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米看向他们,见他们一个个瘦骨如柴,可见为了供养周小文,他们是遭了多大的罪。
私牙行、衙门、还有城外灾民安置地,他家也得去问问看,不能只靠彭大总管。
“老奴,拜见客人。”周嬷嬷老道,率先给秦小米行礼。
“大总管,周家奴仆带到了。”武师过来禀告。
“不是不是,是奴婢们心甘情愿供养小文哥哥。小文哥哥有本事,有情义,乃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愿意供养他。”周倩娘跟周兰娘生怕周小文起势后会嫌弃她们,抢先说道。
彭大总管道:“带进来见客。”
周嬷嬷不满她俩过于着急,不过此事干系着少爷能否改命,她是恭敬回道:“回客人的话,确实是奴们心甘情愿供养小文的,以报答小文对我们的恩情。”
又求道:“客人,小文不仅会算账,还极有才华,要是再苦读几年,去考功名也是能中的……”
周嬷嬷小声提醒一句:“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不少富户都会去牙行挑些好苗子,培养几年后,放籍出去,为自家考官。”
古往今来,这种例子不少。
秦小米不接这茬,只翻着名册,片刻后,问道:“周小志是谁?”
从名册上看见周小志是周嬷嬷的儿子后,她立刻搞事儿。
周嬷嬷一愣,手朝后头的儿子做了个手势,让他别说话。
可世人最患个不均,周小志早就不忿自家老娘供养周小文,是道:“回客人的话,奴就是周小志,曾是周家少爷的贴身小厮之一,算账写文,都是会的。”
周小文会的,他也会,只要给他机会,他不比周小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