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小焰要再次穿越了。
只是这一次,在表现中,似乎也有些不同。
她穿越的时候,听到小圆的声音。
但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小圆哭泣告别的声音,而是下一个世界小圆笑着打招呼的声音。
这是转场的技巧。
声音转场,并不算很特别的手法。
有声音的延续,声音的提前进入,还有声音的相似部分叠化。
声音的延续是,比如有人还在说话,切入到了新的场景之中,声音依旧继续。
声音的提前进入,则像是红楼梦中所说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先听到他的声音,再切换场景,到那个说话的人出现,看到他在说话。
声音的相似部分叠化,则是两个不同的场景中,有着相似的声音,哪怕只是一下声音,或者只是听起来相似其实完全不同的声音。
而在晓美焰穿越的时候,开始的时候,用的是类似声音的延续,还可以听到小圆的哭泣的声音。
但后来,用的是小圆的笑声。
这样看似有些突兀,从哭变成了笑,但其实经过了几轮的穿越,观众已经了解了。
哭是打魔女之夜失败临死与小焰告别的小圆,笑是欢笑着的跟小焰初次见面的小圆。
实际上,穿越之前,晓美焰理应放不下小圆,一定会等到她确实死去才会离开,那个时候,小圆不可能会哭,告别已经结束。
没有穿越,也听不到打招呼的声音。
但通过这两个声音,将时空的区别展现出来。
而这也并非是晓美焰听到的声音,而是她内心之中的声音。
告别的声音,意味着她记挂着小圆的死,为此而悲伤。
而到后来,她已经越来越理性,不惜一切代价,都想要去下一个周目,只想改变一切,让小圆展露笑颜。
之前,在学姐的断头的镜头中,用到了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的镜头。
希区柯克的视点镜头的风格是先拍一个人,再拍一个人的视角,再拍这个人的反应,再拍这个人的结果。
斯皮尔伯格却是用了怪物的视角。
但这并不是他的极限。
比起第一视角,还存在着让观众更加能够感受到主角心理的主观视角。
心理上的视点。
夺宝奇兵中,大家记住的是名GIF,当敌人帅气的挥刀半天,主角一枪将他撂倒的搞笑画面。
主角追逐被坏人绑架放在篮子中的女主角。
主角的视点,却并非是追随篮子移动,而是跟着女主角的求救声移动。
而到最后追丢的时候,大多数导演都会移动视角到人山人海的场面表示主角找不到人。
但在这里,却是主角的脸部特写。
停顿。
为什么不切换到市场上的场景,不切换到主角看到的画面。
因为,他不知道女主角所在的地方!
73、快出来看魔法少女了
斯皮尔伯格的镜头中,男主角想要知道女主角的位置,但却并不知道女主角的位置。
于是,他便不让镜头移到市场之上。
这样,会让观众感同身受,心中明明很焦急,急切的想要看到女主角的下落。
但镜头就是没有。
这样的市场街道上的追逐戏,跟踪戏很多。
为了能够表现出来,往往是观众明明看到了人被带走,又或者是谁被跟踪了。
但是就是发现不了,观众都忍不住要怒了。
斯皮尔伯格就是能够想出不同的拍摄手法。
椋本司却并不是全面模仿,他用的是声音。
小圆的声音,并非是真实的小圆说话,而是小焰心中关注的对象。
随着时间穿越越来越多,她的执念越深,目标就越明确。
然后是,最终,到达了跟第一集一样的场景。
她想要拯救小圆,小圆却早已经遗忘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