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本司也发现了,这跟监督的路线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个监督走出来,几十年,从开始画,到原画,演出,大致上都是这样的路线。
能够成为高手,有成为监督的实力的人,都在演出位置上混过。这基本上等于一部分的监督了。
有些有梦想的作画高手,为了表现自己,就会不断的突破,构思新的演出方式并且表现出来。
当某个地方好,然后被注意到之后,就有可能提升。
这也是漫长的时间。
但最关键的是,这些人,往往被局限在其中,只能够看到自己的部分。
一般的动画师,看到了分镜绘中的指示,甚至难以合格完成,这就造成了崩坏。
能够混口饭吃的,则是能够合格完成指示。
有理想的,则会在这指示上,添加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比如某个角色的某个动作,动画师会增加动作细节。效果不错,监督也会同意加入。
这其实跟那些老戏骨的做法很是类似,为自己演出的角色写小传。
这样的人,有理想,有实力,也可能出头。
但是,他们依旧不能保证销量。
甚至不如小鲜肉。
因为这个部分,只是一个角色,只是一个人的部分。
一个演员的角色生动了,但未必就符合整个故事的要求了。
而一路苦熬上来的人,更是如此,长久的时间,就花费在画面之中,动作之中。
最后画的很不错,但只有画面可以。
这有些类似页游手游的制作,稍微好一点的团队,制作的作品有一定的保证吗,但是赚不赚钱,赚多少,往往看的是运气。
对很多高层而言,他们只是找了很多团队,通过不断的组合来凑牌,出了什么就跟抽奖一样。哪怕是好的团队,也顶多只是保底。
出不出六星SSR,还是看运气。
这样的情况下,更加不可能给团队更多的资金。早点上线游戏捞钱才是最合适的,花的心思越多,风险越大。
213、新人
椋本司不同,有着系统帮助的他,哪怕练习的方向,自己最能够确定的实力是在作画方面,这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实力。
但他也依然会去了解其他的方面。剧本,音乐等等方面。
他也有作画很秀的地方,但是,却都是为了剧情,为了让角色的感情更加生动。
而且,他是有整体思维的。
不仅仅是从剧情出发,更是从主题思想出发。
就像是美树沙耶香的剑术,令奈良原一铁感到无比惊喜,但在一个魔法少女的番中,就需要克制。
所以在那里,剑术的战斗只是点到为止。
椋本司与驼鹿监督很是类似,虽然具体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不过,他的野心更大,所以跟驼鹿监督不同,他需要更加有实力的团队,要有足够多的人,能够支持他各种风格的尝试。
他们的相同之处,便是都是以监督为核心,团队为主导,不依赖制作委员会。
这算得上是导演中心制。
对应的便是制片人中心制。
制作委员会,只是将制片人,变成了集体,获得了更多的投资,可以分担风险。
制作委员会,动画公司,有了钱之后,他们会制作更好的动画吗?
不会,他们会制作更多的动画,这样的话,才能够提高赚的可能性。
如今,制作委员会制度已经越来越无法处理现在环境下要面临的问题。
椋本司也在尝试新的制度。
不仅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让动画公司也能够赚钱。
这对他而言,也是完成系统任务的路径。
明显导演中心制,才更加符合动漫之王的身份。
以自己为绝对核心,建立一个随心所欲的帝国,想要制作什么动画,就如同圣旨一下,万众一心完成任务一般。
只有这样,才能像是皇帝建造兵马俑这样,在动画历史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奇迹。
终于有了闲暇的时间,又要招收人手,连连本司也是亲自出手,就是想要去找一些有天赋的人。
也许有的就是未来有名的人。
而且还可能会有其他的人才。
有些人有天赋,但是却并没有来动画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