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凯瑟克听完后,凝重的说道:“如果是林志超插手,美英官方都会给面子的。特别是去年,林志超旗帜鲜明的左冷禅,所以港府官员对他好感大增;再加上,他是世界船王,常年交好美英政客人物。”
亨利·凯瑟克不甘心的说道:“难道就这样算了?要不,让香港电话公司继续刁难星光行?”
约翰·凯瑟克说道:“没有必要!以林志超的实力,他就是不租出去,也不会影响太大。但如果香港电话这样做,影响会极其恶劣,港英政府也会阻止的,这是将林志超推向对面的怀抱,所以英国政客都不会同意的。”
亨利·凯瑟克非常聪明,否则后世也不会发起‘置牛大战’,并且不花一分钱就吞并了牛奶公司。
很快他叹了一口气的说道:“华资在香港崛起,林志超更是发展迅速,对我们英资的影响很大!”
约翰·凯瑟克冷笑道:“影响大嘛?我不觉得,我们英资坐拥大量的土地资源,随时可以成为地产巨头。更何况,华资如果不能大量上市,那就别想快速发展起来。而恰恰,香港会对于上市公司很严格,华人的公司管理都非常差,不可能大量上市的。一个非上市公司,怎么可能斗得过上市公司呢?”
亨利凯瑟克一想也对,他对股市非常了解,上市公司拥有太多的便利。
随后,亨利说道:“父亲说的有道理!我们怡和系若不是首要在海外发展,今天在香港更是巨大。”
约翰强调道:“海外发展必须坚持,最好是将海外投资的比重扩大至60%,香港仅留40%。香港,还是离对面太近了啊!”
父子俩对內地的戒心,一直都是存在的,因为五十年代怡和在內地损失3000万英镑的财富。当然了,凯瑟克家族又是一直坚持英国和内地进行贸易的商人,因为他们想把钱一点点赚回来。
另外一边。
长江实业以3750万港币的现金,收购星光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与此同时,知情的华商们自然非常支持,避免华人资产廉价流向置地公司。
而长江实业收购星光行后,美国领事馆立马收回禁令,至于香港电话那边也好像没有再进行刁难。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林志超并没有第一时间将星光行进行大张旗鼓的招租,而是暂时搁置在那里,仅对原来的租户进行通告——大家可以买卖美国货,可以装电话了。
至于林志超本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到过星光行大厦查看。首先,这座大厦虽然价值不菲,对他来说却不算什么;其次,谁知道‘华艺公司(卖特产的)’有没有左冷禅,放他的冷箭。
当然,他也不打算刁难华艺公司,大家相安无事就行!再过一年时间,香港的左冷禅彻底被抛弃,情况就会好很多。而到了1971年,连对面的左冷禅都没有生存的土壤了。
……
2月中旬,传媒大厦。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东方日报》的管理层已经搭建起来,社长‘罗文辉’、总编‘戴平舒’以及其他部门的经理人选,全部已经敲定。
这天,林志超在会议室里,和大家进行了第一次管理会议。
“以后在任何场合,你们要叫我‘老板’或者‘林生’,希望大家悉知一下!”林志超的第一句话,便是纠正大家的称呼。
很重要!
他已经告知一些关系紧密的朋友,称呼他‘林生’就行。‘林爵士’听得多了,总归让林志超有一点点不舒服,主要是手下、好朋友、亲人是坚决不能称呼。
一般的朋友、合作伙伴、陌生人,那就不用强调了。
“好的,老板!”众人随即说道。
大家隐隐约约猜测,老板的意思是,我商业成就那么厉害,不需要一个‘爵士’衔来衬托自己。
随后,林志超讲道:“接下来,我给大家两个月的筹备时间,然后《东方日报》正式发刊。在资金上,我先注入100万港币,先期可以招募个100个本土记者、20个海外记者,后期再慢慢拓展。其它部门的人,大家按需求招募即可。”
众人吓了一跳,这是大手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