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岭南乱
“陛下,岭南罗窦洞獠反,臣请回岭南。”
太极宫北海,武怀玉陪皇帝泛舟海上,武怀玉再次提出回岭南。
“罗窦洞獠蛮复反,究竟为何?”太子问。
兵部尚书豆卢宽在旁边道,“臣倒是接到职方司一些奏报,此次罗窦洞獠反,皆因广州都督党仁弘而起,”
这位兵部尚书有备而来,今天就是要把党仁弘拉下马。
他早就搜集了不少党仁弘贪污的证据,结果党仁弘作死,在岭南还搞出来獠蛮叛乱,这次叛乱规模还不小,逼的罗窦洞蛮几乎都反了。
“刘公什么时候方便动身?”
而刘审礼这样的年轻人,也是很不多见的。
“刘公有事但说无妨。”
尤其是武怀玉这半年一直在京,罗窦洞叛乱,党仁弘必须负全责。
皇帝这句话看似问询意见,实际上那就是已经决定了。
可这位前妻荥阳郑氏,续弦平寿县主,能得李渊、李世民爷俩的信任,那本事绝对不凡。
长安刘家,一家二百余口人,大多都是老家的亲戚族人。
李世民点头,“海贸市舶这块,每年得利不少,希望不要因此受到影响。松州之战起,调动步骑五万兵,这拖到八九月,军费耗费可不小一笔。”
武怀玉一口应承了下来,
这下獠蛮们谁也坐不住了,纷纷反叛,
原来这几州都隶属冯家所掌握的高州都督府,但去年高州都督府也罢撤了,云开山以东诸州,皆隶于广州都督府。
李世民心里清楚党仁弘贪的性格,如今被豆卢宽直接当面捅出来,那这事八九不离十了。
这次朝廷从岭南抽调走了不少兵马,但也是形势所需,朕不希望岭南因此就又乱起来,”
“武公,某有个请求。”
李世民把他从戎州都督调任广州都督,那还是很看重他能力的,二来也是因他跟武怀玉没有什么私交,
却不料党仁弘在广州这么短时间,就惹出那么大乱子来。
他向獠蛮狮子大开口,不交钱就要处死这些‘走私犯、贼匪’。部落赶紧送了笔钱,
四万贯。
李世民眉头紧锁。
他曾奉旨出任并州总管府司马,辅佐元吉。
他这个岭南观察、四府经略,得顺应皇帝的心思。皇帝都把福建、交州两府划出去了,又调走了四万兵,武怀玉还能不明白皇帝心思吗?
“陛下,臣也赞成派有司立即调查,最好是先停职,召回长安。”
刘审礼是刘德威与前妻荥阳郑氏所生,但郑氏早亡,他由祖母元氏养大,隋末时刘德威随裴仁基讨贼,刘审礼年未弱冠,从老家背着祖母,渡江避乱,直到天下大定才带着祖母到长安。
“请陛下放心,岭南还有两万戍军,一万府兵,足够稳定局势。”
“怀玉,”
武怀玉回到家没一会,刘德威就上门来拜访来了。
可以说这是朝廷和地方的双重利好,
先前党仁弘带着几千人马征讨罗窦洞,照样打的他们丢盔弃甲,轻松就破了几寨俘获七千人。
一万兵一年就是十二万石粮加十二万匹绢,、营栅城堡、军械、训练、养马骡等开支也很大,”
后来一直在秦王府,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不少功劳。此后镇守西南,也是劳苦功高,虽一直有人反映,说党仁弘为人粗暴且贪婪,但西南情形特殊,所以朝廷也只是几次口头申斥他。
可党仁弘胃口很大,他要更多钱,甚至还要那些部落的土地,要他们拥有的矿山等,
“陛下,恕臣不能代广州都督,还请陛下钦选一位新都督。”
“陛下,岭南这次调走了几万兵马,以后军费开支减少许多,地方财政应当也能多些节余,
这次罗窦洞反确实跟党仁弘脱不开关系,他到任广州都督后,到处伸手捞钱,伸到了罗窦洞。
他对继母平寿县主也很孝顺,继母生的弟弟们他也是十分友爱。刘德威虽然这些年官做的不低,可这人跟李大亮一样,不置产业,俸禄赏赐又总是拿去救济族人,帮扶贫困。
“武公打算哪天南下?”
说实话,武怀玉其实也并不反对皇帝从岭南抽调走几万大军,对于此前朝廷要岭南自己留存的财税供养镇戍兵马,其实这是极大的一项开支负担。
可如今又反了。
党仁弘立马派人向罗窦洞等诸獠蛮部落要钱,
诸部给这位都督上贡了一笔,但党仁弘不满意,于是他以打击走私、围剿贼匪为名,开始派兵进山,
党仁弘抓了不少獠蛮部落的人,其中不乏一些首领子弟。
“党仁弘其罪当诛,不杀党仁弘,不足以平岭南民愤。”豆卢宽又道。
“臣举荐韶州刺史豆卢怀让检校广州都督,他在韶州任上表现出色、政绩、声望着著,也熟悉岭南风土人情,能够马上到任,
前有侯君集后有党仁弘,
广州都督,不仅需要有治理地方的能力,更还需要有统兵指挥的经验,这方面,豆卢驸马是有些不足的。”
四万镇戍兵一年军费开支,最基本的就是五十万石粮五十万匹绢,加上养马、器械、训练、营寨等等,一年那就得上百万。
豆卢宽听了都很惊讶。
云开山两大獠蛮所在的窦州、辩州,都被并撤了。
“彭城县公刑部尚书检校雍州别驾刘德威,以廉洁平直闻名,也是员老将了,让刘德威下广州如何?”
“你和刘德威一起南下,路上熟悉一下,也商议出一个安稳岭南的策略来,朕希望岭南能够早点安稳太平。
“怀玉,朕本来想让你在长安多随侍朕前,可现在看来,岭南还得你去收拾乱摊子。”
李世民看了看他,然后望向武怀玉,“怀玉啊,党仁弘这事,你怎么看?”
要说刘德威这样的人,当今还真是不多。
何况这钱又不是自己的,心疼啥,与其让皇帝开口索要,不如主动上贡,余地还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