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看着孔贤自从拿到手上那本书之后,脸色变得比之前还要难看。
都非常好奇到底是什么?
“各位,孔贤手中拿的乃是李子,大秦第一本关于秦律的书籍,里面有对秦律的见解和剖析,朕看了受益良多。”
“如今朕已经掌握了批量印刷的技术,就像之前的三字经一样,孔贤手中所拿的书籍证想要有多少本,那就可以有多少本!”
“相信等不久的将来,大秦人人都可以了解秦律,将律法深入到骨髓,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真正的依法治国。”
孔贤听到这手中的书一个没拿稳,突然间掉落在地。
他有些失魂落魄的将书捡起。
儒家之所以能够强盛至今,主要依靠的就是…书籍。
因为这个时代的书籍是非常难获得的。
而孔子当年门下弟子众多,制作了很多书籍。
在游遍列国的时候,也就将大量的书籍留在了当地传播。
很多学子在学识字之前都会将儒家书籍拿过来通读几遍。
他们儒家的人数已经多起来,这样的局面就造成了谁要敢说儒家的不好,就会在书籍上写下关于那人的残暴之事,哪怕没有他们也会将此事夸大其谈。
这也就导致了天下间没有人敢去惹儒家。
如果谁敢惹他们,就会让他见识一下儒家的笔有多么的锋利。
可现在局势反转了,从胡亥的口中得知只要短短数十日,就可以让天下人都人手一本李子。
而且现在纸张的价格如此便宜,如果以后印刷一些批判儒家的书籍,或者是纸张。
供这些刚刚识字的百姓阅读。
那对儒家的打击和影响竟是毁天灭地的。
诸子百家之争,争的是思想,更争的是书籍。
除非他们儒家也掌握一门胡亥口中的印刷技术,否则儒家在胡亥的攻势下消亡是注定的。
孔贤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一口气叹出眼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光亮和斗志。
他心中的歉意非常之深,有一种预感儒家要在他的手中走向灭亡。
他孔贤愧对于列祖列宗。
胡亥看着孔贤这一副失落和沮丧的样子,非常的消沉。
搞什么,看一本书道心就崩了吗?
你孔贤可谓是儒家的扛把子,你心态炸了,我以后语文班主任找谁去?
可这个孔贤也算是一个聪明人,只看一眼,根据之前的推算就能知道以后儒家的走向。
胡亥不久之后就准备开设学府,老师和所学的课题其中必定有儒家的一席之地。
但是对儒家的思想还是要进行筛选,然后才交给学府中的弟子。
就比如说儒家的:孝!!!
如果连这个都抛弃,就算以后入朝为官再有能力再有才能,那迟早也会像抛弃父母那样抛弃自己的国家。
所以这种观念必须得培养。
再者说,儒家的思想体系非常完整,且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儒学你可以单独开设一门政治课,专门培养学生的修养,思想,服从。
要知道一般来说以上几种素质是相互矛盾的。
一般有智慧的人很难成为服从性的人。
可儒家里面的一些思想,却可以从道德层面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大不了就给他两门课…政治、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