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1 / 2)

🎁美女直播

因为这条消息,第31期的《CF》一度缺货,让杂志社的编辑部感到惊喜,也再次领略到《钢炼》的人气。

不过,读者们却不是特别买账,虽然获得了24小时的阅读权,但是免费的时间太短,很多人颇有怨言。

“一天怎么可能看得完一部漫画?真是太抠了!”大量读者在《Comic Future》的官微下方留言。

“没错,再怎么说,也要三天时间才能看得完。”

“17本漫画而已,最多也就五六个小时,就能看完了。”

“怎么可能?《钢炼》有很多隐藏的线索,只看一遍,是看不明白的。”

“我只看过《钢炼》的动画,请问动画和漫画一样吗?”

“一样,但是漫画有一些动画所没有的细节,所以,想要对《钢炼》更了解,看漫画是少不了的。”

“用app可以看《钢炼》,虽然是好事,但是价格也不便宜,一本差不多要七八块钱。好不容易才免费,却只有一天。不行,再多两天!”

“一定再多几天!”

紧紧过了一下午,《Comic Future》的官微终于“忍受不住”读者们的“抱怨”,又发了一条微博,《钢炼》的第135-第137话,在8月17/18日两天免费。

虽然没能让《钢炼》全本的免费延长,但能让最新的三话免费,读者们也能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胜利,然而很快,他们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两次免费中,并没有第18卷。也就是说,想要看到第18卷的漫画,必须要购买单行本。

11区没有这类的优惠,但由于11区同样存在D版,而这些D版网站和华夏一样,服务器在海外。因此,即便《少年Leap》对D版恨之入骨,却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D版造成影响,除了谴责之外,只能尽量与服务器所在地进行洽谈,但进度缓慢。

在《钢炼》即将复刊之际,一部分读者拿起漫画,把前面的剧情重温了一遍,或者购买《钢炼》的BD,二刷甚至三刷动画,也有人通过D版,阅读到《钢炼》的最新内容。

《钢炼》中的角色在沉寂了两个月后,再次出现在11区的论坛上,网友也开始讨论起这部漫画的后续剧情。

由于《钢炼》在米国和欧洲没有发售单行本,同样也没有出售动画版权——据说,已经有视频公司正与orochi商讨,引进《钢炼》动画的事情——所以,米国与欧洲的读者的反应不是很及时,但即便这样,依然有不少读者为《钢炼》重新连载感到开心,在各大论坛为《钢炼》做宣传。

在各方的期待之中,《Comic Future》第32期终于发售。

《钢炼》的读者第一时间,来到书店,购买杂志。这一期的封面上,画着艾尔利克兄弟以及张梅、斯卡等人,在杂志中间靠下的位置,印着两个大字——“回归”!

第654章 声势

《钢炼》来势之迅猛,让很多读者们有些意外。

《Comic Future》利用《钢炼》,推广app,在短时间内,漫画的下载量剧增,读者也从app上免费阅读了《钢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重温了《钢炼》前面的剧情。

对《钢炼》来说,这次活动最关键的一点是,在第138话“逆转的炼成阵”连载之前,app免费放出了前面三话的漫画,使读者熟悉了前面的剧情,减少了读者阅读新连载的陌生感,也使得《钢炼》漫画的热度以极快的速度回升。

同时,借助于《钢炼》的免费噱头,app也吸引了一部分读者——另一部分被app的糟糕体验劝退了。

这次,连尚浩志都坐不住了,亲自高价招募程序员,尽快改善APP的体验效果。

他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连app 的UI、支付功能都做不好,便要与多漫网争夺app漫画的市场,无异于痴人说梦。

想让读者掏钱,至少要让读者随时能够充值吧?

步骤繁琐、充值延迟……除非是真爱,否则,大部分读者都不会掏钱吧?

至于《钢炼》,沈昕用了三话,将近一百页的篇幅,将《钢炼》再次带到热度榜第一。《Comic Future》的销量,也在《钢炼》连载之后,徘徊在400万册上下。

多漫网对于沈昕的强势回归,也是喜闻乐见,因为随着沈昕进一步确定其地位,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阅读《Y’s》这部漫画。

当然,短时间内想要让《Y’s》追上《诸神时代》和《天狼》,还不太现实,甚至想要追上付铂的《圣武学园》,也有难度,但在《Y’s》新连载出现之前,保持住适当的热度,届时,沈昕重新连载,加上《Y’s》影视化,应该能够吸引一部分读者的注意。

除此之外,作为《Y’s》的铁杆粉丝,付铂也不忘在自家微博上,推荐这部漫画,同时@了沈昕的微博,希望他能够重新连载这部漫画,并满怀期待地等待沈昕的回复。然而……

足足等了一个星期,沈昕依然没有@他,也没有给他私信。

就在付铂极度失望之余,才注意到,《钢炼》最近几周,一直保持在40+页的更新。

他也是漫画家,很清楚知道,这种程度的更新会有多么困难,估计连喝水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微博的时间应该也没有。

于是,他也就降低了得到回复的期待。

如果有一天,能见到沈老师一面就好了。

付铂在心中,默默想道。

他的猜测并没有错,这时的沈昕确实很忙,一方面要绘制《钢炼》的漫画,一方面,也要抽时间,去看一些与推理有关的书籍。

为此,他压缩了绘制name的时间,并提高勾线的速度。

五名助手同样不得清闲。

张子悦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可以从高航的手中,接过一部分背景,这让原稿的绘制速度至少提高了1/3。

柳若星加入助手的工作里,由于她本来就擅长“ComicStudio”,利用软件上网点,非常熟悉。

最开始的时候,她在配合上有些生疏,等到相互适应之后,她也渐渐融入了整个团体之中。

一周40多页,在六个人的配合之下,能够按时完成。

随着助手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大家也终于有了空闲、休息的时间。

王闻弘也很忙,除了本身的学习之外,包括购买消耗品、交水电费,这些内容,也全部由他负责。

整个工作室,就像是一架运转的机器,平稳运行,这也让《钢炼》的存稿,始终比连载的漫画多六话。

颜菲也成为了最繁忙的编辑,除了与郗慕晗商量《鼎食》的剧情,收回《鼎食》的稿件外,她还负责《钢炼》的收稿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