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志超成为‘世界首富’在香港媒体大肆传播,引起巨大的讨论。
有媒体指出,倘若林志超不捐出三分之一‘身家’,那财富将高达180多亿美金,将创造新的历史记录。
也有人觉得,‘林志超基金会’虽然是名义上的慈善机构,但由于只能动用股息、利润,而不能动用本金,所以相当于林氏家族的一个传家宝。毕竟,林志超家族掌握着‘林志超基金会’。
与此同时。
地产商vs港府的舆论大战,再次打响!
这一次,竟然变得对地产商有利起来,舆论的方向变成是‘港府不增加土地供应’,是导致楼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香港的中产阶级实际上都是地产商这一方的,大概有着50万人左右;这些人手里有物业,自然不希望下跌,而他们背后还有家庭呢!
所以,地产商并不是孤军作战!
舆论变得对地产商有利,地产商纷纷开腔,指责政府有地不卖,屯积居奇。
布政司(仅次于总督的最高行政长官)陈方安生慌忙表态,声称港府会增大土地的供应量。政府下属的消委会帮政府说话,指责地产商有楼不卖,屯积居奇。
立法局议员刘慧卿小骂帮大忙,批评港府养肥了几个地产商,对平抑楼价束手无策。
议员张文光则直言不讳地谴责10多位地产商联手控制土地和楼市:“有地不起楼,起楼不卖楼,卖楼为炒楼,炒楼变空楼。这种极为荒廖的现象,不能再容忍下去!”
一时间,演变成舆论大战!
这大概是地产商的高光时刻,竟然在舆论上不输给港府,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不过说实话,林志超虽然一直是地产‘帅虎’,但风评却比其他富豪好一些:
首先,林志超企业横跨多个产业,不是单纯的地产商,制造业、科技产业等,都拉分不少。
其次,港流文化的兴起,让林志超变得更‘伟大’,毕竟养活了很多人。
最后,林志超在世界的成功,特别是在日本、美国、新加坡、东南亚、内地等地方大赚,让舆论认为林志超的并非全靠香港。
【进城收费】
3月,林志超来到伦敦,和当地政府签署备忘录。
拖了几年的地铁jubilee le支线,终于被英国议会决定拨款修建。而距离金丝雀码头第一期项目(7幢大楼)竣工,已经过去三年时间。
在这三年时间,金丝雀码头集团并没有停止工程,但也是慢慢吞吞,一副‘你不急我也不急’的态度。
虽然金丝雀码头已经投资高达40亿美金(50%的贷款左右),但长实集团财大气粗,再加上在英国金融领域赚了将近35亿美金。
所以,长实集团领导下的金丝雀码头集团,完全是在和英国政府打持久战。
为什么说和英国政府打持久战?
道理很简单,金丝雀码头项目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地产大型项目,更是英国金融野心的一环;除此之外,如此庞大的一个‘烂尾工程’,对英国的营商环境是非常负面的影响。
当然换做是其它企业,早就被英国这种慢吞吞的动作,给拖倒闭了!
反倒是长实集团,在这些年利用金丝雀码头集团,在金融领域赚了一些钱。
金丝雀码头。
伦敦市长约翰带领官员,前来考察,林志超和金丝雀集团总裁康贝斯招待了他们。
此次英国议会虽然通过地铁jubilee le支线,但也将金丝雀码头集团宰一笔,需要大概支援投资5亿美金;毕竟在英国政府看来,将jubilee le支线修建到金丝雀码头,实际上是为金丝雀码头集团在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