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振兴燕国民生【七】(2 / 2)

假太子替身 琉璃仙草 6002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容铮却有意道:“如果我再拖几天呢?”

千秋燕唯有无奈道:“那我也只好妇唱妇随了。看来后宫有的忙了。”

“你若是不喜欢那些想插手前朝事务的宗妇,尽管打发就是了。”容铮也不想闲杂人来烦自己的老婆,她每天早朝处理事务累死累活就算了,怎么还能让老婆跟着一起受苦。

千秋燕却摇摇头道:“恰恰相反,宗妇们非但不能够置之不理,反而还得给她们发出一个信号。”

容铮当然是选择支持她的。这一刻两人再次找到许久不见的那份默契感。

随后妇妇俩开始分工合作,容铮在前廷与百官商量对策,千秋燕则以国母的身份安抚宗妇们,甚至她还建议宗妇们能够多多引起民间的注意,推动民间舆论,只有这样江淮的皇族亲戚,还有履行更多的有关国家大事方面的责任。

宗妇们虽然读过书,但多数是待在后院没有怎么出远门的,见过世面,自然没有几个有独立见解的女人在。

于是,也不知道是哪位官员在暗中替他夫人建议搭设粥棚,均田低租,回馈百姓的主意,结果被一众宗妇给跟风了一波。

宗妇们这么开头,很快京城的贵族女子圈内纷纷效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上层刮起的一阵扶民风刮到底层就变成了公益风波。

本来这些自作聪明的宗妇还有一些下层跟风的官员们,以为这样就能讨好陛下,或许就能在百姓门前挽回舆论让陛下看在民意情况下,解救江淮的皇亲。

底下的官员就开始肆意奉承,暗争加官进职。

然而很快,皇宫就传来一个消息,那就是陛下妇妻吵架了!一向如漆似胶情深义重的天家妇妇居然吵架了。

而吵架的原因居然是因为陛下不满皇后娘娘徇私皇亲国戚让宗妇们抛头露脸,施舍百姓,而是要教化百姓。

皇后当晚就搬回自己的后宫去了。

天家妇妇这么一吵架,陛下在朝堂的脾气就十分大了,她不仅揪出了那个偷偷出馊主意的官员,训斥了对方一顿,还命令他管好自己的夫人。

然后又在宗妇们的丈夫面前,指责他们教妻无方。

皇亲国戚们脸上顿时无光,但他们很清楚这事完全不怪他们夫人,这都是因为他们自己将夫人推出去去捞自己的前程。

结果没想到皇后娘娘是好心好意,可陛下却忌讳莫深了。

同时也让这帮人开始熄灭了通过夫人在皇后面前嚼舌根,以此捞取机会。

而百姓们听说自己现在得到的低价田地,还有粥棚,都被陛下指责他们不劳而获,这让百姓们纷纷放下饭碗,开始迷迷瞪瞪起来。

只有乞丐捧着碗说不吃白不吃。

然后读过书的人就开始各自解说陛下的行举:“仓廪实而知礼节,陛下也许是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我倒不这么认为,应该是陛下发现官宦人家救济百姓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所以她才如此生气。”

“有几分道理,但在下更倾向陛下在指着那些官宦人家利用百姓舆论,然后逼迫陛下派兵去攻打江林的叛军。”

“可别忘记了,那些叛军通通没有武器,只有几把锄头,而且他们都是穷苦百姓出身的。”

“我看那些大人们拍马屁拍到驴蹄子去了,难怪陛下会生气,她本就爱民如子,今天居然有人叫陛下去用子民打自己的子民,简直是贻笑大方。”

百姓们原本还不懂陛下那么生气,现在听读书人那么一说,又想到自己也是老百姓。

他们顿时气愤起来,将手里的碗搁下,还有发放的粮食送回,粮田也不要了。

所有的百姓开始自发地举行拒绝民打民的舆论。哪怕有人说江林那帮人已经造反了就可以杀了,也抵不过这股主流舆论。

民间的舆论很快以另一种方式传到朝廷当中,容铮就借机将那批施粥的官员给查了一波,尤其是让巡察卫王天泽去查,王天泽很快递给了她一个账本,里面写有官员在燕国的待遇规格,而又有多少官员超过了规格。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让王天泽去将这一批人都抓到巡察卫的地牢里去,她要让这些投机献媚的官员尝尝苦头。

