄好,他们?榻上配了?靠枕、小桌,桌上还摆了?本儿《长腿鸟》和小巧的装饰花瓶,另外他又放了?一个?小碟子,准备一会儿装点儿果干、点心。
最后,他还丧心病狂地?在塌边铺了?地?毯。
期间他又让姜竹和家俊把竹帘摘下?来重?新布置了?两回,亲自上手调整完,总算满意了?。
等布置完,他们?的店铺确实像谁家书房了?,完全看不?出这是?要卖什么东西。
一两银子没赚,他们?先搭了?一百多两进去。
软装满意了?,沈青越对硬装还不?满意,但整个?展馆都是?一致的,他也不?想?花太多钱,四下?看了?一圈儿,沈青越:“还得再放一个?屏风,墙上挂点儿画。”
屏风和挂画不?用买,量好尺寸他自己画就行。
还能?找赵先生给他们?写几张书法?裱起来挂上。
要不?是?季节不?对,他还想?再摆点儿绿植的。
靠墙放张月牙桌,上面摆着?花瓶鲜花正好,等明年春天吧。
家俊看得脑门青筋一突一突地?跳,小声问姜竹:“小叔,这么摆能?行吗?”
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东西的钱赚回来呀?
姜竹:“没事。”
这些?都是?放不?坏的东西,店里不?用了?回头也能?拿回家里用。
这么一比,沈青越山上的书房真是?简陋,花的钱还不?如店里一个?零头。
原来他都不?知道书房要摆这么多东西。
什么香几、茶几、棋桌、月牙桌,各式各样的博古架,插瓶、熏香炉、香插、棋、座屏、书桶,原来墨都有专门的床,灯也分那么多种,笔架能?有那么花哨。
布置完,他们?三个?都饿了?。
谁也懒得往远处走,干脆到斜对面的小铺子去吃馄饨。
隔着?条过道看他们?的店,更像逛着?逛着?街突然误入了?谁家书房了?。
沈青越对这效果相当满意。
回头他要把窗纸也换成?透明的薄纱,更方便路过的人看才行。
沈青越:“一会儿去买几块儿点心摆上去,以后桌上的点心每天或者半天换一次。”
家俊:“啊?那换下?来的点心怎么办?”
沈青越:“你吃呀。”
这年代又没假的模具,他在玉器店倒是?看见了?有雕成?果子的小摆件,一个?十好几两,够买多少点心了??
反正都要摆,还不?如买真的趁着?新鲜自己吃了?。
家俊都听震撼了?。
沈青越:“新鲜的才好看。”
他们?三个?正吃着?吃着?,池远舟回来了?,只见池远舟大步匆匆地?走过去,又猛地?停住走回来,站在他们?门口震惊地?往里看。
“这是?谁弄成?这样的?”
他家小伙计:“沈先生和姜少爷呀。”
池远舟左右看了?看没看着?姜竹和沈青越,没忍住和自家伙计嘀咕:“这能?看出来是?要卖什么东西吗?真该让我爹来瞧瞧什么才叫浮夸。”
他以为他已经领悟了?沈青越那干什么都要吸引眼球的风格了?呢,不?,他还是?太低调了?。
不?料他话音一落,身后就飘来沈青越的声音:“池兄?有什么建议过来说呀!”
第184章使用场景
池远舟一僵,转过头来尴尬地笑笑,“沈兄?瞧我,走过来都没瞧见你们。你怎么布置成这样了?”
沈青越也笑,没逮着他?调侃,淡定道:“展示使用场景呀,不好看吗?”
池远舟:“……”
沈青越:“好看吧,你要是觉得好看,瞧见什么自己家没有的是不是也想?要一个??”
池远舟琢磨了一下他?所谓的“使用场景”,还是有点儿不理解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看到竹帘谁不知?道怎么用呀,需要专门布置成这样吗?
