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1 / 2)

我全校都穿越了 安碧莲 4908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有关于要兴建造纸厂的事情, 很快就传回了琅云。

接到任务的学生们迅速行动起来。

有人去现场调研目前的造纸技术,有人在研究改进造纸流程,还有人进行各种实验。

而他们的效率很高, 加上图书馆里有足够的理论支持,靠着华国文明作为后盾的学生们很快就有了成品,并且下山去丰禾郡实施。

但这些和唐新阳没太大关系。

作为计算机院的学生,他的任务范围都在学校里。

以后可能有外派的机会,但是现在, 还是以校内建设为主。

毕竟离开了琅云, 外面连wifi都没有。

不过作为琅云学校的学生会副主席,还是长期留守学校的副主席, 他的职责之一就是组织开会。

今天便是要用半天时间,将造纸厂的事情理理顺。

唐新阳一大早就到了会议室, 结果一进门,并没有看到轻化工或者是经管院那边的同学, 反倒瞧见了两个许久未见的人。

他有些惊讶:“夏应, 昆哥, 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昆景明扶了下眼镜,看着他道:“昨天晚上。”

唐新阳:“也是来开会?”

昆景明:“嗯。”

虽然他是文学院的, 夏应是医学院,都和这次的任务没啥关系, 不过作为学生会的人,对于学校里面的重要任务还是要旁听一下的。

而唐新阳笑着走过去,将背着的电脑包随手放到一旁,直接坐到了昆景明身边问道:“周国那边完事儿了?”

昆景明:“差不多吧, 该种的都种了, 试验田开始用起来, 蛮人也没敢再来,现在就等着看收成。”

唐新阳:“楚老师他们呢?”

夏应:“农学院现在正乐不思蜀呢,估计等任务完成以后才会想起来回来。”

而他一边说着,一边起身走到了窗边往外看。

瞧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学校的变化不小啊。”

唐新阳天天都在学校里待着,感触不深,便随口问道:“哪里变了?不还是这个学校吗?”

夏应抱着手臂,斜斜地靠在窗边,声音一如既往的不疾不徐:“虽然一眼看过去和之前差不多,但是明显有了改动。”

围墙变高了,里面架设了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各种仪器。

保安队的人变多了,目测应该有国防生和体育生加入其中做轮值换岗。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学生们的面貌。

相比较于之前还处于学习准备阶段的状态,现在明显目的更明确,显然是任务量增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而学校的各种基建也更完善,起码现在完全看不出是已经穿越了的。

于是,夏应轻声道:“看起来,学习真的会使人进步。”

唐新阳则是道:“说起来,各个专业的任务都在增多,也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完成。”

这么多专业,这么多学生,可能原本的低年级还要继续课业,但那些高年级的按照时间计算也该进入实习期了。

可到了古代,去哪儿实习?

而这时候,就听昆景明道:“你有没有看过系统地图?”

唐新阳微愣,老实摇头,接着迅速拿出手机,打开了系统APP,打开地图。

接着就发现上面有标记了。

通过颜色区分了各个国家,而这些国家的颜色显然是有意义的。

就比如齐国和周国,都是淡绿色,旁边系统简单粗暴的写了个注释——

友好。

唐新阳不由得眨眨眼:“这是什么意思?”

夏应走过来,一只手搭着他的肩膀,另一只手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嘴里道:“这就代表着,这两个国家对我们的好感度高,而且是自上而下的信任。”

唐新阳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了。

从一开始,接触到琅云的就是齐王和周王。

那两位王上,一个是被照片给刷新了认知,另一个则是让手电筒照了一脸。

而他们接下去都对琅云表达了足够的亲善。

琅云则是靠着齐国的学子、公子筠、以及抗疫、红薯、建厂等等种种事情一次次的刷新好感度,起码大体上,这两个国家对琅云处于友好阶段。

而其中,齐国的江宜郡、丰禾郡,周国的德昌郡,都是深绿色,上面清晰地写着“信仰”。

估计距离好感度刷满都也不远了。

昆景明则是道:“通过之前的经验来看,系统是不会骗人的,他既然写了,就代表着这些地方的原住民对琅云的信任值很高,那么以后,你还愁没地方实习吗?”

夏应跟着点头:“这么大的地方摆在那里,可比你去校招的选择多多了。”

唐新阳听完就笑起来,然后有些不好意思:“这些我都没发现,最近事情太多了,我连系统都很少打开。”

夏应一脸疑惑:“你忙什么呢?学校的局域网不是已经架好了吗?”

唐新阳叹了口气:“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在选择了计算机这个专业的时候,就是走上了一条永不停歇的道路。”

昆景明默默的看了一眼这人的头顶,想说,也是个和头发说再见的道路……

不过考虑到团结友爱,还是没说出口,只是默默地想着,等自己的任务结束,就给这人兑换个防脱洗发水当礼物吧。

然后就听唐新阳道:“就算网络架设好了,可是服务器会抽风,信号塔会损坏,电脑会死机,我这些天光是修电脑就修了好几台。”

夏应:“我记得你之前说过,学计算机不等于会修电脑的。”

唐新阳默默看天:“人啊,总是在进步。之前机械院那边还说自己不是修汽车的呢,可我现在看他们那架势,也就是没设备,不然他们估计都想着攒变形金刚了。”

夏应:……倒也不必如此。

而昆景明则是安慰道:“每天任务那么多,你有看不到的也正常,而我们学生会的目的就是要尽己所能有助于学校的未来,先走通这些地方,给学生们创造机会,任重道远。”

夏应点头:“其实这一年来已经有学生去了附近的郡县做事情了,德昌郡在规划兴修水利,江宜郡准备种辣椒麻椒,还在学着做酱油。”

唐新阳懵了:“什么时候搞得这些?我都不知道!”