同时容铮也通知了王首去彻查与宗妇有来往的官员,凡是送礼帮过忙的,一律抓起来审问,哪怕无罪以后升迁基本也无望了。

王首得到命令后,他立即就去抓人了。不得不说刑部还是兵贵神速的,虽说王首曾经想埋伏东宫,还失败了,但王首办案速度还是不错的。

这些名单的官员总共有三十六人,最后被容铮新颁发的一个罪名给下了乌纱帽。

这个罪名就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竞职,并且才不配位,尸位素餐。

而这三十六日还被做成了反面教材,被订在国子监的教科书上了。这里面就包括,五品某官员给上司儿子洗脚,送婢女获得升职,还有六品的去上司家劈柴浇水,帮上司洗脚。甚至是有个更夸张的,四品大员为了前途居然认一品大员的看门狗叫干爹。

这些全部以画像人名籍贯,都列入了教科书内,不日马上就要传达到各地的私塾,成为全国的笑柄和反面教材。

容铮的态度也深深让所有人认识到了,她选官的标准和喜好,于是有人就偷偷试着举报了一个官员昨晚给一个上官买了一双官靴,还是匿名举报的。

于是传到了军机阁,军机阁以千秋拓为首,他找来了军机阁秘官商量一下,然后将此事上报给容铮。

容铮当场就以贪污受贿罪处理那个官员和那个上官,将他们直接流放出去了,连贬职都懒得贬了。

百官们等上朝的时候发现原本站在前面的上官,和排在后面的下官,都空了位置,他们纷纷感觉背后凉飕飕起来。生怕下一个被处理的人就是他们。

这阵子百官们又听说有人匿名举报到巡察卫,甚至是军机阁,专门举报那些送礼和超出官员规格待遇的官员。

他们顿时惊慌起来,毕竟现在的大燕全体官员那个不是越轨榨取待遇的,谁也不干净,所以夜半心虚怕鬼敲门。

一场由宗妇施粥设棚引起的内部的反腐战,再度成为了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这个时候原本江林区叛军们听说陛下现在忙着清洗贪官,这些百姓们原本心里积攒的怨恨也得到了一丝缓解。

这时就有人站出来说起凰皋女帝继位不到一年,已经将大燕治理的风生水起,贪污虽然也有,但女帝一上位就清洗了历朝历代都未能够清洗那么多的贪官污吏。

所以希望江林的百姓们再等等,陛下马上要查到这边来了。

很快怨气重的江林百姓反问说,陛下明知道这边有事,还没有派人过来处理,这不是在无视他们吗!甚至还有人扬言说就跟着梁皇后裔复辟梁朝就行了。

这些人的言论和劝息怒的言论,开始内部冲撞起来。

一方人觉得女帝是位明君,应该给她点时间,一方人觉得女帝没有诚意,既然看见那么多人造反居然还不管不问,先处理其他事情。

又有人说江林的百姓是百姓,别的地方就不是百姓了吗!

总之各执一词,所有人都吵得不可开交。

而自称梁皇后裔的梁良,他自然不能让军心散了,于是他就暗地打压劝息的那帮人,然后煽动那些年轻莽撞的人来冲锋陷进。

不得不说梁良真的煽动成功了,当天有失去理智的穷苦起义军直接提着锄头冲进了江淮地带,马上要直接冲击民区了。

这时沈元秋带着一千号人拿着天拿命炸断了桥,甚至还将天拿命往山顶投,炸的地上震三颤,他立马就吓得起义军们停下脚步再不敢前行。

沈元秋带着一千人马站在断桥对面,他看着对面黑压压一团,他顿时淬了口吐沫道:“还好劳资来的及时,这帮起义军是不将我们这些煞神煞兵摆在眼里吗!”

部下则是冒汗道:“将军这批还算是克制的起义军,要是西北那些农民军估计早就推翻了整个镇口城了。”

‘就算是镇口城,他们不也因为下雨各自散去了,也算是说话算话了。而眼前这帮完全不同,他们在陛下施以明政改善民生时闹事,简直是犯下滔天大罪。”沈元秋老瞅着对面黑压压一排人不顺眼,一个个拿着锄头愤怒又想拿人泄愤的样子,这是做给谁看啊!

在他沈元秋的面前,简直找死。

沈元秋当下道:“最后一枚天拿命给本将军备着,他们要是敢渡河超界,立马给我炸死他们!”

