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为特别的地方。
看到动画很好,发现漫画跟动画不同,对漫画生气是正常的。
但明明两者不同,却觉得两者十分契合,这才微妙。
最终,有着那样感触的观众只能表示:“这或许也是一种奇迹吧,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
“动画将漫画带到了新的高度。”
“而漫画让动画,变得更加完整。”
越是看到漫画的女主,就越是觉得动画里的绫乃是那般的帅气。
就像是喜剧,笑是因为差势,是因为优越感。
而爽也来源于压抑。
没有漫画,动画只是单纯的爽作。
没有动画,漫画只是单纯的虐作。
但正因为有漫画的存在,才能够感觉到动画之中那种飞扬的热烈。
252、命运之羽的选择
动画会带动漫画的销量,这是正常的情况。
要不然轻小说改动画怎么会这么流行,因为这只是一种广告而已。
对于别的国家,动画做起来很难,但对于动画已经变成一种流程工业的东瀛来说,动画就是广告而已。
就算是奇烂无比的轻改,一样能够为轻小说带去销量。
漫改也是如此。
当然,漫改更加接近,需要的要求也高一点。
很简单的原因,文字和图画不同,但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动画,大家更容易当成同类。
看到动画太差,你会觉得漫画也差,但看到动画差,对文字差不差的印象却难以做出评价。
只要能够讲清楚故事就可以接受,若是女主还能可爱一点儿,那么轻小说改编漫画基本就等于成功了。
动画烂的形象不会影响到轻小说的。
尤其是异世界类型,大家都知道你是个什么货色,喜欢看的,有兴趣就会看了。
当然,改编动画很火的话,影响了原作很大的销量,这也是可能的。
椋本司这次就是这样。
只是,大家觉得顶多只会涨销量,不会涨口碑,最终是大家觉得被骗了,要喷原作者。
原作者做好了心理准备,漫画编辑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还像是动画中为绫乃准备了心理医生一样,他当然找不到大胸的心理医生,只能自己补习了一点儿心理学知识,安慰作者一定要挺住。
不管怎么说,销量上去了,这是真金白银,是钱啊。
为了恰饭,跪着就跪着吧。
但结果连评价竟然都有所提升,这才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
要知道漫画是很容易被认为是接近动画的。
动画好,大家会下意识的觉得漫画也是这种,漫画也应该这么好,结果连剧情都不一样了。
但大家竟然不觉得是两个作品,反而觉得这个也不错,评价竟然上去了。
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风格也完全不同,一个更是有系统,一个没系统,一个是世界大赛,一个是在校园之中。
但竟然诡异的成为了同一个作品。
它们看似是同一个时间段,却有仿佛有了先后一般。
似乎因为动画在漫画之后才出现,让人觉得动画是漫画的后续。
明明漫画怎么都不太可能进入世界赛。
作者也已经表示自己画不来。
但销量竟然还是在涨。
看的人并不多,但销量就是涨。
这也未免太奇妙了。
就连电视台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有人觉得这是动画的影响力太大,造成的一种跟风效应,也有人觉得,大家就是喜欢了某个作品之后,会有将所有相关的东西都想要买下来,就像是买周边一样,漫画成为了动画的周边作品。
但不断的问询之后,所得到的回答大多都是觉得,想要将漫画买下来,但知道了不同之后,并不会继续看下去,最多只会看前面的部分。
买,却不看。
这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人觉得这大概可以称为不可思议的轻羽飞扬现象。
最终,还是研究动画的老宅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猜测。
命运石之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