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孙女也不是大儿媳生的,细长脸儿长了一对细长眼儿,身子也瘦,小小年纪就有了袅娜之态,估计是从她亲娘那里学来的。
六孙女七孙女是一对双胎,也不是大儿媳生的,年龄小,年量也小,白白嫩嫩的,笑起来就露出一口小糯米牙,可人极了。
八孙女年龄更小,只会傻呵呵的跟着姐姐们跑,长的挺像家里的茹婉。
再看玲珑,这孩子和在家时一样,站在堂姐妹中间,笑的安然。
顾祖母总是担心玲珑的,玲珑小时可没让人省过心,蓦蓦然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怕她又犯了轴性子。
见她如家里时一样,顾祖母这才放下心来,看着孙女们打打闹闹的玩儿。
这和家里的规矩不一样,几个女孩儿也太活泼了些,和茹婳三个完全不一样。顾祖母又想到大儿媳的高门第,许是大户人家的姑娘们的教养真的不一般吧,她原以为女孩儿都该安安静静本本分分的,很显然,这几个孙女都不是太安静本分的孩子。
晚饭好了,邹氏让人把饭桌摆在中院,老太爷老太太头一天刚来,是该在院里摆一桌团圆饭的。
下午正好消了暑气,就在院里的梨花树下摆了三桌,连同顾伯父的妾室们一道儿,挤了一院子人。
玲珑数了数,堂兄弟在位六个,大堂兄中秀才后游学去了,余下的堂兄弟们还在书院读书。这几个男孩子一来,先给祖父母问了安,然后三三两两分开的说话,年岁小的那三个还扎进了姐妹堆,围着玲珑问远在徽南的那四个堂兄弟的情况。
顾家是寒门出身,背后也没有可依靠的有力宗族,只兄弟两个互为倚靠,所以在成婚后,两兄弟不约而同的决定多生些孩子,让下一代的孩子们不必四下无依。然后,两兄弟膝下的孩子就多的能串成串了。
顾父还算中正平和,顾大伯就比较有野心了,否则不可能以一介寒门出身挤身与五品实权了。当今时下的读书人与为官者,为公下天者少,为家族兴盛者多,许多人虽然口口声声的说着为君分忧恪守尽责,但实际上都是从家国天下来排名的,家族永远在君国之前,天下事还在最后面。
玲珑猜,顾伯父一生的心愿或许只是为了改换门庭,从他们兄弟起,二代多,三代众,总有一天,世人说起书香门第的时候,也会将顾家算进去。
大概是这个原因吧,所以低嫁了的大伯母才许他纳……二三四五个妾,生下一连串的孩子,也只有这个原因,大伯母才愿意尽心教养那些庶子庶女,因为,家族传承是大事。
但,人多,事非自然也就随之而来了。
顾大伯的妾室可没顾父的妾室那么老实,邹氏性子又强硬,可想而知,这一大家子的日子也不如面上这么太平。
兄弟间的感情也不如徽南那几个和睦,饭后话间就带了出来。
四娘子的胞兄比三娘子的胞兄更聪明些,学业上也比嫡次兄更出众,顾大伯在一众人面前考较儿子们的功课时,因庶三子答的出彩,不免多夸了几句。
四娘子听过后小脸高高扬起,显的很是光荣娇傲,三娘子看不惯四娘子的得瑟样儿,在桌子底下悄悄踩了四娘子一脚。
四娘子也不甘示弱,立刻就踩了回来……
最后,玲珑无语的木着一张脸看着自己鞋上的几个脚印子,缓缓缓缓的退出两人中间,走到顾祖母身边坐下。
顾祖母看着两个瞪成斗鸡眼的孙女,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装着没看见,转头和大儿媳说话去了。
二娘子走过去一手一个扯开,低声训道:“长辈面前闹成这样像什么话?都给我坐好。”
三娘子四娘子不甚愿意的各自转过头不说话。
邹氏对此视若无睹,只专心和婆婆说话,没多久,就摸清了顾父一家人的性格,又引着婆婆说玲珑的事,她得先探探这孩子性子如何。
顾祖母哪能不知道大儿媳的意图,但这会儿,下面还坐着小姐儿几个,身边还有一个玲珑,这话现在不能说,起码得左右没人了,婆媳两个才好商量关于玲珑的事情。
那边顾祖父也不赞成儿子的以庶压嫡,这么做以后,内宅会不安稳的,如果再遇个不晓事的妾室,借着儿子和正室打擂台,那,即便顾家的子孙们有出息,乱家的根源也就埋下了。
但顾大伯却觉得,顾家需出一个能立的住的人,不管这人是嫡是庶,是嫡出当然千好万好,是庶出也没法子,只能接受,都是为了家族之计,已顾忌不了那么多了。总不能因为嫡出资质泛泛,就非得压着庶子出不了头,然后让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再无兴起之势,那样才是真正的败家之祸。
至于妾室,由邹氏处理,如果她连一个妾室都弹压不住,那她这主母之位也坐到头了。
邹氏也没让他失望过,后宅中没折过孩子,女儿们也教养的很好,这就已经足够了,他不能再替孙辈们殚精竭虑了。
一个家族的兴起之路,必会有人为之牺牲,生为顾家子,如果被兄弟们当了垫脚石,那也是他们自己的命,不能怨天尤人。
顾祖父叹气,所以他那时选择同小儿子住,他与大儿子是真正的道不同。但此时,他已不能再说什么了,他才学有限,能力有限,于官场上帮扶不了任何事,那就别扯他们的后腿。
最后不得不提醒一句:“玲珑的婚事,你要多费心,你侄儿们的资质也平常,若有姻亲帮扶,日后的路也不至走的太过艰难。”
意思就是,对方至少得是个官家,还得是有些实权的官家。
顾大伯知道这只是父亲的意愿,二弟信里的意思,给玲珑找户规矩没那么大且性情宽厚的人家。不过父亲的话也要考虑,于是点头:“这需得看侄女的性子如何……你那三孙女,我和她母亲唯愿找一户殷实敦厚的人家。”
顾祖父向那边看了一眼,三娘子正和四娘子俩个斗气。
他只哼了一声:“稚气未脱。”
这确是不满意的话语了,十二岁的女孩儿还没学会贞顺柔和,定是大儿媳没狠下心教养,由着性子长成这样了。若将她嫁入有规矩些的人家,必是要吃一番大苦头的,心思浅成这般,估计也是担不起主妇之责的,也只能低嫁了。
顾祖父其实看不中大儿家的孙女们,七八个女孩儿,只有二孙女能看,剩下的全部规矩松散的不像话。
顾伯父有意炫耀自家女儿,便对父亲说:“您看您那二孙女如何?”
如何?不如何。事事求周全,事事求不得周全,这种心性,怕是要早早熬干了心血。
但这话不能说,他只能说:“看的出来,你媳妇在她身上用了心。”再多一个字都不肯说了,孩子是大儿家的,如何教养也是儿媳的事,相比孙女,他更看中孙儿们的资质。
毕竟,家族若要中兴,还得看男儿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