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苍山连绵,由远至近,一股一股灰黑色烟缓缓窜上天际,连接百里。
由赵至秦,十余年来,岁月能够夺取人太多的记忆,但唯独无法夺取云中民众对于此情此景烙印在心中的残酷的印记。
长城示警,烽火连台。百里之域,尽燃狼烟。
这是胡人大规模入侵才有的景象啊!
云中大地上,苍生百态。
有人站在田垄之上,浑然不觉手中的农具已经脱落,惶惶似末日降临。
有人紧紧的抱住了自己的孩子,目中紧闭,哀叹着这噩梦一样的日子能够早早结束。
有人啐了一口痰在地上,狠狠的骂了一声,调转身子回头去取自己屋中的兵器。
有人面色激昂,拔刀长啸,不顾身边乡民异样的眼光,道男儿,建功正在此时。
这百里狼烟,整个云中地域都能够清晰的看见。
十里长亭,云中境内所有的亭长第一时刻召集了自己所在区域的里正,指挥着他们组织黔首远迁。连通着云中境内十余座县城的道路之上,随处可见一批批携家带口的民众,正往县城赶去。
那里有着坚固的城墙,那里有着粮库,那里有着士兵和武器,那里便是安全的保障。
家没有了可以再建,命没了可就什么都完了。
只是,终究还有着连县城远离长城近的民众。他们之中,要么带着口粮弓箭遁入深山,等待着战争的结束,要么聚齐在附近的寨堡之中,抵御胡人的入侵。
云中殿。
当听得那一声厚重的号角声时,他躺在王座之上,观看胡女跳舞。
舞姿曼妙,曲线婀娜。音靡乐乐,长歌婉悦。
一声长报,打断了这靡靡之音,淫逸之色。十六个胡女低首,停下了舞蹈,分作了两旁。
一个斥候急匆匆的跑进了云中殿中,单膝而跪,道:“禀太子殿下,长城发来急报,胡人入寇,至此时,多处峰口已经被突破。”
接着,一个一个斥候接连进殿,禀告着前方的军情。
“禀太子殿下,匈奴入寇,三千胡骑兵围武泉。”
“禀太子殿下,三千胡骑兵围北舆,北舆县长请求援兵。”
“禀太子殿下,五千胡骑入寇原阳境内,原阳县尉率部出城,斩敌六十而归。”
……
一道道情报在时间上传来相差无几,到了最后,一个披肩带血的斥候在人的搀扶下走进了殿宇之中。“禀告太子殿下,匈奴主力已经渡过了白渠,怕是最迟一个时辰,就要到云中城。情势紧急,请殿下速速定夺。”
众人抬首而观,只见帝国的太子躺在王座之上,慵懒的说道:“区区胡寇,也值得你们来打扰本王观舞。知道了,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