沈青越觉得很有必要。
现在他?们家作?坊每天产量就那么些?,他?来码头开?铺子?也不是搞批发?的。
零售他?要五两?一张。
要是摆地摊似的摆出来,在展馆这个?环境里,谁都要砍价觉得贵。
把他?们家竹帘和一百多两?的东西放到一块儿,才会让人先入为主觉得这东西本来就是该在这儿,本来就是这个?价钱。
沈青越:“不过你说得对,东西太多就看不出来是卖什么了,一会儿我贴个?标签。”
池远舟讪笑,就嘀咕了一句还被听到了,他?怎么就没往后面看看呢。
吃过饭,沈青越竟然?真的研墨写了两?张纸条——“长腿鸟联名优质竹帘:如鹤行,见天地”“幻梦走马灯”。
池远舟:“……”
沈青越将纸条分别夹进竹帘摆到灯前,还热情道:“池兄再给点儿建议呀。”
池远舟心想?,没什么建议了。
他?又不是正经读书人,他?家那书房布置的还不如这儿呢。
倒是他?爹的书房布置得不错,摆的全是值钱物件,不值得参考。
他?想?了想?,“这香差了点儿,回头我给你拿点儿好香熏着。”
沈青越:“你家还做香?”
池远舟骄傲道:“我家夫人喜欢熏香,她嫁妆里有个?脂粉铺子?,后面又开?了个?香铺,复原了好些?古香呢!”
沈青越:“那你怎么不拿来卖?”
池远舟:“……”
他?原本也没觉得书铺适合卖熏香呀!
沈青越这么一弄,倒是给他?提供思路了。
“唉?这是卖什么的?屏风吗?”有操着一口浓重口音的外地人经过,驻足停下,好奇地看起了沈青越摆在外面的画。
这是什么风格,没见过。
沈青越:“不,我们是卖书的,书名叫《长腿鸟》,兄台没听说过吗?”
那人被他?问得一愣:“没有呀,很出名吗?”
沈青越:“是呀,很出名。”
家俊听得都不好意思了。
沈青越神色无比坦荡:“要进来看看吗?”
外地人估计也被他?说得不好意思,也有些?好奇他?口中很出名的书到底是个?什么,怎么起这样怪的名字。
池远舟引他?进书铺,拿了本儿上册给他?,外地人一看也愣了,竟然?是画!
他?翻了翻,竟然?全本儿都是画!
他?饶有兴趣地看起来,没一会儿还把来找他?的朋友也喊过来,回乡探亲的一伙儿凑在书铺一口气?看了小半本,其他?路过的人瞧见这儿围了这么些?人也好奇来看。
还有看过长腿鸟的,一见门口的大海报,脱口而出:“长腿鸟!”
这下那外地人也信了,这书确实挺出名的。
走前他?们一人买了一套,还买了几?本话本子?准备在船上打?发?时间。
下午有领着孩子?来码头休息吃饭的,买走了他?们一盏走马灯。
看到了回头钱,家俊终于有笑容了。
一盏走马灯三两?,他?好歹是不心疼沈青越非要买的那像花一样死贵死贵的点心了。
能布置的都布置好了,沈青越让家俊四处转转,顺便看看能不能遇到姜树。
池远舟说姜树就在码头当值,每天都会来展馆逛几?圈,不过他?们来小半天了还没看见人影呢。
家俊:“我去逛?”
沈青越:“你想?歇一会也可以,现在也没什么客人。”
又是赶车又是扛东西,还一个?劲儿地搬东西摆东西也挺累人的。
家俊:“那我……那我还是去四处转转吧。”
他?也挺好奇那些?铺子?都是卖什么的。
但他?又不好意思让沈青越这个?老板看店,他?一个?打?工的去闲逛,怎么想?怎么不合适。
家俊挠挠鼻尖,说完了都不知?道这么说行不行,忍不住看了看姜竹。
沈青越也问姜竹:“你去吗?”
姜竹想?了想?,“我也去看看。”
沈青越:“去吧去吧。”
有姜竹做伴家俊自在多了,“你平时在山上都是怎么和沈先生一块儿待着的?”
姜竹:“嗯?”
家俊:“你们平时都聊什么呀?”
他实在想象不出来小叔和沈先生能有什么共同?话题。
姜竹被他问得一愣,聊什么?
他?们好像也没特别聊什么。
姜竹回忆着每天睁开?眼到睡觉前,“聊穿什么,早饭吃什么,下不下山,中午去哪儿吃饭,下午去不去上课,晚上吃什么,睡前聊一下明天要干什么。”
家俊:“……”
这么普通吗?
好像也确实没什么可聊的。
家俊:“你俩今年冬天还一块儿住吗?”
