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战阳泉(三)(2 / 2)

🎁美女直播

“嘣~”

一个歪把子机枪组被其炸毁。

“嘣~”

一名正使用掷弹筒准备发射榴弹的日军士兵,被60迫击炮弹击中。

这还是重机枪没开火的情况下,阵地的火力让进攻的日军感到沉重的压力。

“纳尼,中国军队的阵地怎么火力这么强大,命令炮兵中队,加大炮击的力度。”

“嗨。”

此时被阵地火力吓了一跳的竹下少佐,此时下令让自己炮兵压制阵地上的火力。

随着他的命令,92步兵炮向阵地发射了更多的炮弹。

不得不说,火炮的压制还是有效果,这不,日军进攻部队已经进入了阵地300米范围,此时已经能与阵地上的守军对射了。

“开火。”

面对已经进入有效射击范围的日军士兵,阵地上立刻响起一片枪声。

一名名二营士兵手持ZV24步枪,将敌人套入准星扣动了扳机。

“射击。”

进攻的日军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其士兵拿着三八式步枪,同样依托自然地形向守军射击。

对射的结果让攻守双方都大吃一惊。

守军手中的ZV24步枪,不愧是所有毛瑟短型步枪中质量最好的一款。其弹道平稳,射击十分的精准,被其命中的日军士兵,只要是打中躯干基本都是等死的命。

至于日军这边,三八式步枪就不用说了,其准度很高,配合中近距离弹道很好的6.5毫米子弹,与守军打得有来有回。

关键还在于,两方对射的伤亡还差不多,这就非常的不可思议了。

不过考虑到二营大部分都是新兵,而进攻日军基本都是老兵,所以有这个结果也不算例外。

不过用老兵换新兵,说一句比较残忍的话,按这个伤亡比例打下去,日军撞破头也拿四十七军阵地没办法。

而此时,二营还整了一波骚操作。

“看到那个炮兵阵地了吗?”

此时二营长张洪明指着山脚敌人炮兵阵地,向炮兵连连长刘长贵问起来。因为佯攻的关系,日军九二式步兵炮布置在距离二营阵地2000米的距离。虽然这个距离已经算够远了,但是

“没有问题,我们炮连6门法造81毫米迫击炮,完全能够打到那里。”

用测量工具,测的目标方位的刘连长此时肯定的回答着。

“很好,你们能打掉敌人炮兵阵地,这一仗我给你们炮连记头功。”

“行,你就看好吧。”

此时信心十足的刘连长带着炮连官兵,将81毫米迫击炮架设好之后,再由这位刘连长亲自调试好角度之后。

一轮急速射的迫击炮弹,向日军炮兵中队打了过去。

“什么声音?”

日军炮兵阵地官兵此时听到一种尖锐的声音。

“不好,是迫击炮,快把炮撤出来。”

有经验的中队长一听就脸色大变,赶紧让士兵将炮推离阵地。

虽然有中队长的提醒,但是根本来不及了。二营的迫击炮,非常幸运的在第一轮急速射中就命中了这个九二步兵炮的阵地。

“轰轰轰~”

肆虐的迫击炮弹在阵地爆发,横扫周边的炮兵。

更有甚者,直接引爆了弹药箱内的炮弹。

“纳尼,这是特种弹,快离开。”

被日军称为特种弹的正是其常用的毒气弹。作为有灵活底线的国家,日本对《日内瓦公约》基本就是当厕纸用。所以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对于毒气弹的使用非常的频繁,每一场战役都能发现日本使用毒气弹的痕迹。

而这次进攻二营阵地不顺,让竹下感到恼怒,所以称为常备弹药的特种弹就准备上场了。

不过没想到这次害人害己,先让自家炮兵先感受芥子气的香气。

最终这次来自二营的迫击炮急袭,让日军的炮兵中队直接哑火。而缺少炮兵的掩护,进攻的日军青川中队,连阵地的边都没有摸到就被赶了回去。

而且经过一番统计,这次进攻让竹下少佐脸都变绿了。这次进攻炮兵中队损失士兵37名,损失九二步兵炮4门,机枪中队损失两挺九二重机枪,士兵19人,至于负责担任进攻主力的青川中队,则损失士兵109名,算是失去战斗力了。

这一番计算下来,光是这次的试探进攻,就让他竹下大队损失了165人。一战损失七分之一的兵力,这样的结果,根本不是他这位少佐能够接受的。

“给铃木联队长发电报,请求联队的战术指导。”

此时竹下少佐顾不得自己脸面,直接向上级求援。与很多人印象中,日本军官都是死脑筋不同,真实的历史上,那种死脑筋的情况并不多见。

要不然也不值得大书特书,专门拿出来说事。

“二营打得不错。”

此时在306团的指挥部,全程观看这场战斗的彭刚称赞着二营的表现。

“的确打得不错,其最后用迫击炮急袭敌人炮兵阵地的做法,是非常很好的做法。抓住敌人的失误,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这位张营长打得很不错。”

来自军长和参谋长的联手称赞,让306团团长赵永泽十分的开心。

“能得到军座和参谋长的称赞,说明他张大胆的确打得不错。不过这还是多亏军座你的功劳,要不是这么多武器装备,还能请来参谋长这样有丰富经验军官的教导,我们团哪能有今天。都是军座一手栽培的好。”

“好了,这些马屁话我就不听了,接下来日军必然将你这里作为主要进攻方向,别掉链子,让弟兄们在国人面前丢脸。”

“军座放心,我不敢松懈,一定让日本人在我们团阵地破的头破血流。”

“那就好,我还是知道你赵二娃,出了名的言出必行。”

“嘿嘿嘿~”