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已经在办了。”俾斯麦解释道:“只是从远东运货过来,海路都需要半个月才能到地中海,然后从奥匈帝国的港口上岸,又需要好几天才能运到我国境内,所以至少这个月的飞机产量不会很高。”
“好吧,这一点可以接受。”施里芬的眼神之中闪耀着狡诈的光辉:“其实我们可以多订购一点,我记得协约国那边的铝合金产量也不是很高的样子,如果我们把这些额外的原料都买下来,你觉得如何?”
“多谢你的提醒。”俾斯麦瞬间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我稍后就去给大使馆发电报,把艾玛王国所有的剩余铝合金都买下来,这样协约国那边的飞机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我们赢起来就轻松多了。”
本来施里芬伯爵的计划,是复制普法战争时期的奇迹,用一场精彩的突击将法国一波带走,要不是因为弹药供应出了问题,差一点就让他真的给实现了,既然一波流失败了,就该考虑消耗战的问题了。
想要改变两边的力量对比,除了大力的提高自家的产能,想办法压低对手的产能,也是相当有效的手段,而作为战争主力的飞机产量,就是一个相当至关重要的参数,值得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
29831 6 354
ps:看了这个地形图之后,大家就知道为啥德法开战,躺枪的总是比利时了吧,谁叫你家的路最好走,隔壁都是大山呢。。。。。
第十五章 拉偏架
“铝合金订单么,既然他们想要,就全给他们好了。”收到了消息的萧致远,是这么对袁大头说的:“而且他们还体订购了一批机床之类的紧俏物资,就干脆组一个船团,一起给他们运过去好了。”
现在还是大家齐心合力,共同推倒大英帝国这个大BOSS的时候呢,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得在贸易上对同盟国做出一定的妥协,而不能像那根搅屎棍一样,仗还没打赢就使劲的算计队友,那样迟早要把自己都坑进去。
至于说那些机床啥的,当然是扩充重武器生产线用的,湘省的矿业整顿已经初见成效,使用了碳化钨刀具的机床在国际上广受好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在一些专业领域打开了销路,成了又一个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陛下,这样的话,会不会对同盟国加强太多,导致协约国速败呢?”袁大头有些担忧的问道:“如果战争结束的太快的话,我们的很多准备工作只怕是来不及完成,在光复了全国之后,只怕是没能力拿下南洋地区了。”
“哼,德国人没有能够一波带走法国人,就彻底失去了速胜的机会。”萧致远摇了摇头:“而且你要记住,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是应该尽力的提高自己,拳头大说话才大声。”
“就算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迅速结束,他们受到的削弱不够明显,只要我们完成了自己的备战计划,照样能够拿下任何我们看中的地盘,而不用担心任何国家有勇气来阻止,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那个资格了。”
“臣知错。”袁大头只是一时心急而已,等到冷静下来之后,就想起了那些绝密资料上面的黑科技,明白萧致远说的是什么意思,他深深的鞠了一躬:“微臣这就回话,批准这批物资出口给德国人。”
萧致远点了点头,补充了一句:“以后类似的事情,就不要跑过来问我了,你自己就处理了吧,总体实力上来说,还是协约国要强一点,所以我们必须拉偏架,尽可能的强化下同盟国,这样才能僵持下去。”
“而且同盟国都是穷鬼,而协约国却都有着大量殖民地,显然我们帮着打赢了同盟国,除了一点点黄金之外什么都拿不到,但是帮着打赢了协约国的话,却能够收获到广阔的领土,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臣,明白。”袁大头当然秒懂:“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得到了批准之后,很快这些机床和铝合金,还有一条新的飞机生产线、一条补充的突击炮生产线,就在海口港装上了四条万吨散货轮,在四条拉姆级护卫舰的环卫之下,缓缓地驶向了南洋。
刚刚升任海军少校的林坤,就是这只小小的护卫舰舰队的指挥官,他除了是山姆号的舰长之外,还负责指挥剩余的三条护卫舰,任务就是将这批货物安全的送到奥匈帝国,然后把黄金安全的运回来。
---这个年代的大宗交易,特别是国家间交易都是直接给黄金的,而不是只能换回一批废纸,所以和后世的外贸是两回事,当然也就更加需要海军提供护航了,要不然半道上真真假假的劫匪,保证让你的船半路失踪。
顺嘴提一句,之前那些年之所以没有海军护航,是因为垄断资本家的嘴脸,要求买家带着黄金来上门提货,路途上的安全问题由买家搞定,所以才没有出过任何的事情,现在德国人过不来了,才需要送货上门。
看着船外奔涌的海水,林坤的心中异常的激动,虽然在见识到祖国的科技力量之后,他就认为自己所处的海军,迟早有一天能够航向远洋,成为一只真正的海上军队,而不是大青果时候保卫海岸线的水师。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居然会来的这么快,才短短几年的时间过去,自己国家的军舰,就能够前往地中海这样的战略要地执行任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而这只小小的舰队指挥官,也必然会名留青史。
虽然林泰曾没说,但是林坤心里清楚,如果不是伯父私下大出血,换取了其他几位护卫舰支队司令的让步,这么好的机会根本轮不到他,毕竟论起资历,他可是排在几个支队的最后面的,今年才刚刚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