姜竹:“嗯。”
家俊皱了皱眉:“我有时候觉得沈先生还挺难相处的。”
一想?要一起在山上待一冬天,蛮可怕的。
他?拍拍姜竹:“好在今年赵先生和小舒云也在山上,没话说的时候可以让赵先生和沈先生聊。”
姜竹:“……”
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
相比赵先生,沈青越更爱跟舒云玩。
“竹子??家俊?!”
姜竹一转头,瞧见是姜树穿了一身官差服和三个?同?僚走在一起。
姜树和同?僚说了一声,朝他?们走来:“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没去找我?”
姜竹:“早上过来的,不知?道你在不在码头就先去布置铺子?了,你嗓子?怎么了?”
姜树:“啊?没事,这两?天说话太多了。铺子?布置好了?我还没吃饭呢,你们吃了吗?我领你们去吃东西。”
姜竹:“吃了,你先去喝点儿水吧。”
他?们又转头往回走,姜树要去喝免费的茶水,姜竹看人多也没让去,干脆买了个?实用的水壶一套杯子?找个?要花钱的茶摊借水刷洗干净,买了一壶茶回去。
“走吧,回铺子?里喝,沈青越也该渴了。”
“沈先生也来了?走走走,我正好想?找他?呢。”姜树也从?摊子?上买了两?个?包子?,边走边吃。
等他?走到沈青越的摊位前,瞧见昨天还光秃秃空荡荡的摊子?大变样,惊得差点儿把嘴里的包子?掉出来。
“这是你们弄的?怎么弄成这样了!”这是要开?店还是给沈青越弄个?房间啊!!
沈青越十分受不了他?这没见识的模样,“你哪儿不满意?嗓子?怎么哑了?”
“还不是那群租铺子?的。”姜树坐下,三两?口把包子?吃完,又咕咚咕咚喝掉一杯茶。
他?往隔壁探头看了下,没瞧见池远舟才小声抱怨道:“这群有钱人真难伺候!”
难怪他?那些?同?僚们都不乐意来呢。
池远舟这样的还好说。
展馆本来就有他?们的位置,又有钱,想?要哪儿掏钱租就是了。
最烦那些?县衙筹钱时候,一百个?不愿意,生怕他?们大人诓了他?们,发?现展馆真能招揽来生意,好像要行了,又突然?跑来抢着要地方?的。
姜树没忍住好一通抱怨。
为了方?便买地,他?琢磨了一下又跟他?先前的头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来码头当差了。
他?们头挺意外,也挺开?心,想?了想?,把自己侄子?也给扔过来了,让他?们俩搭档。
姜树一开?始还挺高兴的。
他?们头那小侄子?他?知?道,岁数小,才十七,人不错,也没那么多心眼。
有他?在,姜树也不担心和县衙那边生疏了。
然?而不知?道他?们头儿是对他?太器重了,还是对那小孩太器重了,让他?们俩过来帮忙管租铺子?的事。
姜树本来觉得这么点儿活好干极了。
参与筹钱的人家都有许诺好的地方?,这些?不能动。
免费的茶水摊和邀请来的铺子?是县令大人指定的,这些?也不用动。
能租的,好地方?都被眼光毒辣下手早的人租了个?七七八八了。
再剩下的,按照大概的区域往外租就是了。
卖皮子?的集中到一块儿,卖纸的集中到一块儿,卖茶的、卖瓷器的,反正尽可能一行当占一片。
先到先挑。
结果实际开?始租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总有那些?来得晚,事还多的刺头三天两?头地找茬,还头铁谁也不怕。
“就李家那亲戚,听不懂人话,像头傻驴似的,都跟他?来回说了好几?遍他?来晚了,看上的地方?被租了,非问我们能不能让别人搬走,我们没搭理他?,他?今天竟然?自己找人去‘帮’人家搬摊子?了。”
几?人:“……”
沈青越:“他?怎么不搬到李家的摊子?去呢?自己人,地儿还大。”
姜树深以为然?,一拍桌子?:“就是嘛!欺软怕硬的东西,呸。他?再闹我就把李家的摊子?都指给他?,他?看上哪儿让他?搬哪儿。”
家俊、姜竹:“……”
除了这脑子?像被驴踢了的,还有今天租,明天不租了,后天又要租,大后天又改了的。什么先订了又不愿意给钱,别人要了又埋怨说好了怎么不给他?留位置的,能不能只付定金的,手续都办完,文?书都签好了突然?又想?换地方?的等等。
搞得姜树头大。
先前负责这个?的同?僚一见他?们来,把东西塞给他?当天就病了,病得他?猝不及防。
偏偏他?还不会写多少字,字又丑,多亏他?的小搭档是在书院正经读过书的,人小了点儿,想?法单纯了点儿,好歹能替他?写文?书,不然?姜树也要撂挑子?装病了。
“他?们也不想?想?,我是他?们爹吗,不给我银子?我还替他?们留着地方?,后悔了,早干嘛了,一个?两?个?的,做梦都吃不上热乎屎。”说着姜树从?腰上掏出一叠纸,打?开?推到沈青越面前。
沈青越低头一瞧,是展馆大概的布局图。
姜树:“画粗框的是我租的,每个?区我都用你和竹子?名字租了一个?,你瞧瞧要哪个?不要哪个?,不要的这几?天我找人接手转租出去。”
第185章地盘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沈青越拿起来数了数,姜树一口气租了九个?地方。
凑够九个?能中?神秘大奖吗?
