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旦他们大规模发行纸币,必然是会出现滥发的现象,导致他们国内民不聊生,这时候我们便可联合高丽,同时出兵,因为高丽也迫切地想夺回鸭绿江东岸的几座军事重镇。”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又道:“不过最近南边李朝也开始加紧对占城的攻伐,我们可以先在南边出兵支援,让辽国以为我们已经将注意力放在南边,给了他们改革变法的机会,如此既能一举削弱李朝,若有机会,甚至于拿下李朝,同时可以骗过辽国,让他们服下这碗毒药。”
赵顼略显担忧道:“但是财政能否支持对李朝用兵。”
王安石道:“这几年东南六路发展的非常好,已经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如果我们的目的只是为支援占城,而不是为求一举消灭李朝,我想问题不大。但臣以为朝廷可以故意制造声势,来麻痹辽国。”
韩绛眼中一亮,道:“此策甚妙,我也赞同,根据郭经略的来信,南边兵马早已经整顿完,并且能够熟练的使用火器,是兵强马壮。”
文彦博也点点头,表示赞成,旋即又补充道:“辽国并不像我国,他们主要是控制住燕云地区和上京周边一代,也就是他们契丹人之前所居住的地方,对于西边各部族的掌控,其实是非常弱,如今我们已经拿下西夏,可借西夏展开与北边部族贸易,从而离间他们,确保到时候我们从云州出兵进攻幽州,不会腹背受敌。”
赵顼点点头道:“就依诸位所言,这回我们定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太祖太宗的遗愿。”
番外二
记得曾几何时,每当有人提出对外用兵时,这朝中大臣十有七八皆是反对,当时整个宋朝的大战略,就往内收,思想层面也是如此,几乎丧失汉唐那种对外扩张的野心。
但如今这种情况显然已经得到改变,这刚刚拿下西夏、云州,马上又要开始对南边用兵。
大臣们也没有去反对,反而是支持的,可见这其实还是跟国力有关系,以前是能忍则忍,这口袋里面没有钱,干啥都心里发怵,现在腰包鼓鼓,你再跳一下试试看。
从战略层面来说,既然是要走向帝国霸业,这战争就不能轻易停下来,必须对外扩张。
如汉唐初期,哪年不打仗。
当然,对南用兵,主要还是为了迷惑辽国,其次才是削弱李朝。
还得针对辽国,布下疑阵,让辽国认为税币才是宋朝国力增长的主要原因。
三司。
“我们已经研究过了,在雄州等地发行税币,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海运可以直接抵达我们与辽国的边境,而江南、福广也都在使用税币,所以我们可以将部分军饷换成税币,再吸引商人通过海运将粮食送到边境。我也已经跟三大解库铺商量过了,他们都会去当地建立解库铺,方便士兵使用税币。”
薛向向王安石说道。
王安石点点头,又向一旁的吕惠卿道:“目前海运是什么情况?”
吕惠卿回答道:“去年从福广、占城等地运送到登州的粮食,已经达到十万石,较之前年翻了一倍,损失目前只在百分之十,但较比起运河的损耗,这成本至少降低四成,因为海运主要是靠风力。
那是我们预计,朝廷决定支援占城,讨伐李朝,海商还会进一步增长。”
对南用兵,最为高兴的,莫过于海商,到底名义是以支持占城,但要支援占城,陆路上是行不通的,就只能走海上,一旦朝廷将钱用于海上,海上贸易必然变得繁荣起来。
王安石问道:“那事业署下面的各大运输集团,可有组建自己的海船队伍?”
吕惠卿摇摇头道:“暂时还没有。”
“为什么?”王安石诧异道。
吕惠卿讪讪道:“因为这些运输集团,还是以供应京城为主,但京城又不靠海,就是运到登州,也得通过河道运送到京城来,这路程是近不了多少,损耗也无法减少。
而且海上运输,依靠的是风,每年南下北上都是有固定的日期,但是京城的供应不容有失,所以,目前海上的都是商人。”
王安石道:“其实运输集团也可以拿钱出来,与那些海商合作,为以后做准备。”
吕惠卿点点头道:“学生知道了。”
正当这时,邓绾突然快步入得屋内,“王相公,三司使,吕尚书,我方才收到消息,海门县县令陈芝华被人状告隐瞒其父的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