夏应:“学校这么大,还能事事都让你知道了?”

唐新阳:“别的就算了,为什么要种辣椒胡椒啊?”

夏应一本正经:“自然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知道,民以食为天。”

唐新阳:哦哦。

而昆景明却是抬起头看了夏应一眼,缓缓开口:“明明是因为你们一直琢磨着想吃麻辣香锅,又不想花积分和系统换,这才让德昌郡去种的。”

夏应轻咳一声,默默看天。

唐新阳:……很好,这理由比刚刚那个可信多了。

而这时候,又有人陆陆续续的进来,三位副主席同学就停了话头,各自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等人到齐了就开始开会。

这次主讲的有两位。

一位来自于轻化工,另一位则是经管院的宫巧老师。

这让唐新阳有些疑惑:“为什么造纸还有宫老师的事儿?”

宫巧老师长得清秀,眉眼尤其温柔,声音也是一如往常的轻缓:“因为想要办起一个厂子,从不是某个专业自己就能做好的,就比如这次,轻化工的研究怎么造纸,水利的研究如何利用水资源,我们就是要讨论一下怎么更好的销售,中间还需要其他专业来配合完成。”

唐新阳眨眨眼:“销售,这个有什么困难的吗?我以为只要质量好,价格便宜,应该很快就能流传开来了吧?”

宫巧温声道:“以前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正在丰禾郡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和那里的商人谈起过此事,商人们都表示如果一样东西出现以后,单纯靠着口碑发酵,那么起码要半年时间。”

夏应惊讶:“要这么久?”

昆景明却毫不意外,他之前就一直和齐国学子们打交道,又在周国的德昌郡待过一阵,算得上是比较了解这里人的了。

于是他便开口道:“如今的交通远不如我们想象中的便利,加上他们现在是小农经济为主,还有宗族观念,如果不是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基本上是没有人口流动的,而且互相的通信也没那么方便,想要撒小广告都不容易撒出去。”

夏应:“不是有商队吗?”

昆景明:“他们有太多不确定性,并不是每个商队都能将手中的货物销售出去,而且纸张这东西有官造的,寻常商队也鲜少专门为了卖纸,或许会有看到商机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有一些新的办法来推进。”

宫巧点点头表示赞同。

唐新阳则是在心里算了算,然后道:“其实半年时间也不长吧。”

宫老师笑着道:“不短了,投资这种事情,越早看到回报越好,况且这又不是什么风险投资,有了产出,就要立刻寻找到销路,有了销量,才能够反过来刺激到生产,从而变成一种良性循环,让商品创造更多利润,拉动经济,刺激消费,那么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系就形成了。”

夏应不懂这些,他只是说了个很简单朴素的道理:“既然可以想办法迅速卖出去,自然不想去等。”

昆景明微笑总结:“为什么?只是因为我能。”

唐新阳迅速接受了设定,然后就重新看向了宫老师,脸上带着好奇:“你们准备怎么做?”

宫老师一边切换PPT一边道:“一种产品能不能卖得好,可不单单靠着品质,而是要让别人知道你的东西好,从以前的吆喝,到后面的广告直播,都是很好的见证。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一步。”

昆景明突然抬头:“我可以提供一个脑洞。”

众人立刻看过去,大部分人都记得这个人将齐国学子们拉去军训的神奇操作,故而这会儿都面露期待:“什么什么?”

昆景明声音轻轻:“如今正是齐国各地学子准备乡试的时候,学校里面也有些要下山去,如果能借由他们的手,将丰禾郡纸张的口碑打出去,以后自然不愁销路。”声音顿了顿,“更何况,还有公子筠。”

宫老师听了这话,立刻点头道:“是个好主意。”

原本消费纸张的主要群体就是读书人,如果能直接让他们精准接收到来自于丰禾郡的“安利”,那么就相当于直接面对目标客户群体。

而且这些能被挑选到琅云里面的学子都不是寻常人,别管本身的家世背景如何,单单是才学就都在各个地方数一数二的,不然也不会被齐王选中,一并送到琅云来。

既如此,在文坛中必然有一席之地。

只要有了他们的宣传,那么必然会带来连锁反应。

夏应琢磨了一下,给出了个类比:“这是不是就是古代版的明星代言?”

唐新阳瞬间get到,然后就给自家昆哥竖起拇指点了个赞。

而丰禾郡的造纸厂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有些悄无声息的。

毕竟造纸这事情并不需要太大的阵仗,有水流,有工具,再让工人熟练流程以后就能做起来了,并不像是砂石厂那样天天需要上山叮叮当当,也不需要像是造砖或者挖井的那些轰轰烈烈。

加上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造纸已经不再陌生,只不过他们觉得纸张的用处并不是写字,而是包东西,所以他们对于好坏其实并不是太在意。

恰恰相反,看上去越好的纸,他们反倒越不会买。

只是想要装个包子,没必要用比包子还贵的纸。

所以造纸厂准备开工的时候,也就是庄郡守约琅云的人过去看了看,还学着其他工厂落成的时候那样剪了个彩,放了个炮,寻常百姓除了看看热闹,并没有过于放在心上。

造纸厂也像是根本不着急的样子,自己产自己的,没有大张旗鼓。

周围的郡县也就知道“哦,他们开始恢复造纸了”,仅此而已。

可是,造纸厂里的人却格外有底气。

这让汤氏很是不解。

而因着她的夫君王氏和丁九关系亲近,丁九的娘子马氏又对汤氏诸多关照,故而汤氏有事情了就会和马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