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请你配合一下,你们店里有这种鞋子吗?”
叶峰拿着打印出来的鞋印,走进去问。
那个中年女老板接过他手里的鞋印纸,在鞋架了拿鞋子比对了一会:
“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这种鞋子。”
“这应该是一种新款的休闲鞋,我们店里没有进过。”
叶峰走出去,找另一家鞋店去问。
为了提高效率,他与沙卫健分头去查问。
叶峰一连问了三家鞋店,终于找到这种鞋子。
那是一个大型服装城的一个鞋子专卖柜,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营业员比较了一会,就找到一款鞋底印与纸上的鞋印一模一样的鞋子:
“这是一双新款休闲鞋,黑底黄帮带花色,男式鞋,四十一码。”
叶峰拿过这鞋子,将鞋印与打印出来的鞋印一比,真的一模一样,就买下两双,对营业员道:
“你回想一下,有二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的男人,来买过这种鞋子吗?”
女营业员想了想,摇摇头:
“我想不起来,这种鞋子,我们店里两年前就进了,前后总共买掉过几十双,四十一码的也有七八双。人太多,时间长,没有印象。”
她说完,又到里面去跟老板娘说。
老板娘马上走出来,见叶峰在查案,就去翻看库存。
一会儿她走出来告诉叶峰:
“监察官同志,我查了一下,这种鞋子,我们先后进过三批,共总一百五十双,现在只剩十七双。”
“四十一码的,总共四十双,卖掉二十六双,还有十四双。”
“这二十六双买给谁的?我们真的想不起来。有的根本不要发票,交了钱就走,哪里记得?”
叶峰没有灰心,走出去打电话给沙卫健,让他过来拿着鞋子,再分别去问。
于是,两人拿着实样的鞋子,不厌其烦地一家家去问。
一直问到天黑时分,只问到三个有些价值的线索。
其中叶峰问到两个:
有个鞋店里反映,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戴眼镜男子,三个月前来买过一双四十一码的鞋子。
另外一个鞋店里告诉他,一个中年女人半年前,来为她儿子买过一双这种鞋子。
叶峰让他们调出店内探头,找到这两个人的身影,却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又是做什么的?
叶峰拍下这两人的照片后,只得走出来。
沙卫健只问到一个信息:
一个大型商场的鞋柜女营业员告诉他,两个星期前,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来为他丈夫买了一双这种鞋子。
沙卫健问她,这个女人的丈夫是什么情况,女营业员笑了:
“我卖鞋子,怎么会问人家丈夫情况?”
“要是真的问,也太突兀了吧?”
沙卫健想想也对,只好转身走出去。
他与叶峰会合后,把这个情况告诉叶峰。
叶峰一听,敏感地追问:
“两个星期前,一个年轻女孩,为她丈夫买这种鞋子?”
“对呀,叶书记,怎么啦?”
沙卫健有些好奇:
“又不是买鞋子本人,我也问营业员的,她说卖鞋子,怎么会问人家那么多?”
“走,去那个鞋柜。”
叶峰拉着他坐进车子,往那个商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