部下无语地看着张口闭口就是杀的将军。

这名部下也唯有希望这股起义军能够保持原状,在陛下处理之前耐住气,否则一旦铸成大错,这十万人也许只会落得个万劫不复的下场。

本来就是因为想活下去而起义,何至于因为想活下去就要用自私自利地通过杀死别人的方式来酿下大祸。

毕竟陛下不是不管他们。而是这批人太容易被煽动了,连他都觉得这个地区的百姓太过于冲动了。

与此同时,隔着桥相望的起义军们面对着对面的煞神煞兵挡路,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我们是不是真的跟其他地方的人说的那样,太着急,太冲动了。”

“对面可是煞神,我听说他喜欢来个出其不意就杀人,刚刚他拿的东西可是直接炸断了桥。”

“要是那玩意是他丢到我们人群堆里,我们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时人群中里有个人高声喊道:“有谁听说过深煞神前几天干掉了意林三十六帮差不多二千号人。”

此话一出,起义军们纷纷退后三里以上,大家再不敢继续往前冲了,哪怕还有路过去,渡河也能过去,他们绝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因为再走一步有可能就是阎罗关了。

而梁良听说起义军一股脑冲出去,又被煞神吓回来,他顿时恼羞成怒地掀了桌子,怒骂带头的人没有出气居然被一千号人给吓住了。

他们可是整整十万人,哪怕冲锋不用那么多人也有三万人攻击一千人,哪怕一万人打一个人,也能把一个煞兵给耗死了。

可偏偏这帮子敢起义的,却也是胆子最小的。

这会儿皇宫上下都十分的安静,容铮照理拒绝了华太后回宫的要求,她端着千秋燕给她煲的汤正美美地喝着。

千秋燕则是在旁边研磨,她看见奏折上报的内容,无不都是为谁求情,要么就是请求拯救江淮的皇亲国戚,更大胆的人也有甚至指责容铮没有人性枉顾亲情。

千秋燕也无语了,这帮人跟容铮讲亲情。他们派夫人在后宫打探消息,谋取前程算计容铮的时候可没这么念过什么皇室之情。

而容铮喝完汤,她搁下碗后,说:“燕儿,咱们妇妇俩真是出山后再一次深入合作,可谓是天衣无缝。”

千秋燕瞧她沾沾自喜的样子,她无奈道:“好一个天衣无缝,前朝的人上了一次你一次当,就不会再上第二次了。”

“另外康安公主是找到了,但眼下她正在江淮,这事你该怎么处理?”

容铮听后,她反而笑眯眯说:“燕儿是不是吃醋了?”

千秋燕没空和她贫嘴,她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她一直以为你是原来的太子,并且我认为她对你的感情...不,她对原来太子的感情,非一般。”

容铮微微一愣道:“如何的非一般?”

“正如你我的关系。”千秋燕毫不犹豫地告诉她道:“这件事我也是极少遇见,我并不擅长处理此事。若是你非要我处理,也许我会直接动用武力来让她忘记过去。”

她的话越说越有□□味,已经火到对一个女子都要动拳头了。虽说燕儿也是女子,但她是个有武力的女子,自然不是寻常的女儿家。

容铮突然觉得此事处理不好,她好像会被那个康安公主给波及到,起码...起码从燕儿今天的醋味来品,事情会很大条。

容铮开始觉得康安公主是个烫手山芋了。

当然她也没忘记要开始处理江林地区的叛乱了,她在其他地方刚刚拔除了一些蛀虫,眼下也该抽空下重药驱死江林那一带的蛀虫。

又一天过去,江林地区的叛军经过三天三夜的消耗,他们发现自己带来的粮食不多了,原本还没有打算抢东西的叛军,开始对周围的百姓蠢蠢欲动。

只不过,有人蠢蠢欲动,一些自称起义军的人就会阻止这些人。

就这么一来二回,起义军内部开始自我辨认起来了,他们把一批人化为真想成为叛军的人,和一批仍想成为良民的人。

并且后者居多,梁良的三番两次煽动,也仅仅是波及了那帮想跟着他吃香喝辣的人。

而他的身份和他找出的金银财宝还有龙头墓碑,也在一封天子令下来后,遭受到所有起义军的质疑。

容铮的天子令以圣旨的方式下放到了起义军,起义军各支头领立即让读书人来念。

起义军里面的读书人大多数是有私利心的,他们念起天子令的时候本来想要添油加醋的,结果还没等他们实施的时候,后方又陆续传来天子令的复印品。

原来是容铮怕自己的天子令被人蓄意修改,于是她对着字迹复印了一百封,并且盖玉玺印的时候也是在同一个位置。

然后一个读书人添油加醋念完后,很快被其他拿着天子令复印,会识字的人给打脸了。

当有人终于公平公正地去还原凰皋女帝的天子令,这人读的时候眼睛当场一红:“上无皇帝强权诏曰,下无命民无故赴死,起义与叛军本不是一家,大燕与民却为一家,大燕之君乃为一家之主,尔等受苦受累,一家之主却远而不知。其错大过皆是朕之...过。”

“望尔不得伤与尔同为民之无辜者,让亲者痛仇者快,并自觉各路返家,阖家团圆开门迎接家国新令建设家乡,共享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