沈青越放下纸,问他:“一个?摊位多少钱?”
姜树:“一个?月二两银子。”
沈青越惊讶:“这么便宜?”
展馆内能租的摊位面积也不算小呢。
姜树:“便宜什么呀,一年二十四两银子,一开始根本就没人?租。”
据他所知,他们县令爷是想?半两到一两的,但建展馆的钱是那些大户掏的,人?家?还掏着钱养着几个?免费的茶水摊,这么多钱砸这儿了,都想?能快点儿回本,谈了两三回最后才?谈到二两银子。
也就他们县令爷邀请来那些宝峰县出名的店铺在码头开分店头他们才?同?意前两年不收租子。
这些摊位展馆没盖好时?候就开始往外租了,那时?候可没什么人?租,盖好了只卖瓷器那几天都还觉得码头只能靠不要?钱的茶水招揽来小船,一年二十多两银子太贵呢。
好些犹豫的再一打听,来得早的摊位不用交租子,得,更不愿意租了。
他前面那个?管这活儿的同?僚还求爷爷告奶奶找着人?问要?不要?来码头开铺子呢,就几天,风向哗一下就变了。
自从?县城的大餐馆、大店铺都搬过来开分店了,招来好些瞧新鲜的跑到这边儿吃饭、买东西,想?租摊位的人?一下就多起来了。
能不能从?江上招揽来买卖再说,只要?把附近村镇的人?都招来这儿吃吃喝喝,也不缺买卖呢。
不想?前天这边有两家?大铺子正式开张,当?天一阵敲锣打鼓竟然真吸引来三艘大船靠岸,那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开始抢摊位了。
姜树小声道:“幸亏我下手早,我租的时?候好位置还多呢,现在好位置转租已经涨价到三两一个?月了,我看再等等,还能再涨,咱们用不着的我转手出去?,也能赚一笔。”
沈青越:“不能买吗?”
姜树摇头:“不能,展馆里面只租不卖。”
说到这儿他都酸起沈青越了。
这个?位置,放现在往外租,一个?月四两都好租,说不定五两也有人?愿意出钱呢。
他们就是什么都不干,只收租一年也不少赚。
沈青越遗憾叹气,要?是能买就好了。
他问道:“你还有钱吗?”
姜树:“没了!”
要?不是他没钱了,又被坑在这儿不好请假回家?找沈青越再拿钱,他都没图便宜另辟蹊径想?到从?展馆租地方呢。
姜树:“外面好位置都买不着了,太远的我看一时?半会儿也涨不起来,剩的钱就全租摊子了。”
沈青越点头。
不过一个?摊位二两,九个?才?十八两,剩下的全买成铺子和地了?
沈青越:“你都买哪儿了?”
姜树:“一会儿我带你们去?看看!”
沈青越对他租的、买的所有地方都有兴趣,姜竹和家?俊也想?去?看看,沈青越干脆让隔壁池家?小伙计帮他们看着点儿铺子,拉上姜竹、家?俊一起都去?看看。
姜竹:“你当?差时?间陪我们去?看铺子没关系吧?”
