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来与不来,又有什么干系呢?
邓艾部直接东去高邮县的广武湖。
唯有让贼吴援兵远离大江深入广陵郡,魏军骑兵才有机会将之重创,甚至还有可能迎来斩将之功!而为了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广武湖的叛乱计划就诞生了。
因为惯性思维的使然。
果不其然,夏侯惠话语甫一落下,邓艾便当即应声,磕磕巴巴的将心中所思尽数道出。
这是此番袭击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军出求利的基本保障。
反正他是主将,没必要去汲汲追求白刃交接的斩首之功。
又不能影响魏军原先定论的袭破江都坞堡计划。
没意义不是?
左右不了魏吴两国的局势优劣不是?
今满宠决策对广陵用兵,最初的思虑是为了五百骑的督领权、后来的打算则是遵从天子曹叡想为国储才的心意罢了。
从来都没有指望过,此番战事能给淮南防务带来什么裨益。
所以说,夏侯惠袭击的胜算,在于魏军打破了双方共有的认知、作了魏吴将率都觉得是无用功之举。
如此,他当然不需要担心己方失败了。
兵出第五日,晌午。
邓艾部赶到了江东广武湖戍守点,也很顺利的在约定地点,寻到了王黎早早就别遣在外恭候着的两位私兵。经过对验暗语无误,以及王黎的闻讯到来,一场针对孙韶的请君入瓮戏码就开始上演了。
先是,王黎带着数十私兵闯入张鹏开辟的田亩处,随意寻了个理由殴打其私兵。
得悉消息的张鹏,自然怒不可遏。
当即便引了百余部曲前来讨要说法,并发誓要让王黎纵容私兵之举付出代价。
所以,他死了。
才刚走出戍守点、赶到私田处时,就被早就埋伏在此的邓艾引兵围了过来。
在两百张强弩的倾泻箭矢下,他与百余私兵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便皆伏地不起、染红了雪地。
随后,王黎先行归去戍守点聚集私兵。
而邓艾则是让士卒将张鹏的私兵服饰皆扒下来换上,待夜色降临掩护容貌时,在王黎的接应下顺利进入戍守点,一举将张鹏其他私兵、李戎将以及部曲尽诛杀。
突如其来的厮杀声音,也惊动了不远处的山越俘虏营地。
个别机灵的屯田军士第一时间跑出了营地,藏在水畔枯草丛中或矮丘大石后等隐蔽处,先去报自身安全无虞后才伸长脖子观看,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山越俘虏则是直接炸营了。
有的惶惶不安蜷缩在营地角落里,有的趁机暴起殴杀看守的吴兵,更多人则是迅速攀爬出营地消失在夜色中。
但很快,俘虏营就安静了。
随着戍守点军营内的厮杀声停歇,两百余士卒便堵住了俘虏营的出口,大声吼叫着李戎将已死、张鹏将会带他们去投魏、胆敢鼓噪或出营者死等等话语。
藏身在外的屯田军士也听到了。
但他们不敢置信。
好端端的,张鹏怎么就杀了李戎将且想去投魏呢?
且王黎又在干什么呢?
以张鹏与王黎之间的矛盾,总不会尽弃前嫌、沆瀣一气吧!
有些屯田军士带着这样的疑惑逃回江都,也有个别人觉得继续留在这里也没有危险,便想弄清楚状况再归去禀报。
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天色微明时,这些有心人的疑惑也迎来了“答案”。
他们看见了张鹏的私兵搜刮戍守点的积粮、纵火焚烧了军营,裹挟着山越俘虏北上;也看见了王黎与其部分私兵都被绑着,且押着的王黎士卒对其骂骂咧咧的,时不时还扬起鞭子抽一下。
只是他们没有看见的是,待“张鹏”往北走了约莫十里后,所有绑着的人都松开了。
且时不时就扬鞭抽打王黎的士卒,还郑重的行礼告罪,“为迷惑吴兵耳目,不得已让王校尉受苦,还请王校尉莫罪。”
他说话结结巴巴的,听起来有点好笑。
但王黎可不敢露出半分嗤笑之色,且还很恭敬的还礼,“不敢当。我着衣甚厚且邓将军也不是真鞭挞,何来见罪之说?再者,我不过一降人,而邓将军不吝为我谋划功劳,我感激都来不及,安敢有怨言!”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