姜树:“没事,谁要?租位置我本来也要?陪着看看的。”
要?不是为了方便买地,他还不来这儿呢喝冷风呢!
姜树又倒了一杯茶喝光,领着他们一个?位置一个?位置看。
九个?摊位分布得还挺均匀的,卖纸、卖药、卖皮货、卖茶、卖瓷器、卖布的几个?区域全有。
有的位置十分好,有的稍次一些,面积大小略有区别,租金都是一样的,难怪来晚了挑不到好位置的人?想?跳脚呢。
沈青越猜初期这样定价大概是图方便,过两年不同?位置的价值的区别显现出来了,租金肯定也会跟着有所变化的。
他们商量了一下,皮毛区域的摊子先留下,村里猎人?多,他们一年四季都能收到皮子,再加上从?山里收的,足够维持一个?铺面整年的经营。
其他的摊子,姜树就可以找机会转让出去?了。
姜树:“都不要?吗?不留一个?卖药材吗?”
沈青越哭笑不得。
以姜竹、江宏明现在那点儿药材生意,根本不够维持一个?铺子,就是想?租,起码也要?等上三五年后,他们药源稳定了再说。
更何况他们半路出家?,对药材尚且算是半个?外行,与其压着大量钱在药材上,还不如收多少马上脱手给马五来得更稳妥划算。
再说了,他们多开一个?铺子,就要多雇一个人来看店呢。
他们顶多再开一个山货铺子卖各种山珍,一口气开三个?铺子已经相?当?多了,说不定明年姜竹他们进山的频次都要?增多呢。
沈青越:“要?不然一会儿一块儿去?问问马五爷租不租?”
姜树摇摇头:“展馆里的摊位现在只租给宝峰人?,外地人?想?租,也得等宝峰人?租完。”
他挺不甘心把便宜弄来的铺子就这么转手出去?,“以后再想?租这么好的位置,加钱都不见?得能租到了。”
沈青越:“那你说咱们卖点儿什么?要?不然让家?俊过来卖豆腐吧。”
家?俊:“……”
姜树:“豆腐哪用得着摆摊啊,到那些吃食摊子前吆喝着卖就行了,浪费地方。”
家?俊忍不住飞他一眼?刀:“那你说卖什么?”
姜树:“我这不是不知道吗,要?不然再想?想??”
沈青越:“行,再想?想?。”
从?展馆出来,他们又到外面看姜树在码头买的地方。
他零零碎碎大大小小又买又换的,一共弄到十处地盘,最大的,是距离码头有一百多丈远的一片荒地,从?两户人?家?买的,那两家?的地正好挨着,姜树一起买了。
更近的,要?么人?家?不卖,要?么被别人?买了,要?么坐地起价要?价太高,姜树不要?。
那片地南边挨着江,北边挨着附近村子的田地,往码头方向走是县衙临时?安置难民的地方,连起来南北有十五六丈宽,东西六十来丈长,总共十六亩,荒的草都长得不怎么样。
沈青越觉得位置还不错,只是要?赌一赌将来码头往哪个?方向扩。
荒地一片,暂时?不用管,等码头开始往外建时?候再收拾不迟。
最小的一处在码头,是个?一丁点大的小屋。
那原本是一户打鱼的人?家?自己盖的房子,临时?歇脚用的,总共就一个?屋子,一个?棚,沈青越目测了一下,大概也就五六十平米,小屋是捡石头盖起来的,风格相?当?潦草,屋里就放了张木板搭的床,一根带根的树枝的当?衣架,床边用两把板凳支了块儿木板当?桌子放东西,床底下扔着个?破箱子塞东西,过冬的一点儿木柴都堆在屋里。
小石屋连个?窗户都没,全靠外面不够密实?的草棚透点儿光照进来,屋顶也不是瓦的,就是稻草屋,白天也黑乎乎的。
姜树不回县城时?候就住这里。
沈青越真没看出来他这么能吃苦:“你就住这儿?”
姜树:“啊!你别看它破,挺暖和的,外面还有灶台,那个?棚也能给我拴马用。”
而且,才?只要?五两银子!
他觉得相?当?捡漏了呢。
那老头想?买条大点儿的船跑生意,村里的田舍不得卖,旧船卖了,还卖了一部分粮食,就差五两够买新船,然而没人?看得上他这逼仄破落的茅草屋。
姜树进来逛了一圈儿就买了,都没还价。
有了这么一个?落脚点,他不用每天往县城跑,也不用花钱住客栈了。
反正他一天到晚都在码头待着,那边有吃有喝,卖什么的都全,他又不用自己开火做饭,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了。
相?比他,他那些同?僚每天不是吃冷风骑马回家?,就是几个?人?在客栈挤一间屋子,要?论舒服,还真没他这儿舒坦呢。
姜树邀请家?俊:“以后赶上刮风下雨下雪了,你晚上不好回家?就能到这儿跟我挤挤。”
家?俊也挺乐意的,“行。”
沈青越看得哭笑不得,“要?不然你赚钱了先把这屋顶修修?”
姜树:“先这样吧,回头再说,我领你们去?看看那个?马上就能用的铺子。”
他买到的马上就能用的原本是个?茶馆,前老板被招去?展馆里摆茶摊了,外面的旧茶馆空出来,被姜树花三十两给买了。
茶馆不新了,不过四面的墙和屋顶用的木料都还结实?,现在是空荡荡的,但只要?随便布置一下无论想?开什么店都能马上开张。
另外的几处就不成了,姜树最早说那家?在两个?店面中?间快塌的小茶摊是真快塌了,风雨飘摇的全靠一根木棍撑着,沈青越觉得他朝那根“顶梁柱”上轻轻踹一脚,这小茶摊的拆迁工程就能在眨眼?间完成。
这儿还花了十六两,一对比姜树那漆黑的小破屋子真是划算极了。
还有两处要?大修一下也能凑合用的店面,都是搬去?展馆开张的老板们留下的旧资产。
他们弄不清码头盖个?大展馆行不行,但官府张罗,县里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一起弄的,肯定比他们自己那在外面的小破铺子行。
他们生怕外面的生意被展馆挤垮,都没怎么犹豫就把老破铺子给高价甩了。
再剩下几处,就是连个?铺面都没有的荒地了。
除去?最大最远的那片,剩下的都在码头附近,也是东一块儿西一块儿的,最好的一块儿就在展馆旁边不到二十米。
展馆没卖之前,这儿是别人?拴马停车的地方,盖起来,这儿成了片儿过道走廊,现在被摆摊卖瓷器的占用着。
沈青越看了看,左边是展馆,右边是个?客栈,他想?了想?,“这儿搭个?棚子卖水果蔬菜还行。”
姜树:“啊?”
沈青越:“展馆里面那些吃食摊子总得买菜吧?你在看旁边,客栈、客栈、酒楼、客栈,他们也得买菜吧?这边有菜市场吗?”
姜树迷茫地摇摇头。
菜市场?
什么是菜市场?
镇上、县城早上专门卖菜的地方?
那倒是有。
姜树:“附近村子每天有人?挑着菜过来卖。”
沈青越:“整天都卖吗,还是只早上卖,或者?吆喝着卖?”
姜树:“早上吆喝着卖啊!卖完回家?,卖不完继续吆喝,就姜望南那么卖。”
沈青越:“所以摆个?菜摊还是有市场呀!”
下午突然想?买菜又没卖的,多不方便。
大的餐馆酒楼有人?往后厨送菜,但总难免有买不齐的时?候嘛。
以后码头人?多了,像姜树这样住在码头的人?也会变多,说不定就想?买水果蔬菜呢?
酒店附近要?有便利店,小区附近有超市,一个?道理。
他越想?越觉得有前途,“回头我问问姜望南租不租。”
要?是能行,他们家?山上可以多种点儿果树了。
自己吃不完,码头人?来人?往的,水果肯定好卖。
第186章菜摊(加更)
商量了下,他们的所有铺子?和地将来主要还是租赁。
除了展馆里的,其他位置暂时都不用动,快塌了的地方?有空就收拾,没?空就扔着,其他地方?先?空置,等着明年码头自然发展到外面,有人想租或他们想到其他用处再收拾不迟。
晚上回了村,沈青越就直接找姜望南和里正去问去了。
码头有现成的摊位,租不租?
姜望南和里正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